分享

贾敬出家之谜

 米由由r 2019-11-25

贾敬是宁国公贾衍的孙子,贾代化的次子。

《红楼梦》里有个定律就是,凡是二爷必定品行不坏。贾敬的哥哥贾敷八九岁就夭折了,贾敬是当然的袭爵者,他完全可以混吃等死过日子。然而他很上进,还考了个进士。这在贾家子弟中显得格外可贵。

贾赦贾珍贾琏都是读书不行的,贾政号称好学,但考到二十多岁依然连举人也没考上,还是靠皇帝赐官。

贾珠算是有才的,十四岁进学,但二十岁前未能中举,然后就病故了。

贾家因武功而得荫封,但有随代降等的忧患,只有出现读书晋身的子弟才能保住家族的政治地位,中了进士在官场就有了资历,有了执掌权柄的可能。贾敬能中进士,实在是贾府难得的喜事。

然而贾敬辜负了家族的期望,他没有做官。直到死,他的最高title也只是“乙卯科进士”,只是皇帝额外追封了一个五品官的虚职而已。

贾敬出家之谜

为什么他没有做官呢?书里没说。第二回倒是给了一点蛛丝马迹,冷子兴说是因为贾敬一心想做神仙,把官给贾珍袭了。那么可以由此推断出以下几点:

一是贾敬放弃袭爵时,贾珍已经成年,因为不可能让小孩子袭爵。

二是贾敬考进士必然在袭爵之前,如果已经袭爵,自然有了官职,那就没必要考进士了。

三是贾敬考中进士、弃官应该与放弃爵位的时间很接近,也就是说,考中进士、弃官、父亲去世空出爵位、放弃袭爵,这几件事应该是前后脚儿。

从秀才考到进士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巨大的野心和信念支持,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贾敬本来就想修道,大概早在考个举人以后就可以放弃了,何必再去考进士呢?因此,贾敬的志向变换应该是在考中进士以后突然发生的,

贾敬是何时考中进士的呢?书里说是乙卯年,应该是兔年。贾赦赐给贾琏一个小妾,名叫秋桐,当时是十七岁,是贾琏屋里唯一一个属兔的。贾琏纳秋桐时,已纳尤二姐半年,而尤二姐是贾琏在贾敬丧礼上结识的,那时秋桐大约十六岁。由此可知,贾敬大约是十六年前或者二十八年前中的进士。

贾母八十岁那年的中秋节对尤氏说:“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了。”说明贾敬在贾母七十八岁时去世。贾母是贾敬的婶子,假设贾敬比贾母小将近十八岁,大约不到六十岁去世(考虑到贾政已经年过半百,贾敬比贾赦还老,那么年近六十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岁数)。

由此推断,贾敬中进士大约在四十出头或者三十岁出头。然而三十出头的可能性要被排除,因为贾敬三十出头时贾珍大概也就十三四岁,尚未成年,不可能袭爵。

贾敬中进士后,他父亲很快去世,也许是高兴得心脏病发作,也许是他中进士后突然发生某种变故,导致他执意弃官,代化活活气死。总之,此后贾敬马上又面临着袭爵,他此时出家志向已定,所以连爵位也放弃了。

在贾敬中进士之后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惜春的出生。

贾敬出家之谜

原著说,惜春是贾珍的胞妹。要知道,贾蓉十六七岁的时候,惜春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大约五岁左右。所以惜春与哥哥贾珍年龄相差至少二十岁。贾敬这位夫人既然是元配(否则也不会生出贾珍那么大的儿子),自然年纪与他相差不大,不到二十岁生了贾珍,到四十出头又生的惜春,可见不是不能生育,那么中间间隔二十年居然一无所出,岂不奇怪?

一种可能是贾敬自从生了贾珍之后就与夫人发生了误解或者变故,直到四十多岁才和好如初。另外一种可能是贾敬生了儿子之后就潜心用功考试,直到四十多岁考中进士才放松下来,又生了惜春,不料妻子高龄生产出了意外或者体力损耗导致亡故。贾敬受了刺激,便出家了。

这些推测貌似狗血,可是也颇有道理。首先,贾敬不会在修道之后又回家来生娃。

原著说贾敬自从修道之后“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

过生日说“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意往你们那是非场中去闹去。你们必定说是我的生日,要叫我去受众人些头,莫过你把我从前注的《阴骘文》给我令人好好的写出来刻了,比叫我无故受众人的头还强百倍呢。倘或后日这两日一家子要来,你就在家里好好的款待他们就是了。也不必给我送什么东西来,连你后日也不必来,你要心中不安,你今日就给我磕了头去。倘或后日你要来,又跟随多少人来闹我,我必和你不依。”

等到秦可卿死,“那贾敬闻得长孙媳死了,因自为早晚就要飞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呢,因此并不在意,只凭贾珍料理。”

当然,贾敬也有回家的时候,逢年过节,“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祖祀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养。便这几日在家内,亦是净室默处,一概无听无闻,不在话下。”

贾敬出家之谜

由上述原著描写,我们可以发现,贾敬修道后很少回家,偶尔回来也是保持修道状态,不会有酒色方面的世俗享受,更谈不上生孩子了。所以,生惜春应该是在修道之前。

贾敬很可能是娶了一个貌美好胜的妻子,遂教夫婿觅封侯,可惜贾家男丁都不是读书天才,贾敬算是出色的,也是像范进一样考到中年才中,二十年来辜负香衾,一朝功成,夫妻恩爱,打算后半辈子共享世间繁华,不料结局却是天人永隔,贾敬本无强烈个人野心,考功名多半只是为了向妻子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是妻子猝死,半辈子努力换来的成就突然失去了意义。

也许他的妻子生前好道,或者是也有人编瞎话说“夫人死了去做了XX神仙”。这人可能是某个高僧高道,或者是某个类似于宝玉身边会忽悠人说晴雯做了芙蓉花神的小丫鬟——总之,贾敬信了。

配偶的信仰往往影响另一半,蒋介石和张学良都是跟着妻子信仰了基督教。不同宗教的信徒死后去的天堂都不一样,为了跟心爱的人永远相守,夫妻必须有共同的信仰,死后才能重逢。于是贾敬继二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又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另一个宏大事业——修道。他把成仙当作了此生最重要的事,而功名利禄和家族兴亡都不重要了。

可卿的曲子里说得好: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意思是冶铁良匠的孩子,一定会学习做鼓气用的风裘。制弓良匠的孩子,一定会学习制作畚箕藤器。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贾家从宁国府贾敬起放弃了祖、父的事业,他不管儿孙,任其享乐造孽,只沉浸在自己的情感和信仰中,导致了家事消亡。

贾敬的孤僻怪异性格也遗传给了惜春,但是惜春并不喜欢父亲的生活方式,“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的悲惨死状也是惜春所厌惧的。她从不去东府,讨厌人情往来,她知道哥哥淫乱,父亲不关心自己。她厌倦了婚姻和世情:母亲死于产育,父亲为情所困,哥哥更是耽于情欲不能自拔,嫂子在婚姻里也过着寡淡的生活,那么她有什么必要走入婚姻涉足情感呢?惜春觉得出家更适合她,而且她选择了与父母不同的宗教信仰,她觉得只有小乘佛教才能给她一片净土,才能让她成为自了汉,吃到长生果。所以她赶走了自幼伺候自己的丫鬟,也跟东府断绝了往来。

《红楼梦》第二回说,正邪两赋之人,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贾敬就是这样一个情痴情种,他有能力也有品行,却为情所困,抛弃事业而修道,如同在董鄂妃死后想要出家的顺治皇帝一样。贾敬虽然没能真正出家,但是心态已经跟出家一样了。程高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写了后四十回中的宝玉因黛玉亡故而出家。

细想来,贾敬的一生也很可悲,虽然身在富贵之家却不曾享乐,半辈子用来苦学应试,好不容易考中了却又放弃功名改学修仙,修仙其实也不得其法,原著说“贾敬导气之术总属虚诞,更至参星礼斗,守庚申,服灵砂,妄作虚为,过于劳神费力,反因此伤了性命”,最终吃金丹中毒而死,他一辈子都在钻牛角尖,一辈子都是白忙。贾敬两个孩子,一个完全放纵情欲,一个完全放弃红尘,似乎是既为情所困又潜心修仙的他的两个分身。他给这两个孩子起名合起来叫做“珍惜”,偏偏两个孩子都不懂得珍惜,一个肆情纵欲,一个割舍一切。

贾敬出家之谜

贾敬不像堂妹夫林如海那样少年高第,不到四十岁已经做到巡盐御史——他没有这样的福运。他也不像堂侄贾宝玉那样衔玉而生,要出家时还有神仙来度化——他没有这样的造化。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生勤勤恳恳追求自己的理想。

幸运的是,他生在富贵之家,有雄厚家底支持他追求梦想,可以前二十年两耳不闻窗外事地苦读,也可以后二十年抛开一切出家修道。可惜他这样的辛苦一生,并没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耽误了他的家族,也毁了两个孩子正常的人生。所以细论起来,还是他对不起家族,而不是家族对不起他。太虚幻境判词骂他,一点儿也没错。

贾敬出家之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