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叔山冉力大如牛,养由基百发百中,楚共王为何还是退出了战场?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25

晋人集中兵力攻打楚军的两翼很快就取得了突破,战争开启不多时,全军便直逼中军而来。两军的贵族在大战之中也不忘君臣之间的礼仪,身为晋国新军统帅的郤至在战场上多次与楚共王的亲兵遭遇,每当遇到楚王,他都会下车脱帽行礼。楚共王也不失礼,在避过晋军锋芒之后不住地赞叹说:“刚才战事激烈的时候,有一位身穿红色甲胄的人,见到不谷便远远地趋拜行礼,真是是个君子啊!”为了表示答谢,他还特意派工尹襄带着一张弓前去问候他是否受伤。

郤至见到楚王使者,依旧恭敬如一,脱下头盔向使者致敬,回应说:“外臣郤至跟随寡君作战,身披甲胄,不便拜谢贵君之命。但劳请使者回禀,郤至并未受伤,感谢贵君的关爱。”随后向使者行肃拜之礼。

栾书的小儿子栾鍼担任晋厉公的车右,在战场上他看到一面大旗频繁往来,便对晋厉公说道:“楚人都说那面旗子是令尹的旌旗,车上的那个人恐怕就是子重吧。当年臣出使楚国的时候,子重曾问道:‘晋国的勇武表现在什么地方?’臣回答说:‘好以众整。’他又问:‘还有呢?’臣回答说:‘好以暇。’”

栾鍼所说的“好以众整,好以暇”正是成语“好整以暇”的最初来源。所谓“好以众整”是说晋国军队的勇武靠的不是单打独斗好狠斗勇,也不是人多势众,而是靠严明的纪律和按部就班的行事作风;“好以暇”是说就算事情再多杂乱也不会惊慌失措,能够从容不迫沉着应对。正是因为有着严整有序、从容不迫的优良作风,才使得晋国能够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摘取中原霸主的桂冠。

“而如今”,栾鍼紧接着说道,“两国兵戎相见却不派使节,就不能说是按部就班,处理政事不能信守承诺,也不能说是从容不迫。因此臣请求谴使向子重敬酒。”

栾鍼的建议得到了晋厉公的允准,于是乎在昏天黑地的战场上,晋国的使者从刀光剑影中穿行而过,将上好的美酒送到了子重的手里,并诚挚地向他表示问候:“寡君身边没有得力的助手,让栾鍼持矛侍奉左右,因此不能亲自前来犒赏您的随从,特派某前来代他向您敬酒。”

子重手捧美酒,也恭敬地回应说:“夫子在楚国时曾与我有过一番谈话,今天竟然特意为此赠与美酒,果然是信守承诺的君子啊。”说罢,便举杯一饮而尽,在送出使者之后继续击鼓指挥作战。

敌对双方君臣在战场上你来我往,气氛一团和气,倒也算是一道奇观。不过外交礼仪与军事规则毕竟是不相容的,若人人都如此礼尚往来,战场就变成了团拜会的现场,战争也就失去了意义。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处于不同位置的人,对政治、军事的认识也有着天壤之别。那些业已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对于朝堂上的名分更为看重,血肉横飞的战场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是他们纵横捭阖的另一个舞台;而身份低微的人无法为肉食者谋,就只能在战场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取荣华富贵。

当韩厥还只是三军司马的时候,他会为了建立功勋而不惜一切,可一旦入阁为卿,便开始对辱没国君的事情忌惮起来,哪怕是敌国之君就在眼前,也不愿意因急于建功而惹人非议。也正因为如此,当韩厥和郤至放走了郑成公,当郤至和栾鍼与对方君臣礼尚往来的时候,那些素来奋勇的刚毅之士,却依旧在用鲜血染红的战袍为家族的兴盛而博命,魏锜就是其中的代表。

有叔山冉力大如牛,养由基百发百中,楚共王为何还是退出了战场?

魏锜最早出现在史料中是在二十多年前的邲之战时,当时他求取公族大夫不得,因而与赵旃一起扰乱军行。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魏氏家族镇守西南忠实地执行了封堵秦国的政策,有着辅氏一役大败秦军的光辉战绩,有吕相绝秦气势恢宏的外交宣言,可他们的身份与地位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跻身公族大夫的美梦依然遥遥无期,如今魏锜早已不再年轻,却也只能冲锋在前。

就在战争爆发的前夜,魏锜据说是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射中了月亮,然后一不留神跌进了泥塘里。梦醒时分他呆坐了半晌,随后特意找人进行占卜,来人对梦境进行了一番推演后说:“以姬姓为太阳,那么月亮就代表的是异姓,你射中的月亮,必是楚王无疑了。但是梦的后面,你自己跌进了泥塘,说明你此战一定会战死。”

我们不知道魏锜是如何看待这个梦的,或者这段传说本来就是子虚乌有,总之是到了作战的时候,魏锜拈弓搭箭一箭射出去,果然就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捂着鲜血直流的眼睛疼得哇哇直叫,骂骂咧咧地让人召来养由基,随手抽了两支箭让他去为自己报仇。

有叔山冉力大如牛,养由基百发百中,楚共王为何还是退出了战场?

养由基是个极负盛名的神箭手,有关箭法高超如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等成语起初都是他的专利,甚至连后世飞将军李广射石的故事,都是借用养由基“射石饮羽”的典故而来。可在这鄢陵大战的当口,楚共王的眼睛都被人射瞎了,身为臣子的养由基却有些犹豫。

原来就在前一天,养由基和潘尪的儿子潘党一起比赛射箭,一箭射透了七层犀甲,他得意洋洋地拿着被射穿的犀甲去楚共王面前显摆,说:“国君有我们这样的臣子在,还有什么可怕的!”

可在楚共王眼里,身为将军就要有个将军的样子,如果仅仅得意于一技之长,忘记了自身的本来职责,于公于私都是很危险的。他当场就给养由基泼了一盆冷水,劈头盖脸地骂道:“真给我们楚国丢脸,明天早上开始作战,你们就会死在这武艺上!”

因为楚共王这一通臭骂,养由基内心怨恨,不论战场上的局势如何风云突变,他都始终都不肯射一箭。可如今国君捂着眼睛给自己下了命令,哪怕有再多怨言,也总不好在这个时候置气,只好悻悻地领走两支箭,出去只用了其中的一支便射到魏锜的脖子上。可怜魏锜绞尽脑汁奔走一生,就这样一梦成谶,留下了一个光耀门楣而不得的遗憾,在鄢陵战场上一箭毙命了。

有叔山冉力大如牛,养由基百发百中,楚共王为何还是退出了战场?

苗贲皇的计策为晋军取得完胜战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魏锜“射月”的壮举又极大了摧毁了楚军的斗志,战争的结果不言自明。这场持续了一整天的战争,到了夜色朦胧的时候也渐渐步入了尾声。楚军在晋军强大的攻势下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一处险地,养由基却依然不肯射箭。大力士叔山冉独力难支,只好苦苦哀求养由基协助自己,这才击退了晋军的攻势。

在这个没有月光的夜晚,刀光剑影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可暗中的较量还在持续。楚军主帅司马子反让将领们“察夷伤,补卒乘,缮甲兵,展车马,鸡鸣而食,唯命是听。”晋国方面则是由苗贲皇发布通告,要求“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复战。”

如果粗看双方的措施,无非都是要补充兵员辎重、修缮车马器械、准备来日再战,其中并无太大的分别,但最后造成的结果却不大一样。晋国方面的反应只有四个字:“晋人患之”,与之相比楚国方面则相对激烈一些。这其中的区别或许就在于,子反纯粹只是按部就班地安排修整事宜,并无更多的打算,晋国人打探到消息,也只是感到对方实力尚存仍可一战,即便有所担忧这种情绪也只是局限于统兵的将领。而苗贲皇所做的显然要比子反更加深入,他在发布命令的时候,特意强调要厉兵秣马、饱食备战,对于伤病的情况一概不提,首先给人造成了晋军并无太多伤亡损耗的假象。随后,他还故意放松了对俘虏的看守,让他们把这些信号带回去在军营中广为传播,以瓦解其再战的决心。

有叔山冉力大如牛,养由基百发百中,楚共王为何还是退出了战场?

苗贲皇的连环计很快就产生了实效,大批俘虏回营带了同样的讯息,使得楚军上下人心惶惶再无斗志。面对纷然众议,司马子反竟无计可施只得借酒浇愁,等到楚共王发现事态不妙,急匆匆地召其商议的时候,他早已醉成了一滩烂泥,泼都泼不醒了。看着子反醉酒后痛哭流涕的样子,楚共王也只能感叹:“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说罢连夜拔营而去。

大军退到瑕地时,楚共王突然想起了城濮往事,担心子反自寻短见,急忙派人传话说:“先大夫(令尹子玉)在城濮丧师之时,国君不在军中,战败之责理应由他一人承担。今次之战,都是不谷的过错,大夫不要太过自责。”

子反听到这番劝慰,内心感怀不已,对王使再拜稽首道:“吾王若能赐臣一死,也算是成全了臣的名节。更何况今次之战军士败逃,本就是罪臣之过啊!”

子反本就打定了以死谢罪的决心,可他的对手却还是不放心,共王的使者刚走,令尹子重就派人去斥责子反:“当初让军队覆没的人,他的结果想必你也知道,该怎么做,你自己考虑吧!”

此时的司马子反已是心如死灰,早不知“恨”字怎么写了,他淡然地回应道:“就算没有先大夫的例子,就算你不来交待这些事情,我也不会贪生而忘义。因为我的原因导致丧师辱国,又有何面目苟活于世呢?”说罢便从容赴死,结束了这充斥着血与火的一生。

有叔山冉力大如牛,养由基百发百中,楚共王为何还是退出了战场?

鄢陵之战是晋楚之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决战,晋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厚积薄发一朝战胜楚国,一举洗刷了邲之战失败的耻辱,重新赢回了属于晋人的光荣与梦想。然而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让晋国霸业迅速得以振兴,反而是因为外敌的衰弱而陷入了一场牵连甚广的内乱之中。也正是这次的内乱,彻底葬送了晋国君权复兴的进程,让晋国在礼崩乐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向了分崩离析的宿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