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化肥施用量的影响

 昵称37581541 2019-11-25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年 11 期

作者:刘静1,连煜阳2*

单位: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摘   要

1978 年至2015 年中国农用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2016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但化肥施用强度并未有实质性下降,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施用折纯量仍然高达443.53 kg·hm-2,极大超过了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环境造成危害所设置的225 kg·hm-2 的安全上限。

本研究利用1994—2016 年26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科学剖析种植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蔬菜、水果面积增加同化肥施用强度增长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是化肥施用强度高、化肥施用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作物总面积对农用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显著正向影响,化肥生产价格对化肥施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

结论与对策:
1   结  论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以粮食为代表的作物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占比不断下降,同时,以蔬菜、水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不断增加,而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增加导致单位面积化肥用量不断增加。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化肥总施用量增加绝大部分贡献,来自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引起蔬菜、水果面积的大幅度增加。

2   对  策  

农业是与自然资源最为紧密相关的产业,农业生产过程中包括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质投入必然会对外部资源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不同农作物需要不同的物质要素特别是农用化学要素投入,同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相比,蔬菜、水果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化肥投入,种植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蔬菜、水果面积增大是导致化肥大量使用的主要原因,这必然会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

因此,农业部门出台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政策潜在环境风险,注重农业资源集约使用、环境污染有效控制和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形成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良性循环农业生产体系。

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首先应注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化肥减施增效工作,具体应从稳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降低经济作物施肥强度两个方面着手。

种植面积方面,应保证粮田面积,避免蔬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大幅度增长;施肥强度方面,关键在于严把质量关,一要将农产品质量与价格挂钩,以此突出质量的重要性,使农户不再盲目地为追求产量而滥施化肥;二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明确农产品质量标准;三要加强对菜农、果农的施肥技术培训,增强农户的环保意识;四要逐步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选择更安全的农产品。此外,地区发展水平提高时,注重增加化肥科技投入,提升化肥产品质量,取消化肥补贴,减少化肥施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