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是诗圣杜甫对骆宾王、王勃、卢照邻,杨炯四人才华的肯定。他们四个人正是初唐诗文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他们的作品虽有齐梁的绮丽余习,但是已经开始慢慢向文学风气转变,他们的诗题材丰富,从黎民百姓到奢侈宫廷,抱负到人生,极其广泛,诗文也较清俊爽朗,作品流传千古。 骆宾王我们大家最熟悉的诗人了,从小我们就吟诵他的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他是浙江义乌人,高宗永辉中,是道王李元庆的府属。仪凤三年,成为侍御史,结果因事入狱,他是幸运的,入狱的第二年就遇赦了。 调露二年,他又被授予临海承的头衔,后因不得志,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辞官回家了。徐敬业带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就写了一份针对武则天的檄文。其中写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武则天读到这时,竟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责问身边的宰相,问什么没有重用此人。后来,徐敬业造反失败后,骆宾王的下落不明,有“骆宾王文集”流传于市。 王勃,山西河津人,出身于儒学世家。他自幼就很聪明,据说他六岁就能写文章了,乡里人都很赏识他,被称赞为神童。十六岁,参加科举中榜,授予朝散郎一职。后又因为一篇“斗鸡檄”被逐出沛王府。他游历巴蜀,著有许多山水之诗,最著名的就是滕王阁序啦!他的作品堪称一绝。不幸的是他在看望父亲返回时,溺水去世了。 杨炯,陕西人,也是自幼聪敏好学。才华出众,善于写散文,尤其是诗,只是,现存的诗只有三十余首,多以边塞战场为题材。著有“从军行”、“出塞”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卢照邻,幽州范阳人,他是因为疾病缠身,痛苦自杀而死。望府出生,曾为王府典签。著有七卷本的“卢升之集”。不少佳句传颂于世,“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等诗句更是流传千古。 初唐四杰就是他们几个人了,他们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特别,为中国诗文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可惜的是,他们的作品只有一部分流传于世。你们喜欢欣赏他们的诗吗?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