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仨

 馆名起了两天 2019-11-25

《我们仨》,原本三个人的书目,被病痛和生死隔绝为一个人的记录;辗转几次的书名,到头来成了一个人纪念三个人的出口。杨绛先生将一家人的一生,用三个题目概括进了这本书里。63年的时光旅程,家人的重量和生活的意义在这本书中柔情却也沉重。

如果人生是开头的一场梦,当我们老了,当我们相聚又相失,当我们各自永别远去,那么在一个人的路上,我该如何面对空无一人的身旁?

《我们仨》就是答案,它是梦,是记忆,也是寂静之中仿佛看得到重逢的希望。

初看《我们仨》,是在刚毕业离校工作的时候,一个人住,总是想家。

拿到这本书也不敢一次看久,就只在时间的空隙中看几行几页,或者在下班的公交车上,看着看着就流泪。

后来再拿起来,翻了几页最后的手稿,想象钱媛病到需要人协助才能写字还要坚持写书,突然感叹那时候的不易,没有打字机没有电脑,几千几万字的文章都要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现在的书不一样了。

那几页手稿,什么文采辞藻修饰,统统没有,更像是小学生写作文的流水账,放到上个世纪的文化背景下,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以前的这类书,大多纪实,字里行间似乎真的能看到作者的处境和生活。《我们仨》里通往木船停靠处的小径,《撒哈拉的故事》里扬起的风沙,《倾城》里柏林墙下深邃的眼睛,甚至中学课本里鲁迅和闰土想要捉鸟的场景……都很容易从作者的生活,变成读者的想象。

可我想不到的是,里边所有的离别,都是怎么愈合的。带着思念静待重逢?背着伤痛远走他乡?含着不舍感激相遇?还是摇摇头若有所思的希望下一辈能逃离相似的命运?

人生可相似,毕竟岁月长。

《我们仨》的绵长怀念,或许是很多人真实的经历,但杨绛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从容豁达、高瞻远瞩,三毛的独立可爱、脆弱坚定,是现实中的望而不及。

半个多世纪的点滴融化在九万字的散文里,又岂能是读过就能学会的情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