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蜀人你出来!这个杯子放不稳,到底怎么用?

 你我入画 2019-11-25

之前小金写过“太阳神鸟”金饰、玉琮、石虎、铜人形器等,唯独没有专门写过陶器的代表。陶器“宝贝”们表示很不服:难道我们就不配拥有姓名嘛?

事实上,金沙遗址内发现了上百座陶窑,出土了上万件陶器。在这些陶器中,既有与三星堆文化陶器类似的陶盉、小平底罐、壶等器型,也有一些新的器类出现,如尖底盏、器盖等。今天小金就必须隆重地为大家介绍陶器里的代表——尖底杯

▲金沙遗址 尖底杯

看到这,大家一定十分好奇:咦,它长得既不像炊具也不像食具,尖尖的底,也无法平放在桌上或地上,它到底是拿来干什么的呢?

其实,关于它的用法,或许可以从仰韶尖底瓶和三峡地区尖底杯的研究中得到一些启示。

“自动”汲水的神器?

尖底类陶器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特色器物——尖底瓶。它们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其中有一部分腹部有双耳。有专家推测,这类有耳尖底瓶可能是古人用来打水的汲水器。

▲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

图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小口,鼓腹,底部为圆锥形”,这种奇特的造型导致它们“头重脚轻”,入水后由于浮力和重心关系会自动横起灌水,同时搬运时水不易溢出。也有学者认为它们可能是盛水器、灌溉器、酿酒器、礼器等,但其真正用途目前仍无法定论。

图据金沙《陶土上的精灵——黄河流域史前彩陶大联展》(已闭)图版

相比仰韶尖底瓶,金沙的尖底杯是敞口尖底,形制偏小,没有双耳也不便系绳,所以应该不是用来盛水或存水的。

酒器?

成都平原耕地众多,土地肥沃,种植的粮食在满足金沙人的日常生活所需之后,还可能剩有余粮。而且据《华阳国志》记载:“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开明帝就是传说中第五代蜀王——鳖灵。因此,金沙人很可能已经开始用余粮酿造“醴”酒了。

“醴”是一种古代仅发酵一夜的酒,酿造时间极短,味道清淡,饮用时也是“汁滓相将”,连吃带喝,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醪糟。而金沙陶器中比较小型的尖底杯、尖底盏可能就是饮酒器。

制盐工具?

在离蜀地不远的重庆三峡地区中,被认为与盐业有密切关系的早期遗存如邓家沱、瓦渣地、李园等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尖底杯,它们的年代从商周时期一直延续到西汉,形制也与金沙遗址的十分相似。

▲西周灰陶尖底杯 

图据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官网

早在新石器时代,三峡地区的居民就开始利用当地流出地表的盐泉;商周时期已经开始盐业生产。

在现在重庆忠县的中坝遗址区,不仅发现了尖底杯残片的瓦渣地,还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制盐作坊,房址中还有储存卤水的水槽和用火的痕迹。

所以当时的制盐工艺可能就是用陶器煎煮——先将盐卤水装在大陶罐里放在炉火上熬煮;随着水分的蒸发,再依次向陶罐中添加卤水;待快要蒸发完水分时,就将盐卤注入尖底杯或小花边圆底罐,让灶台余热将其温干,最终固体的盐就会结满罐壁。

因此有学者推论,尖底杯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制盐工具。为了验证尖底杯能否用于制盐,有研究者还曾做过蒸馏实验:用尖底杯盛满稀释后的食用盐溶液,将其放在火上煎煮。结果,一段时间后还真结出了白花花的盐晶。

金沙遗址出土了不少这类尖底杯,可以确定的是它们能够用来盛放东西,至于有没有用来饮酒、制盐,还有待进一步证明。但不管哪种用途,它们都是金沙人生产生活的重要见证。

参考资料:

1.李宗宝,中国文物报.2011年11月23日。

2.邓晓、何瑛,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3.《金沙》P141-156,萧易著.成都时代出版社。

4.《金沙之迷 古蜀王国的文物传奇》P81-82,王仁湘、张征雁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参观指南

当前特展:剪纸艺术展《纸的对话——丹麦@金沙》、教育体验展《读城——首都与成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