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参考丨论单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的逻辑

 昵称60534586 2019-11-25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的逻辑应该以议题为主线,以情境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以素养为目的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逻辑有助于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积月累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要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重视思想政治课。高中时代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上好思想政治课就尤为重要。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就要探索既符合思想政治学科逻辑,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开展单元背景下议题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途径。议题可以来自关于时代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可以来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疑惑点。议题式教学之逻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现象入手,探索本质和规律,探索思政课的理论逻辑。

逻辑是议题式教学设计的题中之义

单元背景下的议题式教学设计不是按照教材顺序进行知识点讲解,不同于以往的“一例到底”的教学。单元教学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有其内在的逻辑,学生学情、学生认知起点等也反映着学生认知的规律性,要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也需要教学设计有逻辑,所以逻辑是单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的题中之义。

01
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要求教学设计必须有逻辑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学科课程,其教学内容有它自身内在的学理逻辑。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其学科理论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学科知识、学科理论都可以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合乎逻辑地推演出来。高中学生还未掌握一定的学科思维方法,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悖论,要理解学科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而要掌握一定的学科思维方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要解决好这个悖论,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坚持从实践逻辑到学科理论逻辑,从现象到本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每一本教材又自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每一单元中的每个专题就是大单元这篇“论文”中的一个章节,也有其内在的逻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关注每章节论述过程中的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以及论证方法等,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单元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跟其他单元紧密联系的学习单位,其教学设计的初衷,必须与课程标准保持高度一致。单元教学设计的逻辑必须在基于课程标准、联系教学内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具体考虑实现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一上册教材第四课《国家财政 依法纳税》一单元,由“财政及其重要作用”“税收的特征、构成要素和作用”以及“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三框内容构成。其内在的逻辑是从纳税人的角度切入,引领学生进入国家财政税收领域,学习关于财政和税收的基本知识,理解税收、财政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树立依法纳税光荣的意识。单元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要求教学设计必须有逻辑。

02
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性要求教学设计必须有逻辑

教学,应该是育人,也就是教人,不是教书,应该是用书教。“人是一切有意义和价值的源头。没有人就没有一切,无论何时,教育必须首先要去培养一个人,然后才是培养一个律师或者医生,而不能相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性的实现,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把人变成工具。”学生也都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马克思曾经说过:“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辩证否定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贯穿着认识世界和认识人与世界关系的过程。学生生命成长过程的规律性也决定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认识的过程是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等规律,由自己身边熟悉的现象或事物开始,不断认识陌生的现象或者事物,使其越来越熟悉,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基于此,教学设计应该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到比较陌生的事物,由现象探索本质和规律。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更容易在具体情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进行思考,由现象到本质认识事物,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进而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也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动起来,在探究学习中获得生命成长和个性发展。

学生对于“财政”“税收”的认知过程,是从自己或者父母作为或直接或间接的纳税人,从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来认识和思考的。所以,笔者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做普通公民享红利—担责任公民守红利—有理想公民创红利”。一个普通公民不仅享受减税红利,还应该为守住减税红利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且更应该为创造更多的减税红利、走向美好生活出谋划策。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性要求教学必须有逻辑。

03

要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设计必须有逻辑

学校教育在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学校教育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进行。“雅斯贝尔斯把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作为导向人的灵魂觉醒的本质和根基,通过教育的文化接受,把文化看作生命发展的有价值的资源,滋生智慧,孕育精神、人格,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学校教育中,每一具体学科的每一单元、每一课时都有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者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在这些教学目标中,既有关于知识层面的目标,也有更多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其实也就是在每一课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或者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学习某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依据教学目标,教师选取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基于学生学情,紧紧围绕学生终身发展的实际需要设计出来的。可见,教学目标的设计既符合学科教学内容的逻辑,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逻辑。而要实现这些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也必须有逻辑。有逻辑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带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逻辑是单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的题中之义。教学逻辑有助于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逻辑有助于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逻辑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而在日积月累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议题式教学设计逻辑的基本思路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个紧密结合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科,高中政治课堂要引导学生建立起知识、情境与社会发展脉络的联结,在单元探究学习中进行深度学习,不断增强学生面对不可预知的复杂情境及未来的高级素养,特别是培养提升面向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单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有其内在的逻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循“以议题为主线—以情境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以素养为目的”的基本思路,只有遵循这样的思路,关注单元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资源、作业、评价等要素,才能真正将理论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育人目标。

01

以议题为主线

单元背景下的议题式教学的议题,有单元大议题、课时议题、课时子议题等。单元大议题是在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基础上的大议题,也就是本单元这篇“论文”要解决的问题;课时子议题是每一章节的问题,子议题之间也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可能是层层递进,也可能是并列的,始终以大议题为主线;大议题与子议题之间可以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可以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单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中的议题选择,不是教材单元标题,而是有辨析性与可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能贯穿单元教学内容始终,且是生活化和开放型的问题。“所选议题应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标准,还应依据课程标准,紧扣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

比如,选择上海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高一上册第四课探究课中“减税,如何让人们走向美好生活”这一议题,然后以这一议题为主线,围绕这一主线议题,设置子议题:减税内容有哪些?减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红利?从我做起,如何守住减税红利?如何再创红利?这些子议题以“减税,如何让人们走向美好生活”为主线,层层递进,在探讨子议题的过程中,把主议题论述得清楚明白。

单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首先就是根据教材的逻辑和学生生活的逻辑,也就是理论的逻辑和实践的逻辑,确定单元议题,然后再选择课时议题,围绕议题、创设情境、设计活动、进行探究,培育核心素养,所以议题是单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主线。

02

以情境为基础

知识总是在情境探究中生成,能力也是在情境思考中得以提升。“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当中。”任何知识、任何理论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进或者创设一定的相关情境,并且让学生参与情境、体验情境、探究情境、思考情境,将学科理论或者学科知识还原、渗透到真实的情境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一般来说,情境涉及的行为主体越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烈,决策要实现的相互竞争的目标越多,影响决策及其结果的因素越多,情境的不确定性越大,立场观点或价值观、利益越多样且相互冲突越大,情境所蕴含的价值、功能、作用越丰富多样,情境的复杂程度越高。”因此,在设置情境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学生的已知、学生的未知、学生的想知、学生的能知、学生怎么知”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情境的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让学生想参与、能参与、参与后能有收获。过于简单的情境会矮化学生的水平,弱化思维能力,起不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作用;过于复杂的情境,涉及的方面太多,超出学生的能力,会令学生无所适从,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或是教师越俎代庖,同样无法议而起思,思而有得,起不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作用。

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经济常识》第八课《对外开放 合作共赢》的第三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关注的新闻热点着眼设计了议题“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立场和青年使命”,并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出发,先后选取了“中美贸易摩擦情况分析”“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立场”“面对中美贸易摩擦:青年使命”等情境将学生步步引入到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思考,提升分析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情境设计是以议题为主线,一方面,好的情境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思维可触及的点为起点,重视在引入、引导和开展讨论等环节的纽带功能,体现教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更要发挥激发兴趣、批判等功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与提升。

03

以活动为载体

在围绕议题,设置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还需全面考虑学生将通过何种学习活动获得相关的知识与内容。议题式教学重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自主生成,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知识的习得需要借助各种学习探究活动来实现。“活动就形式而言,包括外在活动(身体、双手)和内在活动(心理、大脑);就实质而言,包括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活动设计内容化”也就是思想政治学科内容通过活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换句话说,思想政治课程就是由一系列内在与外在、感性与理性活动有逻辑、有层次的设计构成的。在设计学习单元活动时教师要着重思考以下问题: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的知识,提升学生相关技能和能力?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哪些支持性的资源?需要指导学生做什么?如何借助最恰当的方法开展教学?依据核心任务设计学习活动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体验去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动起来,而是将内在与外在、感性与理性活动充分相结合,只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才能活起来。实践、体验、思考、感悟、辩论等过程都是活动的过程。在有设计、有逻辑的学科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学科知识,而且培育、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

04

以思想为核心

一个人如何思考、如何认识世界,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思考能力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学习能力,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质量。”思维方式反映和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就必须学会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我们的学生:“感觉好学生就是一个模式培养出来的,都是乖孩子,听话,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应该在于思维问题。思维,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根据的(基于一定真实情境的思维)、有逻辑的(议题探究中层层递进的思维)、有深度的(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议题、情境、活动都是在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注重科学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论证,用逻辑推理,学会以事实为依据,一分为二看问题。

比如在“减税,如何让人们走向美好生活”的教学中,通过列举减税内容有哪些,减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红利,通过家庭会议的情境设置以及通过设置部长答记者问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财政部长,试着答记者问并对未来的税收政策作出预测”,这些情境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真实性情境中进行思考,让学生真正思考,在对复杂情境的思考中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取决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而在人们远见卓识的背后,思维是核心。

05

以素养为目的

学科核心素养其实解决的就是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学生所具备的关键品格与必备能力,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核心素养不是一个侧面,而是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常用的“文明驾驶”素养,不是简单的交规学习或某一专项驾驶技能所能涵盖的,而是在“复杂的路况”下才能体现出来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是要在解决复杂情境中培育,在具体的实践中彰显出来。如何帮助学生在一个综合任务下培养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在单元教学中,通过以有抓手的议题为主线,以情境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在结构化理解并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议题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情境,在大情境下,又分为若干小议题(小情境),在情境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指向了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以核心素养的落实为引领,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与合作探究、开拓进取、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推动课堂转型

比如,在“减税,如何让人们走向美好生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减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红利,让学生建构生活的逻辑和理论的逻辑。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提升了学生运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的逻辑与表达能力,也培养、提升了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在第三个教学环节,通过对具体的复杂情境的探究分析,培养提升科学精神,提高法治意识,提高对税收相关政策的认同感。第四个环节,分析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培育提升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要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应该在单元背景下进行有逻辑的议题式教学设计,有逻辑的议题式教学设计应该是以议题为主线,以情境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以素养为目的,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文章选自《教育参考》2019年第5期,有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