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5件事,父母一定要在孩子7岁前培养

 菜根文化 2019-11-25

大家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为7岁是孩子的性格和脾性定型的时期,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初步判断出孩子以后待人接物的方式。

由此可知,0-7岁对于孩子而言,是性格培养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十分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一旦错过,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家长每天的行动是孩子未来的缩影,而习惯的力量,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好习惯受益终生;坏习惯遗祸无穷。

习惯是很难打破的,谁也不能把它从窗户里抛出去,只能一步一步地哄着它从楼梯上走下来。

一、培养孩子学会守规则和自我控制

绝对意义上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也要适应规则,在其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乐趣。如果小时候没有学会守规则和自我控制,等到父母惊呼“管不了”,为时已晚。

孩子拥有一个自由融入集体的轻松氛围。但这“自由”中也有潜在的“小规矩”:什么时候该听课,什么时候午睡,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做游戏,以及在各项活动中应守的秩序……让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守规则,学会最基本的自我控制。

二、培养孩子学会交朋友

社交不是成人的专利,孩子更需要从小学习如何进行社交,如何融入集体,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就是大社会的小缩影。

通过参与活动、共同玩耍,小朋友很容易建立友谊,并能尝试独立解决冲突。让孩子多多亲近小伙伴吧,这对于培养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三、培养孩子的智力发育

陪孩子玩,无疑是增进彼此情感的最佳方式。

如果有时间,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便是陪孩子一起玩耍。而睡前无疑是难得的亲子时光。

因为即将要休息,游戏方式就不能太激烈,咱们可以玩一些益智类游戏,比如猜谜语、找不同等等,或者和孩子一起看绘本,讲故事……最好能把这种交流方式固定为一种家庭仪式。

家长要相信,从小和父母一起玩耍的孩子,长大后会有更高的智商和情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会更有利

四、 和孩子共同培养一两项特长

看综艺节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少明星的孩子小小年纪才艺了得,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弹得一手好钢琴,吉他也也很不错,小学二年级就能翻译国外经典名著;刘涛的女儿王紫嫣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明星们培养子女特长,可不是指望孩子将来靠特长吃饭。

在我看来,从小培养孩子一两门特长的意义在于,让孩子能够有一项自己喜欢做,能做好的事情,从小更自信,将来的生活也能平添一份趣味和浪漫。

学习技能的过程,是快乐和枯燥并存,是成就感和压力同生,但只要有了父母的参与和陪伴,学习的快乐就会加倍,枯燥会减半,压力也能稀释不少!

五、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7岁前恰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爆发期,这无形中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是静态的文字输入,口语表达则是动态的语言输出。

早期阅读的数量累积,会在孩子语言表达上形成质的飞跃。

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在7岁前最容易养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利用好早期阅读的宝贵时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陪孩子坚持不懈的早期阅读,是孩子成功开启阅读之门的入场券。

很多时候,父母不是做得太少了,而是太多。

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把这个家变得尽可能温暖,让它成为孩子真正的庇护所和港湾。

然后一日日地目送孩子远去的背影,

克制住自己指点孩子人生的冲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