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打油诗有什么讲究?一般人真的理解错了,原来竟这么简单好学

 有志者w 2019-11-25


曹操论江山

2018-06-20

写打油诗有什么讲究?一般人真的理解错了,原来竟这么简单好学!曾经有人这样问有书君:“怎样才能写好古诗?我是零基础能学会么?能不能教一下我?”其实,小编也是在学习的道路上,还不足以教大家。但是,根据有书君学习诗歌的经验,有书君觉得,对于零基础的书友来说,可以先从打油诗学起。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多学,多练。只要你能坚持下来,你就一定能学好。通过一年的学习,小编不仅掌握了打油诗和基础格律诗的写作技巧,对于歌词创作也略有研究。下面这首《三月》就是小编写的,已经被一个叫做丑丑的艺人谱了曲,现在拿出来显摆一下,有机会也可以唱给大家听。


三月


作词:揽月妖星


作曲:丑丑原创


画一盏云舟自在飘荡,写一蓑烟雨把碧波荡漾,看悠悠渭水悠悠流淌,差春风牵走两岸的鹅黄,唱一首苍茫追逐月光,和一篇新词把落花感伤,望悠悠梦中悠悠目光,着晨雾迷漫她的体香,缀一颗相思在遥远村庄,点一支忧伤把思念遗忘,踏悠悠古道悠悠情长,是谁的羞涩又染红了宫墙,三月里桃花正吐芬芳,我愿和你一起沉醉他乡,走过了青春依然向往,远方有星光落在我身旁



为什么要提到歌词创作呢?因为诗歌就是起源于民间的歌谣,被大家口口相传,一代一代传唱下来的。今天,小编就借题主的问答,给大家仔细说一说打油诗。


一,诗歌起源简述。


诗歌起源于民间的民歌,我国最早的一首诗,叫做《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它的意思就是把竹子砍断,然后再连接起来做成弹弓,用泥土做成弹丸去打野兽。任何一首流传下来的民歌都有着优美的韵律,即使单念歌词,也是朗朗上口,又容易记忆。而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随后便逐步发展,一直延续至今。打油诗通俗易懂,诙谐幽默,要求不高,写起来也相对容易些,易于被接受,也便于记忆。所以,大家觉得格律诗难学,平仄难懂的,可以先从打油诗开始练习,逐步推进。


二,打油诗和顺口溜的区别。



也许有的书友不以为然,不就打个油吗?谁不会呀?看我的:一二三四五六七,麻子扛枪打野鸡。七六五四三二一,你说稀奇不稀奇?


多简单啊,这不是张口就来了吗?对不起,你那不是打油诗,你那只是顺口溜而已。这有区别吗?当然有了!打油诗毕竟也是诗的一种,基本具有诗的形式,不仅要求语言精炼,押韵,还有意境上的讲多讲究。打油诗只是语言不大典雅,含蓄,意境不够深邃。而順口溜不讲意境,不像诗那样刻求精炼,在押韵上也只求合辙,韵脚变換较多。


三,什么是打油诗?


如果把格律诗比作是阳春白雪,那么打油诗就是上不了台面的下里巴人。而我们通常把这种:用词随便, 用语俚俗,拙朴,别致,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的,很口语话的诗歌,称为打油诗。大家不要认为打油诗简单就心生轻视,关于打油诗的由来,这里还有个典故。话说唐代有一个人叫张打油,有一天,他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叫《咏雪》,诗云: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短短四句,诙谐有趣,生动形象。从此张打油和他的打油诗名传千古,后来者便把这一类随意俚俗不讲究的诗就称为打油诗,而张打油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打油诗的鼻祖。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打油诗它是押韵的,而且是124句押韵。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更容易流传。


在唐朝的时候,诗是拿来唱的。而且那时候造纸术也不发达,依然是用竹片子写字的;当然,也有人用丝帛写字,但是丝帛的价格太高,一般人用不起,只能靠口口相传。如果你写的不押韵,就不便于记忆,很难以流传下来。这首诗通篇写雪,但不见一个“雪”字,然而雪的形神却跃然纸上,尤其是最后一个"肿"字非常传神,意境深远。在这里,肿,这个字就是诗眼。诗眼就是使整句诗都活起来的那个字。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就是诗眼。那么,有人要问了,既然说的那么好,为什么又说它是上不了台面呢?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以诗取仕的朝代,在那个全民作诗的年代,他的诗歌创作无限繁荣昌盛,只要是识字的人都会来两句。唐朝,是一个缺什么都不缺诗歌的朝代,所有非正统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


好,咱继续说打油诗。


相传宋代大才子苏东坡长着一张驴脸,特别长。而苏小妹的前额特宽,所以兄妹二人就经常互掐,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这一天,苏轼看见小妹从房里出来就吟道: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苏小妹也是一个才女啊,当然不甘示弱,便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你说苏东坡这脸该有多长啊。



说道这,小编又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相声,说两个人比赛吹牛,看谁的个子高。路人甲说:我因为每天走来走去,天空把我的头发都磨掉光了,所以成了秃顶。(现在你们知道小编为啥也是光头了吧~)路人乙说:哪算啥,我上嘴唇顶着天,下嘴唇顶着地... (艾玛,啥也不说了,伤不起啊)说起打油,还有一些历史名人都写过很出名的打油诗。


比如明代的唐伯虎,因为宁王造反的事件影响到他,差点被抓起来杀头,从此心灰意冷,无心仕途,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四句话行云流水,寓意深刻。



还有隋唐演义,不知道大家都听过没有。里面有一段贾家楼聚义,秦母过寿的段子,说程咬金看见大家都献诗的献诗,献宝的献宝,也想卖弄一下,又不识字,一着急,憋出来一句祝寿词来:老娘不是人,王母娘娘下凡尘。这个打油也很有意思。你可以想象,当第一句说出来的时候,秦母也是被雷到了,目瞪口呆啊,心说话:这小兔崽子,咋说话呢。秦二哥那脸色当时就从黄色变绿色,又从绿色变黑色了,心说话:这二货,不会说话不会磕头么,瞎咧咧啥。然后第二句一出,两人都松一口气,哦,原来是这样啊。在这里,也只有程咬金才能说这句话,其他人说不合适。大家以后再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物与人物的特点和关系。为什么说只有程咬金可以这样说呢?


第一,程咬金不识字,是文盲,说错了也就哈哈一笑。第二,程咬金和秦琼是什么关系啊,姑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好了,扯的有点远了,我们继续来说打油诗。据说,欧阳修有一次出门旅游,遇见一个读书人打扮的人。那人也不认识他呀,就邀请他一起去拜访文坛名宿欧阳修。


老欧一看这自己拜访自己也挺有意思的,就答应了。一路上,那个读书人做了几首诗,不过都是只作了上半首,后半首就卡住作不出来了。当他们走了一程,弃车登船后,走了不远,那书生再次诗兴大发,吟道:二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说了上半首,后面又接不下去了,老欧一看憋不住了啦,就续了一句: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真是妙趣横生,一语双关。


现代打油大师老树写道:几粒花生米,一瓶二锅头。天下有人管,我发什么愁。然后配上自己的画,既生动又形象。



四,怎样写好打油诗?


要想写出好的打油诗, 立意一定要新颖,用词一定要得当。第一,一定要押韵。第二,就是语言要通俗诙谐。第三,就是尽量运用修辞手法增加它的生动性。第二第三相信大家都会,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押韵。押韵也称压韵。韵者,韵母也。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尾,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押韵。如:情qing,京jing,英ying,明ming,听ting...等等,具体可参照中华新韵表,简称新韵。 又称为今音。


注意:我们后面要学习到格律诗,按照官方的规定,一般在官方正式征文中,作格律诗须遵行平水韵表,简称平水韵,又称为古音。这和新韵是不一样的。因为古代人和现代人在发音上存在的差别,平水韵中的很多字用我们现代汉语的发音读起来很别扭,根本不押韵。但是,古人大哥确实是那样读的,所以,在以后练习的时候请大家一定要注意。由于押韵的字都放在句末最后一字,所以叫韵脚。记住,下次谁再问俺什么是韵脚俺就和谁急。


最后,小编教给大家一个速成口诀:多吃猪脚,便知韵脚。多啃猪蹄,不用学习。一日一蹄,赶超飞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