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繁为简,为道日损

 不羁的风n3ugz2 2019-11-25

加法还是减法

周末在家看国际大专辩论赛,看詹青云的辩论而来的,题目叫“加法还是减法更令人幸福”。本来都是没有结果的论题,最后居然被老师的一个词“化繁为简”圈了粉。
原来这个问题是这样看待的,把原本我生活中的困境说得清清楚楚,要“化”。
繁不是错,简也不是不好,我们常常被这两个搞得很疲倦。不知道如何取舍,但是运用化,把繁多的问题,事物归一,融化成一个简明的事情或者事物,我们就轻松许多。
这个“化”的能力,是要我们结合自己来琢磨的。
“为道日损”,老师又说了另外一个词,瞬间就领悟了。道,就是一条路,如果你要找到那条路,那条简明的路,是日日,渐渐减少的,归一的,成为一的。这就是道的意义,化繁为简,就是道的原理。

瑜伽的断离舍
周末去图书馆辅导孩子写作业,间隙抽空看了一本小书《瑜伽的断离舍》。
“断离舍”这三个字火遍全球,但我不是冲这三个字来的,而且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三个字,我又不是出家人,哪里断得了,舍得下,离得开。
我是想看看瑜伽这玩意怎么断离舍,是什么心得。
所幸,这本书并没有宣扬如何断离舍,讲了一些另外的事情。
我抄了几句话,时不时地拿出来看,还蛮能提气的,
在生活中运用瑜伽,推荐的方法是现将步行和跑步变成瑜伽,让脚步配合呼吸,按照“吸气吸气,呼气呼气”的节奏步行,或者是在上下楼梯时候,每走一步进行一次呼吸,也是很好的方法。
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先从生活中小事入手,把瑜伽融入生活,让自己随时随地都在瑜伽,而不是去了健身房才叫瑜伽。
瑜伽既不是体操也不是某项运动,而是审视自己内心的行为。通过持续的练习才能彻底把我自我。

为了真正得到放松,在这之前需要让身体彻底紧张。

这段话我的感悟是,去健身房练瑜伽进行高强度的练习,就是为了让身体彻底紧张,然后得到真正放松。一张一弛,一张一弛之中,人的韧性就大大增加了。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
所以,在健身馆常常因为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气馁,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因为心灵上没有做好准备。要告诉自己,我是为了让身体紧张,真正放松才来做瑜伽的,而不是减肥或者美容等这种目的。


利用想象力,爬楼时想着正在往楼下走,会感到意外的轻松,稍微改变一下心中的视角,身体的感觉就会发生惊人的改变。
这段话我觉得和“望梅止渴”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的身体到底是屈从于灵魂,还是灵魂让步于身体,看你怎么想。当你有意识地锻炼灵魂,对自己催眠这个好,这个正面,你就有可能控制局面。做最坏的打算,往好的方面鼓劲,是一个人与天交战的过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也尽可能的不饶恕老天爷,趁着气势在,偏要勉强。
我们生活在这个商业丛林中,很多时候意识已经削弱淡化了。其实潜意识想象力非常厉害,生活中去练习它,也好玩的。
认真对待每件事,探寻最佳的生活方式,将生活转变成瑜伽。
所谓宗教心,就是探寻最佳生活方式和秘诀。
这段话深得我心,什么事情,吃饭,穿衣,工作都需要在一呼一吸之间,沉下心来慢慢做。
有些事情,我做得不错,有些事情还要探寻。
比如穿衣这件事,我有了许多新的领悟。
如何对待新衣?
瑜伽认为服装和食物一样,也具有补气的效果。去年的衣服和今年的不一样,那是因为今年的衣服蕴含更多的能量。流行就是这个时代具有的能量,时尚也算是“补气”一种。
通过装扮来彻底完成自我。
人应更痛快地挑战时尚,身上的时尚发生变化,一定会衍生出更多新的变化。

如何对待风格?
简单、大方、别致
最近儿子的鞋子穿得特别费,我只有去网上淘。翻了不少时间之后,看中一款361的,白底黑边。一下子喜欢上。恨不得三个色都买下。为什么?
首先款式是简单的,但形状大方舒展,搭扣上有一弯同色塑料带,这一点就是设计感,但是又不喧宾夺主。只觉得时尚别致。
亦舒就说过:有款式的衣服不大方。
我的感受也是如此,只有简单大方才显得修养含蓄,再加点设计,不会觉得你老套。
如何对待自己?
很多喜欢的衣服,穿上身不是那么回事,放弃吗?不,我有办法,我发现个子矮不是问题,关键是比例。多数衣服款式你是能穿下的,怪就怪在袖子长,身长,裤长。
我的方法是改。心仪的款式买来是,袖子长改短,《红楼梦》中巧夺天工的晴雯,看着衣服的纹路,很小心的拆,很小心的缝,最后衣服可以达到看不出的效果。
这其中就需要瑜伽,屏住自己,很耐烦的做。
最近我在练手一件毛衣的拆缝,已经初见效果。
这个事情特别高级,一般裁缝店不愿意或者不会做这个,裤子改短容易,衣服就难。而你自己练一下手,很容易就达到,拼的就是耐心人工,你自己的难道还不上心吗。

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我还要加以试验和探求。
总体来说,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最佳办法的,瑜伽总体是一种让生命喜悦的方法。
所以,广义来说,瑜伽并不是健身房的瑜伽,而是一种心和气息的修炼。一千多年前,苏东坡就在练瑜伽,并不是伸展身体那么狭义的瑜伽,可能练的就是这种宗教心。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


语文的精修
可能我的关注的事物范围不算广阔,只在吃饭穿衣,阅读写作育儿这一块,国家大事,历史兴衰也说不清楚。
来说一下写作吧!
网上有很多教人写作的团体,文案一般是这样的,家庭主妇被老公嫌弃,无钱无专业,生活悲惨,参加某个写作班之后,月入过万,一下高大伟岸起来。
说得我好羡慕啊,马上想进入学习。
可是一看学习目录,顿时歇了菜,时代的喧嚣我不想讨论,也未亲眼见过谁真正这个样子。
只想说目前看过的真正厉害的人物:董卿,陈铭。
出口成章,语言里有硬货和软货,关键是铿锵有力没有渣滓,这个不得不说太牛了。
董卿说了一句: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出自《文心雕龙》,这个很新颖,没有人用过,因为已经很少人读《文心雕龙》。
另外我仔细聆听了一下陈铭在大专辩论赛上的评论,用词用句很有感染力,因为有些书面语言是无法口语表达的,能把书面语言精彩的运用于口语,那这个功夫非常了得。
听这些人说话,就像评委品论的:不管他说得有没有道理,都很期待他的讲话。
口灿莲花,神仙打架,就是说的这种。把握住文化的根,删繁就简,精粹提炼。
语文的运用达到了这种程度,才是彰显文化的魅力。
我觉得不管是小学生写作文,还是成年人写作,不是要去报什么漫无目的的作文班。
学学人家这种精炼出来的,与时俱进的语言模式,就够文章生彩,口才出众了。

这个社会蜂拥而至的信息中,好坏混杂其中,寻找坚韧而灵活的哲学,需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
就让我们“为道日损”,以自我为基础,以瑜伽为修炼,积累人生阅历,一日一日修养,削减,融化,最后得出精炼的那一个自我,才是我生存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