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的这首《秋月》,通篇描写月色,可是却不着一个月字!

 江山携手 2019-11-25

现在一提起朱熹可能很多人比较熟悉他,还是他的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也就是理学。他的很多的思想,一直被后世的明清两代重用,这也使得他在明清两代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是孔子和孟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学大家。其实他除了是理学家之外,他同样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他的诗作也是写得极为唯美,另外还充满了哲理,例如他的这首《秋月》,那便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秋月》宋代:朱熹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白云红叶两悠悠。

这首诗的一直存在争议,一些比较经典的古典诗集《千家诗》里,还把这首诗归到了另一大理学大家程颢的名下,其实经过后来一些学者的研究,这首诗应该是朱熹所作,而且这首诗描写的很是生动,同时也非常的唯美,诗人在这首诗中,通篇都是在描写秋天的月色,可是却并不着一个月字。

虽然现在很多人无论是对于朱熹的学说,还是他的人品,都认为有问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即使是对于一位圣人来说,那也是同一样,毕竟每一个人都不是完人。朱熹写过一系列非常经典的诗作,而且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流传了下来,那他的这首《秋月》,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首作品,在这首诗中,朱熹为我们描绘一幅如诗如画的秋色月景。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远处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并且是在那中间悬空一泻而下,碧绿的溪水与那蓝天在月色下,显得更是如诗如画,犹如一幅唯美的秋色画卷。这开头的两句描写的可谓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也正是此诗能够打动我们,引起我们共鸣的原因。朱熹仅用了短短的两句,便是营造出了一种秋月美景,读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隔断红尘三,白云红叶两悠悠。”,最后两句更是唯美,也正是这秋色把这人世间给隔断了,相隔在了那三之外,空中则是悠闲的白云,山上又是悠闲的红叶,在这样的秋色美景中,真是令人陶醉不已。这最后两句朱熹进一步地描写到了秋天月色下的美景,写得更为生动,也更加的细,读来更是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朱熹的很多诗其实同样如宋诗一样充满了哲理,但是他的这首诗,更多的还是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通篇真可谓是如诗如画,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个字,但是诗人学入的描写,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难得的佳作,成为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所以读这样的作品,最是能够感受到宋诗所独有的魅力。

这首《秋月》无论是从学性,还是思想性上来说,那都是一流的佳作,而且朱熹描写的很是传神,短短的几句,更是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这也正是此诗,最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所以这样的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