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唐代著名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多才多艺,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其中尤以诗歌创作成就最高,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均有流传千古的佳作。现存诗400余首,大多数为山水田园诗,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相思》等。 《陇西行》是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期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也是王维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一,主要描写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巧妙的是,这首诗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王维却没有从正面去写任何有关战争的情景。全诗笔墨精练,一气呵成,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陇西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诗的开头两句“一走马,五里一扬鞭。”诗人便以夸张的表现手法,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必须得又的纵马飞驰,五里又五里的不断扬鞭,才不被耽误。这两句是倒装句,如果按照正常的叙写应是:一走马,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的话,既拗口,也没有了那种紧迫感。 而将“”和“五里”放在前面的话,马的速度之快则显而易见。这样写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好奇心,到底是什么事,需要如此夸张的走马扬鞭才行。同时它也为下所描写的紧急战事做了铺垫。短短的十个字,鲜明而飞动的形象便油然而生,可见王维表现功底的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诗的中间两句“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则紧承前面两句,点明了走马扬鞭之人的身份和如此十万火急的缘由。原来是因为匈奴已经围困重镇酒泉的紧急战事,让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不得传来加急的军书。一个“至”字便交代了“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的结果,已经及时送达。后面一句中的“围”字则凸显了形势的严重。 诗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王维所形容的战事之紧急,并且军书也已经及时送到。那么最后这场战争究竟是胜利还是惨败呢?我们接着往下看诗的最后两句“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可见诗人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能看到漫天飞雪,望断关山也没有看到烽烟的痕迹,原来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全诗到这里也便戛然而止了,但这场战事的后续如何,诗人却没有再接着写下去了。节奏如此的短促,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气氛的紧张,形势的危急。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读者有足够的想象余地。综观王维的这首诗,可见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蕴丰富的佳作。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