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一·麦粒肿)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1-25

麦粒肿这个眼病,估计大多数人都得过吧?我就有过惨痛的经历,上初中的时候,俩眼此起彼伏,先后长了十多个,严重影响视力。麦粒肿俗称“角[jué]眼”或“针眼”,医学上称为睑腺炎,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相当于皮肤的疖肿, 又或者是生长在眼睑边缘或眼睑内的小疖。 以胞睑边缘或内或外红肿热痛拒按,有形如麦粒样小疮疖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说白了,就是“火疖[jiē]子”起到眼皮上了。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一·麦粒肿)

麦粒肿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眼睑毛囊的皮脂腺或汗腺感染,内麦粒肿是睑板腺感染(下图为眼睑结构示意图)。引起麦粒肿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不注意眼睑部的卫生和清洁,和或眼睑的腺体分泌比较旺盛时堵塞了腺体的开口,尤其是在熬夜和全身抵抗下降时,就容易得麦粒肿。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一·麦粒肿)

麦粒肿由感染所致通常为葡萄球菌感染,一般可累及睑缘或眼睑内一个或多个腺体。

我的一位朋友是眼科医生,有一次医治一位麦粒肿患者,建议他回家热敷,结果第二天复诊的时候,半张脸肿的像猪头,眼皮红肿的已张不开经缝隙了。赶紧打电话叫我过去,遂以采血针,消毒后局部点刺,次日而愈。临床上每以此法,无不验效。如果再配以至阴穴刺血,则见效更快!

然则麦粒肿会反复发作,故应内外兼调,标本兼治。

麦粒肿之风热外袭: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风与热邪皆能作痒,风胜、热胜亦皆致肿。今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故胞睑红肿而痒。所见全身症,均为风热袭表之征。治宜:疏风清热。

【天井穴】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一·麦粒肿)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定位】:以手插腰,于肘尖(尺骨鹰嘴)后上方1寸凹陷处取穴。

【作用】:行气散结,安神通络。

【主治】:五官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

偏头痛、颈项痛、肘关节及上肢软组织损伤、落枕等。

【刺灸】: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归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合(土)穴。

麦粒肿之脾胃伏热或脾胃虚弱: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原患针眼,余邪未清,脾胃伏热,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正气不固,时感外邪,以致本病反复发作。由于正气虚,邪气不盛,故诸症不重。治宜:清解脾胃伏热,或扶正祛邪。

【内庭穴】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一·麦粒肿)

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定位】:足背,当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

【主治】:①头目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②热病。

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

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刺灸】: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归经】:属足阳明胃经。荥(水)穴。

麦粒肿之热毒上攻: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脾胃蕴热,积久热毒上攻胞睑,阻滞脉络,营卫失调,故疖肿红赤掀痛。内热重,故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症。治宜:清热泻火解毒。

【合谷穴、太冲穴】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一·麦粒肿)

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作用】: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升清降浊、宽中理气、宣通气血之功。合谷不仅可以治疗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大多数疾病,基本上全身的实证、热证、痛证都可以选用合谷来治疗。

【主治】:合谷总治头、面各症。用之得法,针到病除。齿、眼、咽喉等症之特效穴。主脉浮于表,伤寒大渴,发热恶寒,头痛脊强,耳聋,下齿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口噤不开,偏正头疼,偏风,风疹,腰脊内痛。

【刺灸】: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

2.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

3.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腕侧,以免刺破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而引起出血。本穴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血管引起血肿。

本穴宣散力极强,尤其用于泻法可破气伤血,故对年老体弱、大病久虚、气血不足、幼儿孕妇等当慎用或禁用之,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娠妇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归经】: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一·麦粒肿)

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定位】:正坐垂足或仰卧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外缘处取穴。

【作用】:具有疏肝解郁、清头目、行气止痛、平肝熄风、降逆止呕、滋养肝阴、补益肝血、活血化瘀、清利下焦、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等。

【刺灸】:1·直刺0.5~01·0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足底放射

2·向上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足底放射。

3·向外下斜刺1.0~1.5寸,透涌泉穴,有时出现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注意:太冲穴较为敏感,故针刺时手法应轻,以免产生疼痛。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归经】:属足厥阴肝经。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五行属土。太即大,冲即要冲,喻本穴为肝经大的通道所在,即元(原)气所居之处,故名太冲。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艾灸】:艾灸对麦粒肿有较好治疗效果,怯针者可以保守治疗。热敏灸温度不易过高,温和舒适耐受为度,体弱多病者时间酌减,湿气重者谨防水泡,循序渐进。饥、饱、醉、怒皆不宜艾灸。灸后宜搓脚踝(双)三百次,引火归元,不伤津液。施灸后还要注意穿衣保温,不着凉水,不食生冷,宜避风寒。温灸结束后将艾绒或者艾条隔绝空气闷灭,注意安全。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一·麦粒肿)

【注意事项】:得了麦粒肿要注意平时不要经常用手揉眼睛,切忌用眼过度。要保持眼部清洁卫生,应该多注意休息,多喝水。不要吃辛辣、生冷、烟酒等刺激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