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建筑的是非

 若悟369 2019-11-25

好建筑的是非

——刘临安

之后,他为我们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巴黎埃菲尔铁塔,另一个则是悉尼歌剧院,它们在问世之初就遭到空前的批评,前者险些被拆除,后者引发地方州政府倒台。直到今天仍有不同的声音。他认为它们都是经过历史洗礼,时代变更的“老人”,建筑本身的阅历已经成为了经典。但是他始终没有说出那个“好”字,正如他而言:“建筑的好与不好不是我一家之言。”


好建筑的是非

赞 美 批 评 来 自 外 界

好建筑的是非

“你能说埃菲尔铁塔是个好建筑吗?即便它如今知名了,那也是世人对它的评定,建筑本身是否有好坏之分吗,当然有吧,但不是建筑本身说了算,谁说了或许也不算,要看历史,时代,还有就是更多的人的说法。”

——刘临安

的确,埃菲尔铁塔最初的建立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从开始建设到结束这个过程一直引发世人的争议。埃菲尔铁塔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之后,巴黎的文学、艺术、建筑界的精英名流联名参与抗议,他们反对修建巴黎铁塔,这其中包括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小仲马等300多名著名人士,他们还签订了《反对修建巴黎铁塔》的抗议书。

好建筑的是非

轰轰烈烈的知名人士的抗议之势引发了巴黎众多的群众请愿。他们称这座铁塔将会成为最丑的建筑,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的工厂烟囱,耸立在巴黎的上空;这个庞然大物将会掩盖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等著名的建筑物;一位法国的数学教授预计,当盖到748英尺之后,这个建筑会轰然倒塌;还有“专家”称铁塔的灯光将会杀死塞纳河中所有的鱼。

这一连串的对这个还没有出世的“孩子”的恐吓和猜疑,愈演愈烈,然而建造铁塔的人则没有一刻停歇,直到把铁塔全部建造起来。如今铁塔已经成为巴黎的一大醒目标志,人们更多是赞美和歌颂。

好建筑的是非

档案声音

好建筑的是非

如果不是出生在这个年代,或许我不会惊叹埃菲尔铁塔的美丽,铁塔的魅力并不是我主动去感知的,而是历史和时代告诉我的答案。刘临安说自己说不清建筑的好与不好,其实是知道客观评论的重要意义,他作为一名建筑师,更懂得建筑外在的体现,绝非建筑本身,还有更多人们的目光、言语和感觉。

好建筑的是非

设 计 者 和 建 筑 命 运 多 舛

好建筑的是非

“悉尼歌剧院这个建筑如今成为了一个奇迹,算是一个拥有好的宿命的建筑。我认为这个和他的设计者有很大的关系。建筑本身特性源于多方面,其中有一部分是塑造者给它带来的,但是我依然不会说悉尼歌剧院到底是不是个好建筑,就像世人对建筑师的评价,从来就不应该用简单的好坏来区分。”

——刘临安

谈到悉尼歌剧院,起初设计师约恩·乌松参与投标的时候只是突发了灵感,在纸上随意地画了起来,就拿这所谓的图纸去参加竞标了。当时评委中一位叫埃罗·沙里宁的建筑大师从已经淘汰的设计作品中拿了出来,并决定启用他的方案。约恩·乌松获得这个意外之喜,又在草图的基础上重新添加元素,完善设计。

好建筑的是非

可是最初的草图只是一个概念设计,要真正地做到歌剧院的造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几经修改,终于开始建设悉尼歌剧院,一建就是17年。在建造过程中,澳大利亚新政府希望改组解决财政收入,这与约恩·乌松的想法相斥,导致这位建筑师愤然离开澳大利亚,从此再未踏上澳大利亚土地,连自己的经典之作都无法亲眼目睹。

十七年,悉尼歌剧院备受社会的争议,修改,施工,建成,修改,施工,再建成,这与他的设计师同病相怜,最后建筑和建筑师终于得到了社会认可,实属不易。

好建筑的是非

档案声音

好建筑的是非

建筑不单单是个个体,因为设计时需要对周围环境的考察,对当地人文的认知,对所在城市的感悟。同时,建筑师还会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在建筑之中,对于建筑的争议,可能也是对设计者的争议。刘临安尊重这些设计者,对于他们设计的建筑,他更多的是去看,去听,而不是说。

好建筑的是非

从 来 不 是 一 件 容 易 的 事

当今,建筑越来越被商业化,更多的建筑师改变了对于建筑本身的追求,他们追名逐利,他们浮躁浮夸,整个社会也如此。建筑师们有时会为建筑设计费多下心思,而对于设计本身和建筑的本质来说,他们没有更深入的研究。曾经有一位建筑大师这样说过:“我设计的建筑,如果在我死后50年不拆掉的话,我就满足了。”

好建筑的是非

这位建筑大师把毕生的经历都用在了建筑上,他的关注点永远是建筑本身:建筑的设计和建筑的未来。他知道建筑是个流动的审美驿站,会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演变,成为争议或是成为经典,建筑的好与坏,作为建筑师的他有责任去证实和改变。

刘临安说

“这是一位真正设计者的心态。如果抱有这种设计的心态去建设建筑,这个建筑一定会成为好的建筑。好的建筑需要历史的评定,周围人的认可,更需要建筑师的用心。什么是好的建筑,这与建筑师的用心程度有关,好的建筑一定在好的心态下产生,最后还要经受得起人类的批判和历史的变迁。”

好建筑的是非

档案声音

好建筑的是非

好的建筑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或许知名之后,被赋予某种意义之后就会成为好的建筑。刘临安告诉我们,建筑本身不只是建筑,它寄托了时代的梦想,承载历史的记忆。

一开始的争议有可能变成最后的奇迹,而一开始的奇迹或许现在已经被拆迁。说不清楚的就等着后世的人为它定义,建筑师们可以做到的就是用心的做好建筑而已。

本期索引

档案编号:20170215

【27-2-1】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27-2-2】小仲马:亚历山大·仲马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任奥尔良公爵秘书处的文书抄写员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因与其父重名而被称为小仲马。

【27-2-3】埃罗·沙里宁:美籍芬兰裔建筑师。

【27-2-4】约恩·乌松:约恩·乌松(也译伍重,乌特松),(1918年4月9日-2008年11月29日),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丹麦建筑设计师,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其最著名的设计作品是悉尼歌剧院。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