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1年,彼得大帝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胜利,俄罗斯参政院授予“俄罗斯帝国皇帝”的头衔,俄国成为正式意义上帝国。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共记304年。
1.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大帝)
1682——1721年为俄罗斯沙皇,1721——1725年为俄国皇帝。打败瑞典和土耳其。1721年加冕为全俄皇帝。他积极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向西方靠拢。他在涅瓦河上建立了新京都圣彼得堡。1725年死于尿毒症。皇位传给续妻叶卡捷琳娜一世。
2.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夫娜
1725——1727年在位,遵照彼得一世的志愿,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
3.彼得二世·阿列克谢耶维奇
1727——1730年在位,在位期间,罢黜彼得一世的宠臣阿·缅希科夫,首都迁回莫斯科。1730年死于天花,此后,罗曼诺夫王朝绝嗣。
4.安娜·伊万诺夫娜 1730——1740在位。俄国女皇,伊万五世沙皇和普拉斯科维亚·萨尔特科娃皇后的女儿。
5.伊凡六世
1740——1741在位。登基时还不到1周岁。他的母亲是安娜·伊万诺夫娜女皇的外甥女。1741年被推翻。(伊凡六世是个苦命的皇帝,1岁多点就蹲大牢,自1742年起,被秘密关押在N个不同地点,最后的关押地点成为靠近北极苦寒之地的霍尔莫格雷,即如今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境内。1756年,伊凡六世又被押到圣彼得堡附近的施吕瑟尔堡(今彼得要塞)监狱。在施吕瑟尔堡,伊凡六世仍旧被关在单间牢房里,与世隔绝,不允许他和任何人接触,在整个关押期间没有见到过一个人,其中也包括狱卒。自幼年起的关押生活使伊凡六世不但丧失了正常的表达能力,更神经失常,一直持续到1764年被处死,当时已是叶卡捷林娜二世在位。)
6.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
1741——1761年在位。彼得大帝最后的继承人和最小的女儿。她发动政变,囚禁了摄政女皇和伊万六世。女皇知书而不识礼,为人乖戾暴躁。她参加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帮助普鲁士保住了西里西亚。还参加了七年战争。1761年死于圣彼得堡,王位传给外甥彼得·乌尔利希。
7.彼得三世·乌尔利希
1762年在位。彼得大帝的外孙。霍斯丁公爵卡尔·腓特烈的儿子。1742年从霍斯丁回到彼得堡成为大公和皇储。1744年娶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主索菲娅·腓特烈·奥古斯塔为妻。1762年继承王位,荒疏政务,而且狂热地模仿普鲁士的制度,他憎恶妻子,招来1762年的政变。他本人被囚禁在彼得—保罗要塞。1762年离奇死亡。
8.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1762——1796年在位。俄国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生于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1744年成为大公夫人。1762年发动政变成为女皇。叶卡捷琳娜奉行扩张主义政策,发动了两次俄土战争、一次俄瑞战争和三次波兰战争。她和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一起瓜分了波兰的领土。在这些战争中,俄国完全获得了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口,领土扩大了67万平方公里。同时,由于实行“开明专制”也使俄国文化获得长足发展。
9.保罗一世·彼得罗维奇
1796——1801年在位。俄国皇帝,官方说法是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独子。1796年即位之后废除了母亲所建立的大部分制度。他狂热仿效普鲁士的军事制度,遭到了贵族们的反对。1801年,保罗一世死于一次政治谋杀,罪魁很可能是他的儿子和继承人亚历山大大公。
10.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维奇
1801——1825。俄国皇帝保罗一世的长子。出生在圣彼得堡。1801年策划了谋杀父亲的政变,同年成为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与拿破仑皇帝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反法战争。1811年亚历山大在莫斯科击败了拿破仑的60万大军,1814年和1815年分别在莱比锡和滑铁卢打败法军,迫使拿破仑两度退位。此后亚历山大一世成了欧洲的保护者和英雄。他信仰神秘主义,受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影响很深。1825年与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夫娜皇后到塔甘罗格疗养,结果离奇地死在那里。亚历山大娶巴登公主路易莎·玛丽娅·奥古斯塔(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夫娜)为妻,他们只有两个女儿,他的王位由弟弟尼古拉大公继承。
11.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
1825——1855。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驾崩,尼古拉大公遂向王兄康斯坦丁大公宣誓效忠,但康斯坦丁自愿放弃王位,尼古拉就成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尼古拉一世为人残暴,对革命和起义采取坚决镇压的态度。他洞察到了农奴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但他的改革还仅限于不损害地主阶级的利益的范围内。尼古拉一世把俄罗斯引进旷日持久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在这场战争中没捞到什么好处,而是损兵折将,经济崩溃。1855年,尼古拉在战争的硝烟中去世。尼古拉一世是俄国第一位迎娶普鲁士王族的皇帝,他之所以违反祖制娶了一位一等大贵族的女儿,是因为他当时并不知道会成为君主。他和妻子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卡·路易莎·夏洛特·威廉明娜(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共生有7个子女,长子亚历山大继承王位。
12.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
1855——1881。尼古拉一世死后,亚历山大二世顺应时机结束了克里米亚战争(1856),战争结束之后,面对国内愈演愈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于1862年颁发敕令,解除了农奴对农奴主的义务,但他们须得用大量的金钱“赎身”。尽管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根本没有减轻农奴的负担,但它毕竟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为二月革命打好了基础。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十二月党人的未遂政变中被刺杀。亚历山大二世娶黑森—达姆斯塔特的马克西米连娜·威廉明娜·奥古斯塔·玛丽娅为妻,子女均夭折;后娶叶卡捷琳娜·多尔戈卢卡娅女大公,有数个子女。王位由次子亚历山大大公继承。
13. 亚历山大三世 1881年 -
1894年在位。亚历山大二世次子。由于害怕暗杀而经常住在首都郊外的行宫加特契纳,被称为“加特契纳的隐士”或“革命的俘虏”。实施地方长官制,破坏地方自治。限制大学自治权。对待异族强制推行俄罗斯化的政策。迫害犹太人。占领中亚,与英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在来自丹麦的妻子的影响下,对俾斯麦及威廉一世的德国产生反感。尽管此前的六位俄罗斯君主都为德意志血统,但是从亚历山大三世时代起,宫廷和贵族社会开始了俄罗斯化的进程。80年代末之后,因俄德关系恶化而亲近法国。亚历山大在位期间,是俄罗斯工业化的时代,表面上欣欣向荣,但是农业发展缓慢,农民贫困,繁荣的基础是薄弱的。1894年因病去世,有4子2女。
14. 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末代皇帝,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他对内镇压,对外扩张。1895年他与德皇威廉二世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1896年尼古拉二世加冕时,俄国示意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去庆贺,以300万卢布的巨款贿赂李鸿章出卖中国的主权。
6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按照这个密约,俄国以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为借口,取得驶进中国任何口岸的权利,在黑龙江、吉林修筑铁路(中东铁路)的权利。以后,俄国又在中国修筑南满铁路,强行租借旅顺、大连。这样,整个中国东北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随着侵略活动的进行,尼古拉二世的胃口日益膨胀。1903年2月16日,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皇上的脑袋中有宏大的计划:为俄国夺取满洲,把朝鲜并入俄国,还想把西藏并入本国。要夺取波斯,不仅要占博斯普鲁斯,还要占达达尼尔。”尼古拉二世还同德国皇帝一唱一和,别有用心地宣扬”黄祸论”。
为实现尼古拉二世的掠夺计划,1904—1905年,俄国同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日俄战争。俄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到惨败,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但它仍不甘罢休,继续准备更大规模的军事冒险。
1905年旅顺被日本攻克之后,首都发生流血星期事件,引发了1905年革命。由于斯托雷平改革而暂时度过难关,但是又陷入更复杂的巴尔干问题。俄国军队在一战前线损兵折将的消息彻底摧毁了皇帝“小父亲”的形象,这个形象在俄国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几百年。俄国先后爆发了波澜壮阔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皇帝专制的统治,后者则最终结束了他的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