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界之上 | 合肥万科北城中央公园中小学

 潜水游泳zxl 2019-11-26

虽然建筑环境不能决定一切,但至少可以认为,建成环境可以为某些行为提供便利,也可以对某些行为设置障碍。要提倡一种行为,首先要提供这种行为所依存的生态环境。

——李允鉌《华夏意匠》

▲校园主干道场所界面©曾江河


“带动区域品质,

打造活力社区。”

本项目位于合肥北城万科中央公园综合住区的功能核心区。距离北城火车站4公里,距离合肥中心城区15公里,距离新桥国际机场25公里。周边城市主次干道贯穿,交通便利,可达性强。整体规划以“学府社区,公园生活”为主题,强调教育、文化、休闲在居住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主张让居住和教育回归生活的本质。

▲北城新区的门户位置


设计伊始,建筑师研读了欧美老牌教育型城镇“教会 学院 公园 居住服务”的经典模式,希望利用优美的环境和精神属性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由此,建筑师试图打破传统教育建筑的封闭模式,实现校园学习与公园生活的一体化设计,打造一个“学府文化”的社区地标,提升社区活力,助力建设一个高品质的综合社区。

▲案例分析—剑桥

一方面,学校主轴对位公园,连续的地景作为公园的延续。在为周边创造良好人造景观的同时,也让学校成为人群汇集的一个集散处。另一方面,学校作为知识的标志,也为“鼓励读书”的社区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宣扬场所,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和学习。


▲规划平面


▲鸟瞰图


“空间的延展不局限于内部,

更应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

相较于传统学校封闭式的边界,建筑师将边界空间打开,后退一部分空地作为公共区,方便孩子们在周末时间在此玩耍嬉戏。将风雨操场置于边界之处,在保证不干扰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加强校园与外界的联系。打破边界,最大化的给予城市“空间共享”,也是促进学生与社会接触的“尝试”,这是学生们走出校门的“第一步”。

▲打开学校边界,实现街区空间共享
传统的校门不仅是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屏障”,更是引导人们进入另一种场景的转折点。在校园主入口的设计上,建筑师在保证内外功能划分的基础上,对外,最大限度的保留公区开放的可能;对内,附属空间紧凑布局,把场地释放给教学区。
▲小学主入口围合出的“庭院”©曾江河
小学校门的设计上,原有的混凝土围廊带来的庭院空间,和建筑物半围合退让出的广场,形成天然的人气聚集点,为倡导交流与学习的行为提供了一种便利,弱化了学校生活与社区生活的边界。建筑师将图书馆抬到连廊之上,使其展示面与核心绿地产生对话,更是对超越校园边界的一种尝试。
▲小学主入口处的城市界面©曾江河
▲图书馆与核心绿地的对话
混凝土围廊带来的檐下空间,为社区创造一个可以休憩玩乐的“乘凉之地”,也方便父母在接孩子放学后嬉戏逗留,是建筑师试图弥补当下教育中父母与子女交流缺失的一次尝试。
▲檐下交流空间©曾江河 广场是“市”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纽带,也是人群集散的一个聚集点。建筑师在中学的设计中将中学前场打开,使其成为城市广场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生活与学校活动的“缓冲空间”,校园前场“场景”功能的变换,消解了内与外的边界线,使得校园与社区的互动成为可能。
▲中学前场营造的“缓冲空间”
▲中学主入口©曾江河
▲中学图书馆东侧的城市界面©曾江河“丰富多变的空间,带来多类交流场所。”经研究,现代的教育注重多元、快速、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致力于让学生随时获取知识、随时交流,并且校园的每个交流都可以成为接受教育的“场所”。建筑师的职责之一便是探索如何创造这些“场所”。 建筑师将大部分的公共空间设置在交通体的周围,以及一层主通道的附近。通过大台阶将二层露台和室外活动场地联系起来,增加多条竖向的交通流线,来打破竖向边界。
▲小学建筑生成分析 在统一平面上,通过高低变化的坡地和架空空间,打破原有庭院的传统边界,使院落之间相互渗透。在独具一格的空间里,消除建筑与自然的边界,满足小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小学剖面分析
▲小学交流空间分析
▲小学操场界面©曾江河

▲小学一层平面
▲小学鸟瞰©曾江河 中学是人生社交关系初步构建的重要阶段。在中学建筑的功能划分中,建筑师以教育空间为主体,利用屋顶露台、食堂、图书馆等空间及交通组织,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变化,以换取更多打散的小空间,满足学生之间三五成群的小组交流和讨论。
▲中学建筑生成分析 在不同高度的变化上,给不同年龄和年级的学生之间,创造不一样的交流场所。
▲中学轴测图
▲中学操场界面©曾江河
▲中学内部活动空间©曾江河
▲中学教学楼©曾江河
▲中学一层平面
▲中学鸟瞰图©曾江河 
“开放空间,服务社会。”邻里中心、商业、幼儿园、公园为周边区域已有的配套,而中小学的加入使得社区形成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的教育体系。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不容忽视的学区凝聚力,同时学校的运动场地也弥补了片区大型体育配套不足的问题。
▲“学府轴”定位
建筑师考虑到设计除了要满足基本的教学活动,还要最大限度发挥学校的公共性。在总图布置时,考虑到这些空间后期对外开放的问题,将其靠近城市界面设置,不仅可以方便独立于学校开放经营,也可以作为学校对外的展示空间与展示面,宣扬“学府社区,公园生活”的社区文化。
▲中学风雨操场©曾江河
可开放公共区域可以是运动场地、多功能厅、游玩及展示区域、餐饮休息区、小型商业区、亲子游乐区、家长休息阅读区等,周末还可开放部分可变活动室为才艺辅导室等。既能提高学校教育设施的利用率,又能回馈社区,创造良好的社区读书氛围,提升社区活力,助力建设高品质的综合社区。
▲开放的展示厅

▲过程照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也在对教育建筑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营造适合现在孩子的学习成长的环境”是需要建筑师不断思索的主题,设计团队也在本次设计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思考与经验。  建筑师说本项目是合肥万科在合肥北城新区立志打造“学府 公园 居住”一体化新城区核心区域的重点学校,也是我们设计团队倾注心血的作品之一。
在项目设计中,我们试图突破校园边界,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教育型社区,让居住和教育回归生活的本质,装载孩子们的整个年少时光。
建筑设计团队:上海天华建筑二D所
团队获奖:千岛湖半岛小镇:2015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综合大奖2015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2017-2018 地产设计大奖优秀奖2017金盘奖全国年度最佳公寓、华东赛区年度最佳公寓重庆龙湖巴南李家沱项目营销展示中心:2018-2019 地产设计大奖优秀奖温州滨江CBD住宅(万象天地)售楼处:2017-2018 地产设计大奖优秀奖沈阳旭辉·璟宸府:2018金盘奖东北赛区年度最佳预售楼盘奖 宝华源墅:2015金盘奖年度网络人气奖撰稿:詹倩倩 
项目信息:项目名称 | 合肥北城中央公园中小学项目位置 |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北城阜阳北路业主单位 | 合肥万科企业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面积 | 15400㎡(小学)、21000㎡(初中)项目完成时间 | 2019年09月建筑设计 | 聂欣、陈海涛、张磊、顾航宇、吴其华、王海涛、刘奇伟、詹倩倩、王霄雯、卜楠馨、吉雍祥、武桐
合作公司:施工图 |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景观 | 重庆市承迹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室内 |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幕墙顾问 | 深圳市华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幕墙施工 | 南京金陵建筑装饰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知本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照明 |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 江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摄影 | 曾江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