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云雪颂 2019-11-26

“退休之后,

还要回农村当个农民。”

一个60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没在退休的边缘安享生活,

却到了偏远的云南农村做农民,

一待就已经5年。

每一年他对外都说,

这里太苦,

不想再待着。

但怎么看都是句谎言。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这里的拉祜族乡亲们,

并不知道这个“专家”要做什么。

一位当地的村民说,

“我在这里种了一辈子水稻了,

一直好好的,

院士来了说不够,

还说冬天才是这块地‘最宝贵’的时刻,

不知道他要干嘛。”

村民口中的“院士”叫朱有勇,

在四年深入到这个贫困的村子,

在这里,他说自己是党派来的,

所以,村民们都给他百分百的信任。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有人问他

“你一个城里的院士来这个地方干什么?”

“你是不是有什么想不开的?”

他回复说:

“谁会想来这么苦的地方,只因我是院士团队里年轻的。

你们难道忍心让一个76岁的老院士来这里吗?”

但也避免不了有时候真情流露,

才会坦白自己内心的那句话:

我们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教授和院士,

这里的贫困,

让我们这些搞技术的人感到亏欠。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拉祜族新村,

一个名字拗口的云南小村。

一个几十年前还是中国最原始的地方。

生活在这里的直过民族——拉祜族,

在新中国成立后,

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在朱有勇的眼里,

这里的自然条件不算差。

离西双版纳也就一百多公里的路程,

每家人都有十亩以上的土地、二十亩以上的森林。

不过,这里的人们却世代贫困。

村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几袋苞谷,

然后养一两头猪,一窝鸡…

他们的客厅就是火炭边上一个铁三角,

然后就剩一个锅在上面。

朱院士看了之后说了一句话:

“确实很穷,确实心酸。”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朱有勇甚至得教他们做菜,

这里的人没学过怎么炒菜,

每年过年的时候就是拿火烤肉,

剩下的就拿大锅炖煮。

他们更不懂科学技术,

这里的村民文化程度很低,

甚至大多数不会说汉语。

他们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低海拔的河谷区,

拉祜族在那种植着水稻,

完成一年一次的种植后,

这里就变成了冬闲田。

冬天一到,

村里的男人们就在田里晒太阳喝酒。

在高海拔的林区,

除了一年一种的玉米之外

便是延绵不绝的原始森林

苍茫而又苍凉。

朱有勇的扶贫班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课。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想上朱有勇的课“并不容易”,

学生在入学前先需要面试。

“听得懂我说的吗?”
“想富吗?”

“会唱山歌吗?”

这是朱有勇一定会问的三个问题。

只有学生拍着胸脯说出“想富”这两个字时,

他才有资格进入。

朱院士说,

懂汉语、有拼劲、懂沟通就是入学门槛。

这样的结果是,

每天下课后,

经常能听到由他上课内容改编的山歌。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上课前,朱院士几乎是身体力行,

他对这个村落的每一处土地,

都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记录,

并夜以继日的对结果进行分析。

上课时,他从手把手教授工具的使用开始,

种植流程浇灌、种植,

他渐渐把自己数十年的心血倾注在这里…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曾经,朱有勇从田间小区试验到万亩放大试验,

经过10年近千次的试验后,

才利用生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

控制了农作物的病害。

这让他摘下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10多个省份和东南亚国家3亿亩土地上推广运用。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如今,

他要在蒿枝坝冬日闲置的水稻田里种起马铃薯,

也要在山上茂密的松林里培育喜阴的天然有机中药材。

他明白自己此前的“荣誉”只是一张彩纸,

他要让自己的过去变成乡亲们未来的希望。

当学生具备初步种植技术,

朱有勇就会让他们回到自家的地里,

以种植的方式做“毕业考试”。

按朱有勇团队的考核标准,

当学生的成绩超过2吨亩产的时候,

朱有勇便会向他颁发“毕业证书。”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很多人说,

这份“毕业证书”很重要,

能给他们带去县城企业工作的敲门砖,

甚至是一笔贷款的合同。

朱有勇却说,

最重要的是这些老乡们。

他是用他的信誉,

换取他们的希望。

朱院士的努力,给蒿枝坝的土地带来了生机。

播种、浇水、照看…

转眼几个月过去,

挖出来的冬季马铃薯密密麻麻地躺在土里,

蒿枝坝的村民有点心动了。

以前,他们见过的马铃薯最大也就鸡蛋大小,

而自己的地里却种出了最大两公斤的马铃薯。

当地乡长龚老五的第一反应是去拥抱它们,

他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马铃薯,

这是未来的希望。”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从此以后,

本应该是晒太阳、喝老酒的冬季,

如今却成为最为忙碌的劳动季。

如今,

他们一亩能收3吨多的鲜甜冬种马铃薯,

这意味着每亩能给他们带去1万元左右的净收入。

每家冬天种几亩马铃薯,

脱贫就不是问题。

冬季马铃薯不是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唯一秘密武器,

高海拔区域的思茅松林里,

松针轻轻飘落,

覆盖在林下三七苗床上,

珍贵的腐殖土成为天然的保湿层,

呵护中药材免遭病虫害侵袭。

成片的三七、重楼、黄精、白及在这里繁荣生长,

本属于山林的中药材回归了山林。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在以前,

一块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中药材,

就如同让它们画地成牢。

作物会烂根、枯苗,减产甚至绝产,

三七的连作障碍尤为严重。

过去,

要种植三七的办法就不停为他们“搬家”,

可如此一来,

三七的道地性就没了保障。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而朱有勇带领团队,

根据三七的生长发育自然规律和环境,

凭着自己最拿手的生物多样性病虫害防控技术,

在云南得天独厚的松林里找到了答案。

让松林之下,

三七遍地。

5年的科研成果,

朱院士无偿转让,

为的是把当地天然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起来,

让更多乡亲奔小康。

唯一的要求是种植企业必须承诺

“不用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

所有收益的15%必须用来扶贫”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林下三七优良的品质引来了药企,

企业代表们甚至还在收购时竞拍了起来。

有一次,

挖出的新鲜三七被拍到了1050元一斤。

朱有勇立马叫停了这场竞拍。

要知道,

4斤新鲜的三七才能晒成1斤,

这也相当于1公斤三七卖出8400元,

朱有勇却认为高价三七有违自己的初衷,

“如果再叫,

甚至可以叫到一百万、两百万一亩,

但我们的老百姓却吃不起了。”

相比卖出的价格更高,

朱院士更希望三七的产量越高。

他认为只有这样,

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吃得起最好的三七。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正是朱院士的坚持,

让这里村民保持原有淳朴的同时,

增添了一份希望。

蒿枝坝村的村子里,

多了一座不起眼的院士小楼。

云南省省委书记、省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到访过,

几十位院士曾是座上宾。

这里经常挤满了十里八乡的农民,

也让远在北京的土豆经销商慕名而来。

在朱院士和村民们的努力下,

他们亲手种的冬季马铃薯去到了两会现场。

人们也开始关注这个小村落的大变化。

至此之后,

“农民院士”的称号更在十里八乡传开。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2019年11月11日,

城市中正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气息。

而在千里之外的小村落里,

新一学期扶贫班也悄悄开课了。

这是中国工程院的第24期院士科技扶贫班,

却是第一期“电商班”。

按朱院士的话说,

“种植的技术有了,

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还要教农民把澜沧的好东西卖出去。”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在开课前的一次会议中,

同样在云南扶贫的拼多多团队慕名而来,

双方一拍即合。

未来半年,

村民们将从拼多多的讲师那里从零学起,

包括怎么开店、

以及怎让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个好收入,

他们也将在拼多多上拥有自己的店铺。

村民们万万没想到,

自己辛苦耕种了一辈子,

居然也能当老板。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开课之前,

学员们还要经历一场军训。

这是朱有勇在第一年立下的规矩。

他深知扶贫要扶的其实是志气,

只有志气,

才能让这里的人摆脱贫困。

他给每个学员购置了一套迷彩服,

并花3天时间进行军训,

也是为了让他们更有勇气去打破贫困。

天亮不久,

一群身着迷彩服的人已经在空地上踢起了正步。

而另一边,

朱有勇已经完成了晨跑,

跟在后面的狗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过去5年间,

这样的日子对朱有勇来说稀疏平常,

但对整个澜沧县却意义重大。

明年年初,这里将全面实现脱贫。

这将是朱院士的“最后一学期”。

澜沧整体脱贫后,

他也将回归自己的岗位。

但过去5年的光阴,

是他一辈子难以忘怀的。

密密麻麻的扶贫笔记上,

朱有勇曾这样鼓励自己的年轻同事,

“千里迢迢来到此山村,

我们一起奋战在扶贫一线。

期间有苦有乐,

但会是人生中重要的环节和里程碑。

我们要把科技成果在那里做成示范,

我们要把论文写在那片土地上。”

这名院士退休前去当农民,曾被当地人质疑,5年后数千人来感谢他

万字论文,只是一页页纸。

这是60多岁的院士,

当农民后得出的人生信条。

经历过无数次困难后,

他用心血,

换回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但他还没停下脚步,

毕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更多的“星星之火”,

才可以燎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