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飞虎catzbc 2019-11-26
木艺小超哥-头条号 2019/11/523:06

银元,俗称“大洋”,近些年银元收藏热潮不断兴起,各种造假方法那是层出不穷。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很多普通人家抽屉深处可能就有几枚老银元、古钱币,一枚标准的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元克重在26.6克,按照银价也有两三百块钱;如果还有收藏价值,那至少要600元左右才能购买到。

那为啥有些人几块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枚袁大头?不用说肯定是假货,如今假币横行,导致很多刚入行的玩家经常吃药。

银元造假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其实假银元也有分档次。

低仿的银元就是俗称的地摊货,用铜镍的材料仿制,成本很低,且做工差压力浮,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还有一种高仿的“同模币”,是根据一枚真币的模子,用电脑扫描再用数控加工,完全复制出来,连钱身的划痕都一模一样。这种钱币”药性“极强,导致很多玩家吃药了。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但在铸造过程中总有一些非自然的机器磨损,对经验丰富的老玩家来说,稍微用点心还是可以辨认出来的。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这些假银元在古玩市场也就几块钱一枚,品相好一点的几十块,如果吃药了也不会太亏。但有些不良商家“胃口”就大了。

钱币玩家应该都知道NGC,国外权威硬币评级认证机构,一枚好银元送去评级拿个高分,价值立马翻倍,有些银元直接几百块升值到几万块!

于是,一些心思不轨的商家就把主意打到他们身上去了。

是的,假评级币就这样出现了!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假评级币,一般分为三种:

1.假盒子假银元

盒子是网上买的,钱币自然也就是几块钱的假货。这种要么就是自娱自乐,要么就是蒙一蒙新手,造成的危害还不大。

2.高仿盒子和银元

利用真盒子,花钱找工厂完整复制下来,连编号都仿制的一模一样。再装上高仿银元,药性比较大。藏家购买的话,如果不会查询原始评级资料,很容易上当。

假银元↓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3真盒子高仿银元

这种危害极大!手段是买一枚真品高分评级币,然后把里面的高分真银元给拆出来,再不断的送评。这样就能骗到很多真盒子,再装上假银元。几块钱的钱币能瞬间翻了上万倍。

真的是让人深恶痛绝......

小超哥也提醒大家一句:不要太迷信评级币,多掌握一些鉴别知识,上手感受、积累经验最为重要。

如何辨别真假银元?

1银质辨伪

真银元光泽柔和,润白色。银元硬度低,两块银元相叠摩擦,有油润感,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假银元色度偏暗、无光泽。

假银元用火烧后便“丑态”百出,有断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银元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洗后雪白有亮光。假银元清洗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元的前提。

假银元↓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2听音辨伪

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着银元中心,或用中指托住银圆中部,用另一枚银元撞击,声音清韵柔和的是真银元。听音辨伪是识别银元的基本功。

假银元↓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3包浆辨伪

传世银元表面有一层氧化银,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包浆主要有浅黑色、浅灰色、浅橙色和粟壳色。用鞋油擦涂和蜡火烧烤出来的包浆呈重黑色,一眼便识。辨认包浆是识别银圆的有效方法。

假银元↓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4锈色辨伪

银元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传世银元锈层很薄,呈墨绿色。出土银元一般锈层较厚,局部锈层凸起。两枚银元锈在一起,磕开后,表面有分布不匀的白色亮点,迎光而视闪闪发光,俗称“泛银”,泛银现象是无法作伪的。

假银元↓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陪葬出土银元多数泛酱红色,局部有绿色锈斑。水坑银元通体泛绿锈。

真银元的锈色是历史的烙印,很难去掉,用碱水沸煮而不退。假银元人工做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沸煮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银元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识别银元的关键。

假银元↓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还有通过擦痕、文字、图案、重量等等方面识别真假银元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多了解多积累,记住这句口诀:“掂重、观色、滴硝酸,轻轻碰击听声音”,假的真不了。

最后看一个真的袁大头↓

几块钱的“袁大头”,通过这种方法翻了上万倍

在这边小超哥提醒大家:

不要一味的迷信评级币,古玩收藏玩的就是经验的积累和享受其中的乐趣。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学会怎样去辨别钱币的做工、包浆、边齿等重要的参考因素。高仿品做的再好,在细节处还是有差距的。只有自己完全了解鉴赏的知识,才能在收藏市场上无往而不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