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副“与外国人争高下”对联,最是妙极:国人看后,振奋人心

 昵称32901809 2019-11-26

我国是一个崇尚文化的国度,自古以来对联作为一种有趣的文化形态,备受学者和国人瞩目。文献记载,对联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在甲骨文的很多爻辞里都有对联的影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联作为“桃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唐宋时期,国学文化高度发达,对联也开始成熟,成为文人间的一种文字游戏。相传李白除了古诗名动天下,对对联也是一等一高手。明清时期,对联文化形态达到巅峰,甚至流行于民间。广为人知的对联高手有唐伯虎、祝枝山、纪晓岚、乾隆皇帝、郑板桥等。

2副“与外国人争高下”对联,最是妙极:国人看后,振奋人心

但要说到最经典的对联,作者之见莫过于以下两副,这两副对联均是与外国人分高下的对联,应对者不仅对的妙极,而且国人看后,振奋人心,实属好联。

第一副对联,故事发生在清末时期。

据传,八国联军(美、英、法、德、意、日、俄、奥)攻陷天津和北京后,非常骄横傲慢,眼里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在一次晚宴上,有一个所谓的“中国通”在喝了酒后,口出狂言:“我熟读中国文化几十年,当前中国人无一人能及”,并摇头晃脑,口喷酒气,手指乐队,面对满脸谀笑的清廷官员说:我出一联,看看诸位谁对得出?

于是大言不惭的说道:我的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当时清廷的众多官员,瞠目结舌,面面相觑。正在全场闷声窒气、尴尬不堪之时,清廷要员中一个下属,义愤填膺,直挺挺地站起来说:我对得出。

2副“与外国人争高下”对联,最是妙极:国人看后,振奋人心

众人看时,只见那位应对这缓缓说道:我的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一对答,使早已准备好的帝国主义分子们大出意外,啼笑皆非,十分狼狈。

这是一副字形巧对。他的巧在于:出句“琴瑟琵琶”,每字头有二王,计有八王,恰与八国联军相合,此为拆字法;对句“魑魅魍魉”,每字各有一鬼,也是用拆字法,把帝国主义分子鄙称为“四小鬼”。

这八国联军,有来自北美的,有来自东亚的,有来自西欧的,有来自南欧的,东南西北四方都有,更应衬了四方之鬼。且“鬼鬼犯边”也是对八国联军入侵我国的罪行的完美写照,其中讽刺之意十足,实为妙联。

2副“与外国人争高下”对联,最是妙极:国人看后,振奋人心

另外一副对联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宋朝最著名的诗人、词人、学者苏轼笔下。苏轼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向来被称为全宋文学第一人,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苏轼的妙联。

据说,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为难他,对苏东坡说到:“苏学士乃中原名士,我有一副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对一对。”

话音刚落,辽使就得意的念出了上联:“三光日月星”,苏东坡一听也是一惊,这副对联确实不简单,因为对联句子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得用除“三”以外的数字来对,而且“三光”之后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字来对,后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样字数上就对不上了。真是副绝对呀!

2副“与外国人争高下”对联,最是妙极:国人看后,振奋人心

正在辽使得以之际,却见苏轼笑呵呵地说道:“这个简单”,“四诗风雅颂”这副下联对的可真是妙,以“四”对“三”,十分的妥贴,但如果“四”后面,要跟着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了,妙就妙在苏东坡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

辽使听后疑惑不解,问道:“风雅颂,何为四诗?”,苏轼解释道:“岂不闻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呢?”,辽使听后,尽皆叹服。

读者们, 关于“有趣的对联”,大家还能想起哪些?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