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阜阳的乡村教师 居然带学生“偷”红薯

 鲍安常 2019-11-26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19年11月26日整理

农田里的作文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去‘偷’红薯吧?”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您平时不是教育我们不能偷东西吗?”

“老师怎么要带我们去偷红薯呀?”

“你们就说去不去吧!”

“去去去!老师!走,我们偷红薯去!”

孩子们顿时来了精神,跟着老师跑去农田里,看到老师还像模像样地帮他们望风,终于放下心来,放肆地将整个红薯地摘了个底朝天,还就地生火,烤起了红薯。

看着一塌糊涂的红薯地,老师这才说明真相,原来这正是老师家的地!

看着所有人一脸惊讶,老师微微一笑, “同学们,我们回学校写作文去。”

原来,这不是偷东西,这是界首市泉阳镇中心小学五年级(1)班陈付运老师上的一堂特别的作文课。

让孩子爱上写作文

写作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如何教好作文课也让很多教师绞尽脑汁。这位陈老师,却让学生爱上了作文。如果你问界首市泉阳镇中心小学五年级(1)班的学生他们喜欢上什么课,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最喜欢上陈老师的作文课。”

今年54岁的陈付运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泉阳中心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1982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已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37载。

陈付运说:“小学生一提起作文往往脑子里一片空白,感觉没有材料可用,不愿意写作。”为了改变学生们将写作当负担的现状,帮助他们积累素材,他采取实践加引导的方式,经常带着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有目的地到处寻找素材,让学生轻轻松松找到想写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写好《到老师家做客》这篇作文,他曾经分期分批邀请学生到他家做客,热情招待他们。为了指导学生写好《可爱的田野》,开阔学生的视野,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他牺牲自己休息时间,周六周日带学生到“两湾湿地公园”观景。

为了帮助学生们回忆写作素材,54岁的他买了摄像机,学习拍视频、制作视频给学生播放。

为了出去采风时的安全问题,他买了一个望远镜、四个对讲机严阵以待。

出去采风时,一草一木都是他课程的内容。因为着力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是他的教育方法之一。在课堂上,他从不问孩子们谁来回答,而是说“谁有自信?”这个新问法让孩子更加跃跃欲试。

他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写作是一种情趣,用趣味的语言表达出来,给读者带来快乐,才是好文章!我们写作文,只说实话,只说真话!

“我就是想把孩子教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他辅导的学生作文经常在《小学生阅读》《作文大王》《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刊》《小学生作文周报》等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多次获得北京《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奖赛》《北京青少年作文大赛》等比赛中的奖项,他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在镇上一直名列前茅!

陈付运在工作中的努力本应该让他能获得很多荣誉,但他不图名利。


每年他上万元的辅导稿费几近用于学生学习。每次学校准备把他作为年度先进教师进行表彰时,他都会把机会让给年轻教师。妻子女儿早已搬到界首城区居住,而他为了学生们,一人留守在泉阳镇的破旧老屋。

陈老师平时吃住在校,以校为家,节假日在校批改辅导学生作文,制作课件,家中果实累累的橘子树,也是他带领学生采风的素材之一。

问到陈付运老师十年如一日付出的动力时,他说:“其实也没啥,我就是想把孩子教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图、文:李静文 华博凡 赵亮

来源:阜阳市教育局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