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位父子帝王,不同样的《浣溪沙》同样的用心精巧

 江山携手 2019-11-26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或《浣纱溪》,我们曾经读过本词牌的很多名句,比如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毛主席更有豪迈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本词牌就像是少了2句的七言律诗,总有名句出现,让人印象深刻。




今天要介绍的是2位父子帝王,带来的是完全不同样的《浣溪沙》,不,应该是不同路线的《浣溪沙》,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不仅2人在词中都有绝妙佳句,更是让人看出父子2人的词作上极深的造诣,并且在遣词用字上同样用心极为精巧。至于为什么说跟往常的不同样,就得分别看了这2首的词谱才知道。


南唐·李煜·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之所以说这一首跟往常所知的《浣溪沙》不一样,比如上面所说晏殊的一首浣溪沙,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它的词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加粗字为可平可仄。42字,为双片双调,上片3平韵,下片2平韵,而且下片起2句平仄对立,且通常使用对仗,晏殊的这一首正是如此,以此为正体的作品有很多,但李煜这一首却不一样,甚至是唯一一首特立独行的《浣溪沙》。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李煜这一首虽然同样是双调双片42字,但本词上片3仄韵,下片同样是3仄韵,这6个韵脚字全部出自于去声二十六宥部。而且下片起2句也并未使用对仗。这样的全仄韵《浣溪沙》应当是从这首开始,但也是唯一的一首,其他作为参照的同类作品是一个也没有了。


这首词由于节奏明快,而且基本上都是由律句组成,因此正适合尚未降宋的李后主在宫中创作吟唱。词中描绘了宫中一场延续了一整夜的通宵歌舞盛会,佳人彻夜饮酒歌舞之后的种种姿态,甚是“醉人”。




词中上片大意说,太阳早已高挂天空,宫女们进来逐个将已燃尽的檀香更换,她们走动的脚步让殿中由红锦制成的地衣随之也起了皱痕。金炉、红锦地衣,真真是“帝王文章自有一般富贵气象”。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这是说那佳人还沉浸在舞蹈之中,随着舞步摇动,已是发髻松散,那金钗都已滑落而不自知,显然是已经有了迷蒙醉意,还时不时拈花轻嗅。这种娇憨姿态甚是撩人,恐怕也只有身在帝王家的词人才会经常遇上这等的场景罢。




酒恶,宋赵令畴《侯鲭录》言“金陵人谓中酒曰酒恶…用乡人语也”,是说酒恶是金陵地方的方言,所谓酒恶,也即是中酒,其实就是喝多了,不过还没有醉倒。


这2句极为传神,将一位醉态可掬的绝代佳人用14个字描绘得仿佛根本就是一幅佳人醉酒拈花图,李煜的用心精巧可见一斑。这已经不仅仅是描绘女子,简直就是在刻画这幅拈花图了。清代文人贺裳对此极为推崇,认为此“写景之工者”,乃“入神之句”,这样的赞誉,绝不过分。




这一首是李煜早期的词作,轻艳奢靡之风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我更喜欢的是李煜对于佳人的刻画,寥寥十数字,已将他一如往常的早期词风的弊病掩盖,足以让人更在意于他在作品的“用心”。


李煜是这样,他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在写景描摹上的精巧用心也是不遑多让。李璟也写了一首《浣溪沙》,不过也不是一首寻常的《浣溪沙》,而是《摊破浣溪沙》。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摊破,摊即摊开,字数增加;破即破开,1句破成2句,由于节拍的变动已经改动了原有词谱,所以才被称为摊破。此为摊破浣溪沙,是将原先42字的《浣溪沙》于上下片末句扩展成为2句——实际上就是每片结句后各添3字,成为48字,并且韵脚字也移到了最后1字上,所以才名为《摊破浣溪沙》。




来看一下《摊破浣溪沙》的平仄安排。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加粗字为可平可仄。押平声韵,同样都是由律句组成,各片后3字为律句的三字尾。实际上今天选用这一首介绍不同样,还因为这首的上片第3句并非仄仄平平平仄仄,而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正是第3字必平的,不再可平可仄,常见到已经不能称为拗句的句式,其实在《摊破浣溪沙》中并不常用,喜欢创作此曲的朋友可加以留意。




这是一首闺中女子怀念征人的作品。此时已是荷花凋落荷叶残枯的时节,绿波之中夹带的西风仿佛都裹夹着浓浓的愁绪。原来自己早已不知不觉间与那美好的时光,共同落入了让自己都不忍看的憔悴之中。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在这细雨迷蒙之中,我似乎又梦见那遥远的边塞;又因为我一直在吹奏那玉笙,惹得整座小楼中都仿佛密布了寒凉之气,让人已是不堪承受。这样的思念,让我流了不知多少的泪水,偏偏还好像永远都停不下来,倚着栏杆,眼泪又不争气地掉落下来。




鸡塞,鸡禄山,或鸡鹿塞,古边塞名,这里指边塞,女子丈夫所在的地方。这2句又是用心精巧到极致的佳句。虽然已经尽可能地将它转换成白话的模样,终究还是发现自己实在是多此一举,这样的句子其实还是留在它原来的样子,让人慢慢细品才可以读到它真正的美。


这首词当然不仅美在这2句,而是几乎每一句都透露着李璟的极致用心,古今诸多文人对其中佳句的认可也不一致:李璟极为倚重的臣子,同样是词作大家的冯延巳对“小楼”7字极为推重,认为胜过自己;国学大师王国维又认为起2句妙在极有美人迟暮之感;而今天的大多数人士最为欣赏的还是下片首2句。但不管如何,这样的情形已经足够表明,这首并不为广大民众所熟知的作品,早已赢得了足够多的人们的赞誉。




这2首不同样的《浣溪沙》与《摊破浣溪沙》,不同样的词谱,2位父子帝王都做了同样的创新之举;用不同样的题材,写出了同样的精彩佳句;用不同样的笔触,让后人了解了更多的帝王之家的不同生活视角,却又都充满了2位帝王的极致用心。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这2首词放在一起品读,或惬意撩人,或凄然欲绝;不同心境,不同感受,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奇妙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