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最想知道的记忆术(二)

 耍赖的要不得 2019-11-26

11月21号,我向大家推荐了复述记忆法,今天给大家再加个餐。

上篇文章我们分享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记忆方法——复述记忆法。分为梳理、复述、回忆三个步骤,整体完成了记忆流程。

这篇文章我秉着具体简单、易上手的理念,给大家细讲一下记忆的最后一步“回忆”。

一、提取失败

你没有在背过一个知识点,回过头来回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发现自己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这就出现了我们经常说的一个情况“忘了”。但其实不是你忘了,而是知识点“提取”不出来了。实际上那个知识点还在脑子里。

我对这个现象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也许大家也有类似的情况。

有一次,来电话说是快递到了,让我下楼取快递。我随手把手机放在置物架上,便出门了。下楼取完快递回来,怎么也想不起来手机放在哪里了。当时没有继续找,而是忙着打开电脑找资料。在找资料的时候,不知何时突然想起来,我的手机可能放在餐厅置物架上。最后是自己在自己的觉悟下找到了手机。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某个事物在大脑里储存着,提取不出来的感觉。

我们会因此觉得是信息在大脑里消失了,没有了。实际上是自己在换一种不同的场景或情绪时,对信息提取失败。为了防止提取失败,我们需要进行多次提取。

我们对一个知识点经过梳理,复述后记住了,那往后我们应该用什么形式进行提取才能更好的运用呢?

二、提取方法

在这我以备考教师招聘为例告诉大家两种提取知识的方法:

第一种:顺序提取

做复述的时候我们都是从前往后有顺序进行的。备考书籍也是按整个目录有顺序的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那我们可以就目录进行提取,对着目录的每一章每一节,把之前梳理的书中内容讲出来。检查下自己能提取出多少知识点。

你最想知道的记忆术(二)

有些人对着目录什么内容也想不出来,还问为什么考不过。现在知道了吧!

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对着每一章内容下面的小标题进行提取。小标题相对目录来说,内容少而细。

你最想知道的记忆术(二)

我们利用顺序提取进行回忆的最好方法是将以上两种具体方式结合起来运用,相对单一使用更能增强记忆度。

第二种:乱序提取

乱序提取相对于顺序提取,顾名思义它不是按照顺序进行,而是随机性提取。

为什么要进行乱序提取呢?它有什么好处?

我们不管是生活还是考试中,不可能按照你学习的顺序从第一章到第二章进行考察,所以他们本身就是乱序提取。

还有一点是顺序提取有一个不足就是提示太多,存在反复提示自己。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先做顺序提取,把逻辑框架搞明白。再进行乱序提取。

乱序提取对于加固记忆是很棒的方法。考生进行多次(最低三次)乱序提取,以达到长期记忆完全没问题。

对于考生,乱序提取的最好方式就是做选择题,把选择题当成简单题。比如下面这道题:

你最想知道的记忆术(二)

看到这个问题,有的人答对后可能就直接过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这道题里包含的所有知识点都回忆下。

以上面这道题为例:

教育形态是什么?在这个标题下学习了什么知识?其余三个选项是错误的答案,那他们相对应的又是什么教育形态?

经过大脑提取后,遇到想不起来的知识点再去书本上找答案,记忆效果会非常好。

以上是一种有关一个小章节相对窄内容内的题目。

还有一种是跨章节的综合类题目,这个题目所考察的内容涉及到多个章节的知识点。

比如下面的这道题:

你最想知道的记忆术(二)

这个题的答案是B。这类考察人物类的题型大都跨度高。

看到题干中的“学生中心课程论”,可以知道它是考察课程理论的知识。那么课程理论有哪些呢?这时候你可以在大脑中回忆关于课程理论的知识点:

除了题干中提到的学生中心课理论,还包括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其中学科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有: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看选项中A布鲁纳,他是学科中心的结构主义流派代表人。

而选项C/D考察的是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章节。然后再继续深入回忆关于C皮亚杰和D卢梭的具体知识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卢梭的教育思想。在这我就不再赘述。

跨章节的题出现频率是很多的。难度大,易混淆,综合性高。

遇到这样的题目,一定要好好善待它,因为你可以把选项ABCD涉及的知识点全部重新复习到。而且提取越难记忆越深刻。

三、乱序提取的好处

以上就是乱序提取的具体方法,那乱序提取的好处有哪些呢?

第一,达到随意提取不忘的效果第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三,记忆效率比平时高

第四,题目本身考察的就是重点和难点

用这个方法你去做两遍真题,会发现两件事情:

1. 有一些重点是恒重的,它们一直反复出现。

2. 复习无死角,教材中的内容都可以复习到。

这个方法对记忆性的考试真的很有效,推荐给大家使用。最后你还会发现只需做真题就够了,都不用练习册,还能省钱。

四、写在最后

记忆有方法,让努力更有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