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大医传 | 林琳(下):她是“抗炎勇士”,见不得患者受苦,中医药干预慢阻肺已被她做到国际先进水平...

 goldolive 2019-11-26

岭南大医传——林琳(下) 来自广东省中医院服务号 21:57

“非典”是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过程,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断提升的过程。“非典”是这样,其他病也是这样的。

肺病治疗到一定阶段,还是要靠健脾土来治疗,脾生肺,它是一个母子关系,补母就会生子。所以任何脏器想要强壮,必须脾胃要好。

我们中医治疗咳嗽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黄帝内经就告诉你,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真不是说人人都会治咳嗽的,要很专业才能明白其中的多种致咳和治咳的道理。

2003年5月的广州,“非典”疫情基本结束。此时,应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委派及香港医管局的邀请,广东省中医院派出林琳和杨志敏两位专家以香港医院管理局荣誉顾问的身份,到香港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西医合作临床研究及协助抗击“非典”。

人物简介

林琳,教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热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呼吸病副主任委员,世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岭南中医呼吸病医疗联盟主席等职务。先后获得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广东省抗非一等功、全国防非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南粤巾帼十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临行前,时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语重心长地对林琳说:“你这次香港之行,不仅代表你个人和我们医院,更是代表整个中医界,要向世界展示、证明我们中医对治疗疾病具有不容忽视的独特作用,要把中医疗效向外界清晰展示出来。”

吕玉波院长的一席话,使林琳深深感到肩头责任重大,她意识到即将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香港的150多个日日夜夜里,林琳一刻也不敢放松,在精心观察诊治一个个香港SARS病人的过程中,用平时准备好、累积好的知识去认真的辨证治疗。

香港居民由于受到环境和生活节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身体素质与广州同类型群体并不一致,因此,在给每一个SARS病人开处方时,她都特别采取一些有异于内陆的措施,果然,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使中医因时、因地、因人辨证论治的观念体现了出来。

在香港期间,除了要协助抗击“非典”外,林琳还要做非典型肺炎中西医合作临床研究的工作。当时香港东华医院已经有香港唯一的一家中医门诊部,所以他们就设立了一个“非典型肺炎中西医合作临床研究”的项目。

林琳和同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方案,明显减少了激素的使用剂量和大剂量激素带来的副反应,并缩短医学治疗天数,为传染性呼吸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由于广东省中医院两位赴港作SARS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的医生,取得非常好的成绩。香港医管局原先的邀请只为期1个月,后来连续延期二次。

因贡献突出,林琳和杨志敏获香港颁发的“抗炎勇士”勋章。这使一些港人和西医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

在过往的香港,中医不能进入公立医院,2003年抗击“非典”一役,林琳等人不但开创了中医药进入香港公立医院的先河,香港医管局还与广东省中医院开展了更广泛的中西医合作与交流。

根据合作协议,香港医管局将与省中医院签订3年合作意向书,由广东省中医院派出中医师,服务地点在公立医院设立的中医科研门诊中心,主要提供科研为本的中医门诊服务,但也可在服务单位协助发展其他中医服务。香港医管局还将分阶段与广东省中医院协商服务内容,第一阶段是在2003年底前向香港派出2至4名中医师,帮助开展科研门诊。每位医师到港的服务以半年至一年为基本期限。

经历“非典”以后,你就会明白,医学上有很多不懂的内容,从不懂到知道一点,然后再逐渐知道得更多。一个问题攻克了,再攻克另外一个问题,所有的知识都必须通过沉淀。

“非典”是一场灾难,同样也是一次机遇。

在整个“非典”期间,长达将近9个月面对死神的危险,每天都在生与死之间游离,林琳和团队以极其专业的精神,沉着应战,通过对粤港地区300多例患者的观察和救治,率先探索出“非典”的证候规律,提出“四期九证”、个体化的“非典”辨治方案。

这一贡献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与医学界的广泛肯定,也为近年来暴发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借鉴,推动了中医参与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救治,提升了中医在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抗击“非典”全面胜利后,林琳被授予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巾帼抗“非典”先进个人等称号,其后成为国家重大传染病及呼吸病防控的知名专家,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聘为“广东省应急救治专家组”“广东省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救治专家组”的中医专家组组长,2006年成为广东省唯一进入科技部“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编写专家组的成员。

“非典”过后的十多年间,林琳还参与了禽流感、人流感等大大小小传染病的救治工作;同时,她逐渐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对学科学术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是呼吸专科中的一个主攻病种。

当慢阻肺已经成为全世界慢性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时,林琳带领团队通过深化挖掘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的关键优势环节开展一系列的研究。

林琳在周仲瑛、洪广祥、邓铁涛、刘伟胜等恩师们的教导下,汲取名师名医精粹,关注现代医学研究最新进展,融汇中西,在中医药防治慢阻肺、哮喘、咳嗽、肺炎、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特点,重视痰、瘀、热、虚的整体治疗,临床研究不断有新的突破。

长期的临床工作让林琳最见不得患者受苦,而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炎都是人体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每一个都能使患者异常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林琳常常想尽各种办法。

如何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优势,是林琳一生的事业。

在她的带领下,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专科先后建设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中医药局临床重点专科,并于2018成为首批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更成为全国首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获得优秀评定的中医院。

林琳还牵头制定《慢阻肺中医肺康复指南》和《中成药治疗成人流行性感冒临床应用指南》。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参与制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普通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等多项行业指南。她牵头研发出治疗慢阻肺的多款院内制剂由于疗效确切,都深受患者好评。

林琳带领团队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澳大利亚皇家RMIT大学搭建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的国际化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其中人参胶囊治疗中度慢阻肺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在国际呼吸领域权威杂志《Thorax》上发表,提示口服人参胶囊在改善中度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FVC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潜力。这是首个采用中医药干预慢阻肺的国际多中心研究,标志着林琳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专业领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提供了高级别循证证据,也标志着广东省中医院的临床研究水平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除了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专科的主攻方向外,林琳还在科室筹建咳喘病科研团队。 

林琳曾接诊过一位40多岁、患病多年的男性哮喘患者。之前该患者已四处求医,收效甚微。

来到广东省中医院,林琳诊治时,发现该患者为控制哮喘已经使用了很大剂量的激素,激素的副作用明显,可是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双肺总是传出呼呼声。

林琳开始也觉得病机复杂无从下手,一诊后便翻阅各类书籍,同时与恩师洪广祥交流,从中得到启发,病人证候特点:喘而有力,鼻青,胸闷不舒而憋气,咽干,脉弦硬有力,此乃“肝经郁热,肝气犯肺”,决定采用平常很少使用的丹栀四逆散(丹皮、栀子+四逆散)加减治疗。

神奇的是,服用6小时后,病人就自觉胸部开阔,憋气减轻,服用2剂后,病人肺部的哮鸣音就明显减少,服用1月后复查肺功能,由原来的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改善为中度通气功能障碍,至今这两张肺功能检验单仍在她的档案里。

每当面对这样一些成功的案例时,她能更加认识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她持之以恒学好中医、西医中医两手抓的信念。

中医之路,万里云天万里路,只有坚定信念,不畏艰辛,才能看到晴空万里,林琳就是以无比坚定的信念带领团队翻越重重路障,迎来海阔天空。

林琳始终相信中医是一个能治病救人的学科,是世界医学的一个宝库,继承和发扬中医是她毕生的理想。

任何病都有它的治疗方法,我们要去寻找,去努力攻克一个个的难题。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特质在林琳身上格外耀眼。

人还是要有个目标,做一个合格的称职医生,我们要做国家级的团队。

医德高尚,勤求古训,精研医术,治学严谨,始终坚持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这些既是林琳的执着与追求,也同样是省中医人的执着与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