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两座高山,谁是王者?

 昵称32901809 2019-11-26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两座高山,谁是王者?

首先,苏轼的词是文人风骨,辛弃疾的词是战士豪情。

苏轼出生在北宋的太平盛世,他是一个典型的文人,满腹经纶又有着高远志向,他渴望着为朝廷建功立业,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但是,北宋中后期出现了一系列政治变革,让苏轼的内心十分矛盾,他处在王安石和司马光新旧两党夹击之中,这使得他在政治上始终不得志。他一生屡遭谪贬,从黄州到惠州到儋州,一次比一次偏远。然而,虽然仕途之路坎坷艰辛,但他始终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用一首首意境旷达高远的词作,抚平自己内心的忧伤。不管人生遇到何种困难,也要挺起胸膛昂然面对,这正是一种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磊落风骨。

辛弃疾出生的时代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内外交困、风雨飘摇的朝代。辛弃疾自幼就在金人的铁蹄下长大,家国仇恨成了他的切肤之痛。22岁时,他就参加过抗金的战斗,他曾带领50名骑兵闯入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然而,此后却受人诋毁,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除了在江西、福建等地出任过地方官外,大部分时间都赋闲在家。尽管如此,他始终心系国家,时刻想着疆场杀敌,收复故土。这在他的词中反复出现,比如《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又如《鹧鸪天》:“壮岁旌 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妮银胡鞣,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他常回忆青年时期战斗时的经历,老骥伏枥,却豪情万丈不改初心。辛弃疾是一个词人,但他首先是一个战士,他的词中的这种豪情,是一个钢铁战士的满腔热血。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两座高山,谁是王者?

其次,苏轼的词风洒脱豁达,辛弃疾的词风沉郁雄浑。

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人生际遇发生了重大转折,但他却没有囿于个人得失的狭小天地,而是将视野转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万物。中秋节时,望着天上的明月,他曾悟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哲理;面对滚滚的长江水,他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下雨了,没有带雨具,他依然如闲庭信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词作,有着庄子般超然外物的境界和浪漫主义气息,得意也罢,失意也罢,他都能跳出个人的局限,用一双哲人的慧眼笑看风云,消解人生的挫折。

辛弃疾的词,抒发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与无奈,如有块垒在胸中,压抑着无法倾吐,从而表现出一种沉郁雄浑的气质。他在年复一年的岁月蹉跎中,感慨着壮志难酬。他的词,或是歌颂历史的英雄人物:“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或是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或是触景生情:“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两座高山,谁是王者?

再次,苏轼的词更善抒情,辛弃疾的词更善用典。

苏轼认为,词应该用来抒发个人的各种感情,表现真实的自我,词不应囿于哪种风格,只要是真情实感,都是有价值的。因此,苏轼的词创作主体与写作内容是一致的,他的词善于抒发个人情感,毫不做作,无论是喜还是悲,在他的词中都体现得酣畅淋漓。苏轼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将词变成了一种抒发情感的载体,极大地拓展了词的内涵。

辛弃疾的词,在完善苏轼“词以传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了词的抒情对象。他的词,抒情的主题变成了气吞山河的英雄人物。因此,他的词中经常借用典籍中的英雄,通过这些典故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辛弃疾的一首词中,常常会出现多个典故。比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就使用了李贺、张翰、刘备、桓温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典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展现了孙权、刘裕、拓跋焘、廉颇等众多英雄人物的事迹。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两座高山,谁是王者?

清代文论家陈延焯说:“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逮苏远矣。”

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词坛两座无法翻越的高山,一位是儒风道骨的词中圣人,一位是侠气云天的词中斗士,大家认为,谁才是豪放词的第一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