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中师大“双一流”如何建?听听桂子君怎样说!

 新父母在线 2019-11-26

9月21日,“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同日,华中师范大学办学思想大讨论动员会举行!

“双一流”如何建?这是摆在全体华大人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大问题。

随着“双一流”建设和新校区建设任务的提出,未来要把学校建成什么样、采取什么措施、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如何实现目标成为新问题。

为此,学校决定再一次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汇集众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转变作风,推动发展,建成一流。

桂子君认为,华中师大“双一流”建设必须牢牢抓住一个“学”字。大学之本不在“大”,而在“学”,因此建设“双一流”就是建设一流的“学”。这个“学”如何理解?如何把握?桂子君认为有五点:

一是学院。学院即大学,大学即学院。因此大学的主导与核心是学院,而不是行政部门。大学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院进行,大学的一切部门都要为学院服务。学院办大学,没有一流的学院,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学院一流了,大学自然一流了,学科也自然一流了。

二是学者。从机构的角度而言,学院即大学。从人的角度而言,学者即大学。学者的水平就是大学的水平,学者的强弱就是大学的强弱。一个大学好不好,算不算一流,就看有没有好学者,一流的学者。一流学者就是一流大学。因此在大学里,学者为大,学者为尊,学者为上,学者为基。我们要敬重学者,把话语权交给学者,把治校权还给学者,把最好的资源给学者,这样的大学才能出现一流学者,有了一流学者才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三是学子。从大学的功能来说,培养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即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人”就是学子,以生为本,就是以教学为本,以培养人才为本,以课堂讲台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本。但是,中国大学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已成顽疾,实难改矣。大学轻教学,就是轻学子,就不是以生为本。此顽疾必须改,不改就难成一流。

四是学术。一流学科是由一流学术支撑起来的,没有一流学术就没有一流学科。因此,有人说学术在大学至高无上。学术即真理,探讨真理探索真理,是学术的灵魂。没有为真理而研究的机制、环境,就难出真正一流的学术。因此,那些不适宜探索真理的东西都要改,不改就不会有一流的学科。

五是学风。学风学风,就是大家对待“学”的态度和作风。大家如何对待学院、学者、学子、学术,以及由态度而产生的作风做派,就是学风。因此,只要前四者做到了,即学院为大、学者为先、学子为本、学术为基,那么一流的学风自然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促进一流的学院一流的学者一流的学子一流的学术之形成。

学院、学者、学子、学术、学风,这五“学”彼此形成良性互动,一种新的大学生态就会形成,这就是一流的大学生态。因此,建设“双一流”就是要建设一流大学生态。没有一流的生态,一流大学就难以建成。

以上言论,纯属桂子君一己之见,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桂子先导也想借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高人发表高见。收到来稿,桂子先导将第一时间推送给大家。来稿请发至449215551@qq.com,注明办学思想大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