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造字有什么样的规律?

 杞乡青年 2019-11-26

中国汉字是表意性文字,是以象形为基础,通过形、音义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的。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仓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摹衍而寝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文是象形的单体,字是在象形单体基础上由形、声增益孳衍行出来的复合体,把它写于竹帛之上就成了书。后来的书法就是通过书写汉字形象来表现美的艺术。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日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日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洁诎,日月是也。三日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臂相成,江、河是也,四日会意。会意者,比类合道,以见指物,武,信是也。五曰转 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今,长是也。”可见“六书”是汉人归纳出来的构造汉字的六种方法。“象形”是用线取天地万物和人本身的各种形象构成图画式的符号,来表达意思的造字方法。


如⊙(日)字,画太阳的形象。如D(月)字,画月亮的形象。如(山)字,画山的形象。如(册)字,面简册的形象。“依类象形”的象形字,是单个图画性质的独体字,后来汉字的部首就由它构成。“指事”是在象形基础上使用象征符号,用以表达意思的造字方法。如⊥(上)和T(下)字,在横上加一竖就是上,在横下加一竖就是下,如(立)字,画一人站立地上。“会意”是用二个或二个以上象形单体组合起来表达新的意思的造字方法。如另(见)字,上画眼下画人,表示人睁大眼睛看东西,如(采)字,画人手摘桑叶的形状。如(祝)字,画人跑在神位前礼拜的形状。“

形声”大多以形符为主而取其意,以声符为从而取其音。如以水符为主,加上声符,就组成江、河、湖、海、清、泽等字。以木符为主,加上声符,就组成松、柏、桃、树、根、枝等。孳衍下去就构成成千上万个字,中国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以上四种是构造汉字的主要方法,再加上转注、假借,共六种。“六种”实际是汉字构成和使用的规律,即有象形意义,又有符号意义,有极强的表意性。所以“六书”对于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书法家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国历史上的大书家如李斯、蔡邕、颜真卿,赵孟频以及滑代金石家、书家,都对“六书”有深入的研究。对于研究篆书和篆刻的人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