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母会真的看上薛宝琴,原来那只是设的一个局

 读书工 2019-11-26

贾母是个最有心计的人。别看她平时嘻嘻哈哈,说上了年纪,什么事也懒得去管了,吃点喝点,和孙儿孙女们一处玩玩。但是她心里还是有数的,什么事也瞒不过她去。

贾赦要讨鸳鸯做小老婆,贾府上夜的婆子赌博,贾政狠打贾宝玉,还有林黛玉的归属,清虚观小道士挨打,实行国孝家孝,像这些大点的事情,贾母从来是不含糊的。

因为这些都涉及到贾府的方向、声誉和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是忽略不得的,她一定要出面掌控。就说清虚观打醮时那个小道士挨打的事,贾母连忙制止,并吩咐贾珍给点钱哄他去买糖吃。

贾母知道这个事情的利害,本来打醮是个善事,是修行的人避祸求福的,怎么能够在这个地方就动手打人,那不是亵渎神灵,自己打自己耳光吗。同时这也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堂堂的贾府怎么就这么伪善呢。

但是该出面干涉的还是要出面,即使再有面子的人也不能含糊。还是说清虚观打醮吧,那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贾母就果断地予以了拒绝。

她是一个聪明的老太婆,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这里面有些什么花招她就不去过问了。前几天元妃赐节礼,贾宝玉薛宝钗一个等级,礼物是一样的。这次打醮王夫人又没有到场,这些都瞒不过贾母的眼睛。

薛宝琴她们这次来了,贾母表现得非常热情,她对薛宝琴的喜欢甚至超过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贾母让薛宝琴跟她一起住,问薛宝琴的生辰八字,准备给贾宝玉配婚,还要让王夫人认她为干女儿。在大雪天,贾母把珍藏了多年,连贾宝玉、林黛玉也舍不得给的凫靥裘送给了薛宝琴。

贾母还吩咐贾惜春好好画画儿,那张大观园行乐图里,一定要有薛宝琴,把那个白雪红梅都画上去,要在年底交稿。

这样看来,薛宝琴在贾母面前的待遇是贾府里最高的,连薛宝钗看了都嫉妒,她说薛宝琴为什么还能强过自己去,这可能是一种运气吧。

凭贾母的阅历,在贾府当家几十年,什么事情没见过,什么艰难没遇见过。难道这一次林黛玉的事情,就把她给难住了。

实际上贾母这次爱薛宝琴,都是从维护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姻出发,都是她的计谋。如果你以为贾母真的很喜欢薛宝琴,那就错了。

你想,谈薛宝琴的长相,她没有林黛玉漂亮,谈她的能力没有薛宝钗强,她和贾母隔得远,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人看起来也是一个花架子,华而不实。贾母凭什么看上她。是她家的权势,还是经济实力。

个人认为,贾母所做的这一切都是给薛姨妈、王夫人看的,都是在警示薛宝钗和林黛玉。是贾母放出来的舆论,是烟幕弹,是杀手锏,是逐客令。

王夫人、薛姨妈是两姊妹,她们心里一心一意就是要让薛宝钗做贾宝玉的媳妇。还有王熙凤也是王家人,让王家在贾府势力独大,这是贾母不愿意看到的。

薛宝钗没有来到贾府之前,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是铁板钉钉的事。自从薛宝钗来到贾府,并放风说什么金玉良缘,林黛玉就面临着被排挤的威胁。

贾母跟薛宝钗做生日,送成人礼,其目的就是下逐客令,意思是你薛宝钗可以成家立业了,可以嫁人了,不要再待在贾府耗费时间耽搁了青春。

这次对薛宝琴好,就是第二次下逐客令。意思是贾宝玉的婚姻对象并没有定在薛宝钗,现在就看中了薛宝琴,而且如果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还可以改变。你薛宝钗就不要做指望了。

贾母看起来是针对的薛宝钗,实际上是冲着王夫人和薛姨妈来的。也是叫她们死了这条心,赶快另外为薛宝钗出主意,不要死盯着贾宝玉。

再一个就是告诉林黛玉,你的婚事很麻烦,真正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是一个鸡肋,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因为有太多的压力,我实在是无能为力了。你不要抱很大的希望,要做好两手准备。

一个压力来自于王夫人、薛姨妈。她们死死地盯着贾宝玉,没有退出竞争的意思,好像还势在必得。现在她们也不好开口决定,就是拿定了耗时间,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贾母只有一个人,力量不敌她们几个。再说贾母隔了代,儿女的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理贾母不应该掺和她们的事。真的为这事婆媳撕破了脸,那不划算,贾母的老脸往哪里搁。

另一个压力来自林黛玉一方。林黛玉成为了孤儿,完全没有家族势力。按理联姻都是为了双方的家族前程,这林家就无从谈起。这怎么叫贾母去据理力争,这不是让她们笑话贾母的私心,说贾母的不是。

再说林黛玉本人有很多毛病,退一万步讲,很多毛病都是可以原谅的,唯独身体健康状况不能忽视。谁家愿意一个新媳妇病恹恹的,不能生育小孩,甚至中途夭折。在那个社会,人们还不是很开放,传宗接代是头等大事。

所以贾母权衡利弊,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一家人和和气气,她可能不再去和王夫人、薛姨妈争夺,她要放弃林黛玉了。贾母放弃了林黛玉,林黛玉就没有靠山了。当然如果王夫人那边主动退出,林黛玉还是有希望的。

贾母不会当面说放弃林黛玉的话,那样林黛玉感到绝望,死得更快,那就是贾母的罪过。

所以贾母是放出风来,说薛宝琴如何如何好,如何符合贾宝玉婚配的人选,让林黛玉不要指望太大。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到时候万一不能实现,就可能无法承受。

林黛玉,包括王夫人等都是聪明人,她们就会有所准备,不会到时心理防线一下子崩溃。可惜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写,我们看不到真正的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