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者丨听君一言,胜读百书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2018年12月19日,晴,最高温9摄氏度,普通又美好的一天。早上8点到晚上6点,冬日里看似普通的一天,因喜遇两位90高龄的老人而变得美好。

最近因参与完成《老字号餐饮传承谱系》一书的机缘,有幸接触了几位国宝级烹饪大师及其家人和弟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我讲给你听。

今天预约拜访的第一位主人公是粤菜大师康老。早晨8点多迎着朝阳走向了长安街,本想沿着红墙前往北京饭店东楼,结果,遇到政务活动遭遇绕行,约好9点北京饭店东楼会面后一同前往大师家的,因突发情况,必须加快步伐,被迫改变线路,绕行至新华门斜对面的东安福胡同,绕出胡同,顺着大剧院旁的石碑胡同向北走,正好看到一辆公交1路要靠站,不假思索,加快步伐,顺利跃上车,1站地,到天安门西站迅速下车,终于以最快速度到达北京饭店,比预约时间迟到2分钟,与同事和康老徒弟会合,前往正义路拜访康老。

从北京饭店东楼到位于正义路的康老家的路上,康老徒弟向我们介绍着,康老90多啦,高寿。敲开康老家门,康老和夫人都在家,一见面的第一印象,八、九十岁的老人家如此精神,如此平易!

一进门,简短的开场白后直入主题。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和康老及其掌门弟子和夫人共度了愉快的时光,中间康老的儿子进家门为两位老人做午餐,仿佛步入时光隧道,听康老娓娓道来他90多年的不凡人生。这位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顺德人,从1938年到上海学徒,后因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攻入上海,辗转南京、上海、嘉兴又到香港,又再次回到上海,1955年进入北京饭店工作,1985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2002年被授予北京国宝级烹饪大师,业界公认的中国“粤菜泰斗”。

这样一位走南闯北,一生接待过众多国内外政要、主厨过无数国事活动、曾经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服务过的粤菜大师,用“儿孙满堂,桃李芬芳”简短的8个字概括自己的一生。说起自己的弟子和学生,老人幽默地说到,“你问我徒弟有多少,那我用孔夫子的话说,门生70,弟子虽没有3000,2800左右差不多”。在与老人交谈的2个小时时间里,感受到的除了他的传奇故事,更多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康老背不驼,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目光炯炯,思维敏捷,谦逊严谨,话语幽默,和蔼可亲;眼神中透着童真,浑身散发可爱的光芒。讲述过程中,康老还不时地用手拍打着身旁的掌门徒弟——得意门生,师徒关系亲密溢于言表。长达2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康老老伴基本都在旁边,不时地为我们提供康老的照片、证书等珍贵资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两位老人彼此的珍惜和相伴,几十年来相濡以沫,家庭幸福美满。老人从年轻时起爱看电影、看话剧、爱读书、爱背诗。2个小时的交谈中,康老中间只喝了几次白开水,毫无倦意。最后,康老的掌门弟子田师傅给我们揭开了康老健康高寿的秘诀:心地平和,乐善好施,不争不抢,洁身自律,淡泊名利,乐观豁达。

下午我们如约来到位于昌平回龙观的川菜大师伍老的家中,确切地说,是伍老夫人现在的居住地,接待我们的是伍老的长女和长子。今天荣幸地见到了也是生于上一世纪20年代的伍老夫人梅女士,即今天出场的第二位90多岁的高寿老人。一进门,老人坐在客厅餐桌旁,同样鹤发童颜,面带笑容,安静地回应我们的招呼。年轻时的梅老一定是美人,见到照片后验证了我们的推断,一对年轻人风华正茂,郎才女貌。梅老90多,长女和长子也已60多岁,在国人的观念中都已是老人啦,但人都很精神。梅老神采奕奕,身材匀称,近观皮肤白皙细嫩,有孝顺儿女每日环绕身边,眉眼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猜想这样一位出身江南的非凡女子既享受着日常家居生活的美满,又拥有着往日的美好回忆,老人家的幸福一定是不同凡响的。同样2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让我们沐浴在母子情深,姐弟情浓的气场之中。一家人那么融洽,让人心生羡慕,如午后的暖阳温暖着我们,感染着我们。

采访很顺利,家人为我们讲述了“川菜泰斗”伍老100岁的传奇人生和感人故事。这位经历了抗日、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腾飞的川菜大师,他的一生就像一部历史故事。伍老经历了童年的贫苦,出师后的颠沛流离;解放后到北京发展创建峨嵋酒家,后来遭运动冲击……面对这一切的经历,凭着超凡的人格修养和魅力,伍老都能以坦荡胸怀,泰然面对。风骨俨然,德艺双馨,伴随伍老走过80余年厨艺生涯和一百岁的传奇人生。“斯人已去,念此茫茫”,让我们记住这位为中国烹饪事业和中华饮食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采访结束,话别伍老家人,回程已是夕阳落日相伴。一路上和同去拜访的同事回忆和梳理一天的收获,满满的正能量,感动于两位泰斗级大师的传奇经历和精神,“历尽沧桑悟然”,同事小乔感慨,“感觉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得重新考虑一下啊!”

一天下来,念念不忘的不是大师的传奇,而是感念鲐背之年的体健老人眼里的平和、不带杂念的可爱的童真,还有眼神中所散发出的智慧的人性光芒。“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今日喜相遇,幸哉!听君一言,胜读百书!致敬两位老人:莫道近黄昏,期颐足可待。再祝老人家岁月静好,乐享健康晚年!

关联阅读

行走丨楠溪江

行走丨相约永嘉

行走丨永嘉心情

行走丨约会楠溪江

行走丨 悠然的丽水街

行走丨朝天的明月峡古栈道

行走丨飘散的季节 (组诗)

行走丨在龙门古镇思考生活

行走丨我们最终都会输给时间

行者丨我只是喜欢美和努力

行走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行走丨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笔会丨我乘慢船去塘栖

虚构丨追忆初恋似流水

行走丨煮一壶麦香下酒

行走丨滇东旅途随笔

行走丨这些个梅雨天

行走丨楠溪江十章

行走丨方山小景

笔会丨遇见塘栖

行走丨背影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