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对联村——寺底村的故事

 老鄧子 2019-11-26

2019年12期对联杂志精彩导读

东山日出;

西柳联红。

——蒋有泉

打开百度输入“寺底村”三个字,你会发现,中国竟然有11个地方叫“寺底村”。

村名带“寺”,可见都是很古老的传统村落。

不过,作为“楹联村”的寺底村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寺底村。

2012年,中国楹联学会命名这里为“中国楹联文化村”。据说寺底村在汉代以前叫西柳村,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先生有联曰:东山日出;西柳联红。

人们或许知道,中央电视台在广告山西的时候,常用的一句话叫作“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文旅界在介绍山西运城的时候,常用的一个词是“古中国”。而闻喜县的得名则可以顾名思义:汉武帝刘彻行至河东桐乡县,闻听平南越大捷,高兴坏了,当下赐名此地为“闻喜”。

这里,随地抓一把土都可以攥得出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片古老土地上很有名的对联村——寺底村的故事。

对联杂志全媒体记者 姚正/拍摄

东山日出 西柳联红

“中华对联村”寺底村的故事

本刊记者  王胜观/文    姚正/拍摄

故事一:

“ 楹联婚礼”震撼央视编导

门第平和正闻喜;

女儿娟巧适于归。

——胡小敏

今年11月8日,闻喜县寺底村潘红彦和吉平娟的爱女出嫁了。

老潘家前几年刚盖了一座很阔气的院落,这会儿张灯结彩,一片喜庆。大门两旁,院子两边,满满当当挂着七八十副红彤彤的楹联,红宣书写,精心装裱。人们走进院里,就像穿越了一个长长的幸福走廊。

老潘家嫁女,全村人都来送祝福。而很多的祝福,就是一副村民自己编写的对联。

村里不少老先生,早已提前拟好对联,这会儿大桌子摆开,毛毡铺上,袖子挽起,现场挥毫泼墨。眼前的场面与其说是一场婚礼,不如说是一场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联墨活动。

为什么满满一院子都是贺联?

原来,早在婚礼前一个多月,闻喜县诗联学会会长文振西搞了一次“微征联”,发在几个较大的微信群里。群里全国各地的联友都有,从中国楹联学会到省市县镇村,各级会员都有。这场“婚礼联事活动”,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贺联350多副。一统计,寺底村的创作者还真不少。

经过县村两级楹联学会筛选,最终入围的七十来副就可以获得“最佳贺礼奖”了。主家统一裱好挂在墙上,满院子就是一道新鲜、靓丽而养眼的风景。

运城市楹联学会会长杨振生先生送来的贺联是:若问何奁与爱女;欣回陪嫁是家风。意思是:嫁女儿时用什么做嫁妆最好呢?陪嫁最好的礼物还是家风,家风最宜用楹联这个载体来体现。

如此众多的陪嫁品,也算是极尽奢华了。

婚礼当天,当地省市电视台记者来了,中央电视台记者也远道而来啦。央视纪录频道正在拍摄《楹联里的中国》,眼前正是上好的影像题材。央视编导王玮琦感慨道,红地毯,红嫁衣,红对联,一片红,红一片,墨香飘散,释放出地道的中国味儿。如此宏大的楹联婚礼,如此喜庆的文化氛围,岂能不让人震撼!

寺底村,这个全国有名的“楹联文化村”,这些年形成了一个风俗,就是每一家红白喜事都由村里的楹联学会组织写对联,喜事一片红,丧事一片白。过满月、结婚、祝寿、乔迁、参军、考上大学或是办丧事,楹联介入,当仁不让。这个村里大多数家庭,也都能拉出一个会写对子的人。

从2000年村里成立诗联小组到后来的楹联学会,寺底村的 “楹联贺礼”习俗一直持续,规模越来越大,至今快20年了。


故事二:

寺底村的“联老汉”

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

——潘开基摘句联

秋末的一个清晨,天气微凉,村里的空气真好。寺底村委会大院里,联友们陆续从家里赶来。在一块几十平方米的水泥地上,他们每人一支粉笔,板书前一天创作的对联。有时候是你出上联,我对下联,你一言我一语,不断讨论,求得最好。

村里的活动室前楹联打擂,对对句、学联律、改联句,这已成为寺底村民的一个生活习惯。春夏秋冬,几乎天天如此。水泥地上的字写了擦,擦了写,不知已经摞了多少层,粉笔也越用越多。经常是,在村里村外忙碌的村主任吉平娟,会抽空过来给放几盒粉笔。

在寺底村采访的那两天清晨,记者看到了用厚重的晋南方言“对对子”的老者温顺、李世民、潘开基、杨东坡、冯史旺和冯振庆等人。其中温顺老先生年近八旬,酷爱对联,从镇上中学退休后,现在是寺底村楹联学会会长。他说,在水泥地上蹲下来书写和交流,意兴所至,很享受这个过程。有时候,年轻人回乡,也愿意过来参与一下。

2000年,该村成立了诗联小组,之后更名为楹联协会,以温顺、潘开基、李世民等热衷此道的村民为主要成员。如今会员竟达113人,其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就有6人。

村里人也玩起了高雅。他们学联律、研平仄、吟联句、办联展、参联赛、打联擂,楹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远近闻名。而支撑这片文化天地的骨干,却是一群60岁以上的老汉。其中,有的是返乡的退休教师和干部,有的是在外面做生意的,有的干脆就是纯粹喜好对联的老农民。

从2000年的四五个人到现在的100多人,能写会对的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前几年,寺底村编了一本楹联集《柳韵》,里面收录的全是本村土联家的1000余副对联作品。

作为一个最基层的农村,能有这么多楹联会员,能出这么一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寺底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楹联文化村”,靠的就是擂台赛的这伙联翁打出来的。有一次,闻喜县诗联学会会长文振西即兴出题,要求大家攻擂:地当宣纸云当墨。

几分钟后,寺底村潘笃学对道:胸有成竹笔有神。九十岁老翁冯九堂对道:党布惠风政布春。尹效任对道:诗有华章联有神……

2018年6月12日,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到该村调研。当日擂台赛的出句是从刘书记在运城工作一年来提出的“龙腾虎跃”“群星灿烂”“凤还巢”战略部署里提炼的出句:

引凤还巢,龙腾虎跃群星灿;

大家沉着应对,很快就有对句写在水泥地上:

兴村圆梦,日丽风清百业荣。

凝心追梦,村美业兴百姓欢。

今年4月25日,全国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培训班学员在闻喜县开展现场教学观摩活动,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巡视员戴军带队参观寺底村。在看完楹联墙和家风走廊,看完给文明户送中堂后,戴军深受感染,在楹联擂台赛上即兴出句:“寺底乡风美。”会员们当即对出“中华德政新”“善田时雨浓”“联园硕果盈”等切时、切事的对句,引来在场一片喝彩。

故事三:

联风改良村风

睎古桐乡开玉叶;

布新寺底绽联花。

——山人钓寒江

寺底村是一个古老村落,从古到今出的文人很多。“下了西柳坡,秀才比驴多”,话糙却不假。但前几十年里,有一段时间村风并不理想,告状的多,村里文化人被请去写状子成了家常便饭。

2000年后,温顺等人提出“楹联开路,文化兴村”思路,立志要把当时村里无端告状闹事的歪风扭过来。经过近20年努力,不知不觉间,村里风气在潜移默化中好转起来。

在寺底村穿街走巷,随处可见的楹联条条醒目,句句入心,甚至连这里的电线杆,都被贴在上面的楹联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村里各家门上都有楹联,很多是木刻的金字,文光四射。村里特地为每户大门上撰写切合本家实际、特色鲜明的对联,一看就知道这个家庭的家风和追求。

“德厦高增,善如砖瓦精心砌;福田广种,业若春犁仔细耕。”这是被评为寺底村“五好家庭”的潘赵伍家门外的楹联。

村委会大院里,最有特色的是“家训长廊”,也就是“楹联走廊”。每隔三米会在两旁的木柱上挂有木质楹联,在长廊上方悬挂着百家姓的红色木牌,姓氏下面写着体现家训内涵的楹联。南边舞台上是文化大讲堂,墙壁上写着村里评出的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

寺底村书记行引贵说,在寺底,楹联文化已经融入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重大节日,还是红白事,都有楹联的影子,每次撰联、写联就像一次小型征联活动。结婚时的喜联、祝寿时的寿联,大家会在比较之后,选出最好的一副贴在事主家的大门外,品评,鉴赏,玩味。

楹联文化牵引着寺底村旧貌换新颜。各级领导和社会力量支持多了,道路修通了,土地平整了,山岭变绿了,环境整治了,人心凝聚了,打麻将的少了,学对联的多了……村风村貌大变。寺底村在楹联文化的影响下,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从新世纪初所谓的‘烂杆村’变成了如今的‘标杆村’,变成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定为观摩点。今年6月11日,中国楹联学会还在寺底村举办了“首届中国农民楹联大赛启动仪式”。

“楹联文化已经成为建设文明寺底、活力寺底、和谐寺底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力量。”运城市楹联学会会长杨振生说。

寺底村出名了,各地参观的人来了,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考察团先后来村里调研,隔三差五就有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黄亚洲参观后题词:中国楹联看寺底,寺底楹联最中国。

“中国楹联艺术高雅的殿堂上,有一个农村户口,这就是闻喜县侯村乡寺底村。”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峰这样评价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