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那时中秋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说的还是以前的事。一些关于中秋的记忆。

那时母亲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临近中秋了,她会在镇上的集市买一串蟹,让卖蟹的将蒲包扎扎牢,放入她常用的那只长方形的柳条篮里。而后步行近十里,再搭一个多小时的班车回到城里的家中。那时家里有六七口人,买回来的蟹一人吃不到两只,于是便谋划着做一锅蟹酱。把蟹洗净劈开,分作几爿,放在事先和好的面粉糊里蘸一蘸,而后入油锅走一走,再加水,将蟹煮得八分熟;倒入加有毛豆粒、茭白丁、香菇丁的面粉糊和各种作料,一会儿一大锅的螃蟹酱就成了。那种大号的粗瓷碗能盛好几碗,足以让我们这批半大不大的吃货杀尽馋意。不只是那蟹爪蟹黄,浓稠稠的酱糊糊也鲜美得绝顶。

母亲从集市上买回来的还有一大包菱角,那是农人一早从河塘里采摘来的,还透着股幽幽的清香。大都煮熟了吃,也会留几只生的,母亲找了菜刀来,我们说才不用呢,牙齿就能咬。那菱肉白生生的甜,咬得出浆汁来。

一家人吃了晚饭,正儿八经地搬几张板凳,坐到外面露天里赏月。入了秋的夜晚,天已有了几分凉意。而小孩子更关注的是那张小方桌上摆放的几样吃物。那吃物是爷爷早几天便备好了的。有南瓜籽和西瓜籽。南瓜是自家门前那一小片地里种的,每次吃南瓜,籽都掏出来,摊在阳光下的匾子里晾干,收好。热天吃的西瓜,籽也不舍得扔,晒干后一点点地集起来。中秋前夕,爷爷会坐在蜂窝炉旁边,放一只铁锅,用文火不紧不慢地炒出这喷香的瓜籽来。月饼自然也是有的,但一人摊不到一只。爷爷用刀将月饼很均匀地切成四块,放在圆圆的洋瓷盘里。印象中能吃到两至三块。吃的时候用手掌窝着,一点点地往嘴里送,不是一口吞下去,而是慢慢嚼,细细品。那时候的月饼不像现在这么多花样,也就椒盐和五仁的两种。如今的食品厂已不屑做这种价廉而最没花头的月饼了,倒是菜场里会有些个体户肯做,我会想方设法找到这样的月饼买来吃(童年的味道就这般顽固地伴随了你一生)。

……该吃的都吃了,而夜空里的月亮这时候也慢慢露脸了。像是被墨漂染过的云层,一缕缕一缕缕地退去了,圆月把她的清辉洒在了我们围坐的那片地面上,亮亮的,如同白昼一般。我们盯着月亮看,月亮在缓缓地移动,那一晚,我们几兄妹都很兴奋,觉得中秋节真好,让我们吃到了这么多好东西,还看到了这么美的亮月儿。

关联阅读

行走丨萍水相逢

行走丨萍水相逢(二)

行走丨西山闲笔

行吟丨文艺老青年

行走丨一颗听雨心,闲看牡丹亭

行走丨那一场西湖里的无边沉醉

行走丨每一片土地都拥有深奥和神奇

行走丨生活没有完全正确的打开方式

行走丨边城凤凰

行走丨印象杭州西湖

行走丨曲水鱼台独自倚

行走丨扩塘山岛的手摇渡

行走丨一个女子的丽江

行走丨高原之上(四章)

行走丨远方的城市

行走丨西塘(组诗)

行走丨壶说

行走丨这一城

行走丨泸沽湖

行走丨清欢时光

行走丨风门古径

行走丨彼岸(外二首)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