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在帕绍山顶的月光下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德国有很多的小城市,小城人口数万,建筑精致,气氛宁静,生活惬意。城中都有博物馆,书店,画廊,古朴而充满生气的老街,街边随处可见的露天酒巴和咖啡座中,总有随意喝着咖啡、饮着酒、轻松地聊着天的人们。许多是有大学的小城,这样的小城实际上就是一座大学城,其中有不少还是德国的科学文化中心,如海德堡、哥廷根、蒂宾根、弗莱堡、美茵兹等。德国的小城,大都源于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时代,传承了中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化,所以,小城虽小,却都有雍容华贵的城堡,都有巨大的的教堂、教堂的建筑总是城中最高最好的,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厚度、地方的智慧和现代的活力,因而都既古典又现代,也都风景优美,特有气势,十分浪漫。

我特别喜欢德国的小城,在那里,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有一种宁静、放松和踏实的心境。我至今难忘十多年前的秋夜,在德国南部小城帕绍(Passau)山顶月光下的情形。

2001年7月,我应帕绍大学的邀请和资助,开始为期四个月的访问学者生活,学校安排的宿舍是在老城背后一座不高的小山上,住处离小山顶不到50米。每当有月亮的夜晚,我便独自一人信步来到山顶,呆呆地坐在一处平坦的石块上,盯着远处茂密的林际,目睹月亮升起的景象:在林际的深处,首先现出一小片乳白色的光亮,慢慢地,这光亮扩散成为一大片,笼罩在宽广的林际线上,将本来幽幽的林际映衬得更加幽暗;转瞬间,一轮略带金黄的银白色光晕爬上幽暗的林际线,随着光晕的往上浮动,林际线上露出一片狐形的银白,这小片的银白渐渐变大,林际的幽暗也随之悄悄往后退去;稍倾,半个月亮爬了上来,似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好奇地探头张望着林际这一边的陌生空间,越是好奇便越是往外探出头来;不知不觉间,整个月亮已高挂在东方的上空,似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放射着乳白色的光芒,柔和而有点耀眼,这乳白色的光,从空中洒落,在山林间涌出,弥漫于整个天空大地,包裹着四周花草林木,幽暗的夜晚世界刹那间被染成了乳白色。也许草丛中石缝间的小虫也为这景象这变化所陶醉所震撼,本来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低鸣声,忽然一齐停了下来,身边的清风也似乎流淌得更加轻盈,周围一片静谧,静谧得仿佛将刚才那种陶醉的情绪也凝固了,但又分明感知到自己心里正在涌动着一种特别的美感。哦,原来静也是一种美!

秋夜小虫的低鸣声又重新响起,将我从沉浸于此刻静谧的美感中唤醒。抬头望去,已是头上一轮清清的秋月了。夜空蔚蓝清沏,蔚蓝得纯洁无暇,清沏得仿佛没有一粒飞尘,也不见一丝云彩,只是静静地与那模糊的山巅相接,又向广阔无垠的宇宙深处延伸开去,显得特别高远特别空旷;空旷的蓝天上繁星闪烁,或大或小,或明或暗,不时有流星划过,或划过半个天空,或转瞬即逝;那轮明月,犹如一颗精致的圆球,高挂在这一碧如洗的夜空中,也显得特别明亮特别圆润特别有立体感(这时候,我脑子里也自然会浮现出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外国的月亮的确比国内的更圆更亮啊,哈!),乳白色的月光,毫不吝惜地洒落在眼前的山林中、花草间、小路上,洒落在世间的各个角落。此刻,蓝天、圆月、松林、花草、小路和世间的一切,在月光下聚集在一起,作为息息相关的要素,构成了一个难分难离的整体了。这样的整体,将所有要素各自所拥有的美聚在一起又融在自身之中,既清晰又模糊地呈现在面前,我忘情地欣赏着它,它又将欣赏着的我裹挟其中。这样的情景是最让我陶醉和向往的了。

站在月光下的小山顶上俯看山下的帕绍城,满城灯火,宽阔的多瑙河泛着点点闪亮的水光;城内由白色、奶黄色及浅蓝色组成的浅色调建筑和耸立在与老城隔河相望的小山上的白色城堡(Veste Oberhaus ),在乳白色月光的包裹下,呈现出隐隐绰绰的轮廓,建筑上的红色大斜顶在月光照映下依然艳丽。秋夜月光下的帕绍,显出别样的美丽和浪漫。

是的,帕绍是一座美丽而浪漫的小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多于各部分的总和”,这句话仿佛就是看着帕绍的优美景色时写的。这座小城呈现的整体美,真是让人惊叹。它处于多瑙河、茵河(Inn)和伊尔茨河(Ilz)交汇处,被称为“生活在三条河边”(Leben an drei Flüssen)。奇妙的是,多瑙河呈蓝色,茵河是略显幽暗的深蓝色,伊尔茨河的水则是有点浑浊的灰白色,据说是它的上游沿岸多石灰岩所致。天气晴好时,在三条河交汇之角(das Dreiflüsseeck),可以看到这三种颜色的水缓慢而平静地融合在一起的景观。小城内虽然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古建筑,但所有建筑都是浅色调的,即使是大教堂和城堡也是奶黄色或白色,而不像德国其它城市教堂和城堡那样,大多是暗灰的色调,加上德国建筑普遍采用的红色大斜顶,使这个城市显得明快而整洁。多瑙河穿越小城,老城区的一部分像一个巨型的楔子伸进河中,乘游船环绕这楔子一周,是这里的经典观光项目:船下蔚蓝的河水,河水上平跨着乳白的石桥;身边流动的建筑,建筑中可见高高的塔尖;不远处低矮的青山,青山中点缀着红色的屋顶。这一路,犹如置身在一幅美妙绝伦的山水画中,游动着的船,船上的游人,又都成了画中的景物,竟然分辨不出我们自身究竟是景物还是游人了!

帕绍虽小,值得帕绍人骄傲和津津乐道的事却不少:7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活了,建城的历史也有2000余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少数几座城市之一。据说,曾有一段时间,人们还在争论帕绍、累根斯堡(Regensburg)和特里尔(Trier)三座城市,谁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呢。位于老城区的史提芬大教堂(Stephansdom),建于公元11世纪,毁于1662年的城市大火,重建后不仅建筑宏伟,雕塑精美,教堂正面上方的两座方塔,造型独特美观,更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管风琴。此琴造于1928年,共有17,774支音管、233支音节柱和4个钟乐器,最高的达11公尺,最低的仅有6公分高,当管风琴演奏时,浑厚妙曼的声音,如轻丝,似薄雾,包裹着可容纳1500人的教堂大厅,恰如天籁之音。帕绍还是德国历史悠久的水晶之都,有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无铅水晶酒杯制造公司Spiegelau,诞生于1521年的经典水晶酒杯便是该公司的杰作。Spiegelau品牌的水晶酒杯工艺精湛,整个酒杯看上去晶莹透明,宛如天然水晶一般;杯身拥有令人惊叹的抗破力、柔韧性和耐久性,握杯在手,感觉极其轻盈,轻轻撞击后发出的钟鸣声,余音缭绕,让饮酒者在品酒的同时享受优美动听的声音;更令人叫绝的是,设计师通过对某个特定品种葡萄酒的研究,根据不同种类葡萄酒的特点,还专门设计出不同形状的酒杯,以突出此种葡萄酒的特色,让酒的香气更富有层次更容易辨别;Spiegelau水晶酒杯成为最佳品酒体验的一个标准,被全世界的葡萄酒鉴赏家和爱好者所推崇,帕绍城内因此也有了一座著名的水晶玻璃博物馆,馆内陈列着3000余件有250年以上历史的玻璃杯具,样式多种多样,造型美伦美奂,展品之精致之完备,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另一件令帕绍人引以为豪的事是,这里还曾是当年巴伐利亚女公爵伊丽莎白(电影《茜茜公主》中的主人公)作为奥地利的新皇后,离开德国前往奥地利途中曾经休息和有过重要活动的地方。1854年4月20日,“茜茜公主”离开祖城慕尼黑,乘坐马车到达施特劳宾,然后乘轮船于第二天下午2点多到达帕绍,接受奥地利国皇特使的隆重欢迎仪式并稍事休息后沿着多瑙河前往维也纳。人们谈起这件往事时,眼光中充满崇敬和快乐,仿佛当年奥地利专门为皇帝大婚打造的超级豪华轮船,船上茜茜公主那楚楚动人的身影,帕绍码头上宏伟的凯旋门,门前奥地利皇帝特使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还有两岸人山人海的观看人群,这一切都还在面前闪动;更有些帕绍市民指着水晶玻璃博物馆隔壁的一家古老旅馆,犹如亲眼所见般肯定地说:这就是茜茜公主休息过的那家旅馆。

当然,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深刻的还有城内遍布的古老小巷,小巷的街面由各式鹅卵石铺成,切割过的鹅卵石铺成的街面,看上去平整而爽心悦目,天然的鹅卵石铺成的街面,踏上去坚硬而极富质感;小巷两旁的各色店铺,不同肤色的人们在店铺前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小商品;还有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咖啡吧和酒吧,人们轻松地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中,喝咖啡、饮酒、聊天,那么有情调,那么惬意;以及沿多瑙河边骑着自行车轻快地行进的人们和由他们组成的那道流动风景线。这座小城,古典和现代、工作和休闲、紧张和放松,是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向人们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生活趣味,真个是让人流连忘返。

与别的德国小城一样,这里也有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这是一所年轻的大学,位于老城区中心,建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发展迅速。记得第一次去帕绍是1997年的5月,那时是带一个小型的学校代表团访问几所德国大学,帕绍大学是其中的一所。校长在会见时,不无自豪地说起大学的发展与成就,告诉我们,尤其是在跨学科的学科设置、教学与研究方面,这所年轻的大学在德国大学中颇有声望。例如,哲学学院,是该校五个学院中最大的,下设24个学科,56个教研组,四个全国性研究机构,与全球100多所著名院校有紧密的学术联系和学生交流项目,其中文化经济专业在一次全德高校学科调查的最受学生欢迎及最值得信赖的科系项目中,排名第二。又如,90年代中期,按全德学生和教授推荐,该校的法学、经济学名列前茅;1999年《明镜》周刊评比德国大学总分名次,帕绍大学更被列为第7名。德国的大学,以学科和研究的特色立足于世并为人们所认可,而不是以重点建设几所巨无霸的大学为目标,因而使大学呈现相对平衡的高水平发展局面。

在帕绍的几个月里,有完全的自由时间。白天,除了读书想问题,也多有下山在小巷小店前蹓踏、在街边咖啡吧闲坐、感受小城生活浪漫趣味的机会。晚上,只要是晴天的月夜,我总要去那熟悉的山顶,或漫步穿行于草丛间的小路,或呆坐凝望天上的星月,尽情地享受与这情景相伴的安宁静谧,体验溢满于这情景中的清淳美意。

帕绍山顶月光下的情形,永远留在记忆的深处。

关联阅读

行走丨倒坍的柏林墙

行走丨德国印象之:弗莱堡

行走丨德国印象之:宁静的基尔

笔会丨心宿,东钱湖边的一声蛙鸣

行走丨原来生活最重要的就是:你和我

行走丨如果我有一个女儿,就叫小满

行走丨波罗的海与梅拉伦湖的女儿

立春丨我的岁月,春风得意

行走丨时光渐老,不嫁不惧

行走丨我的后山顶(组诗)

行走丨月河客栈(外三首)

行摄丨光阴的触角(组诗)

行走丨辞旧迎新(外二首)

行走丨荒凉烟火(外三首)

行走丨北方大寒(组诗)

行走丨等一场雪(七首)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