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酬答杭州太守的这首饯别词,不亢不卑,一展他豪迈不羁的风格

 江山携手 2019-11-26
宋神宗熙宁七年,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的第三年。七月,杨元素代替陈述古为杭州太守。刚送走朋友陈述古,两个月后,九月,苏轼接到了赴密州任知州的任命。在离开杭州之前,新杭州太守杨元素为他设酒饯别。
古时候的官员,同时也是文人,常常以文会友,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不能写一手诗词文章,似乎都不好意思混了。杨元素与苏轼在酒桌上诗词互酬,苏轼写了一首《南乡子》来和杨元素。
南乡子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
堕泪羊公却姓杨。
词的上阙,苏轼设想自己身在密州(东武),遥望杭州的故友,天涯相隔云海苍茫,后会难期,不知何日相见。进而想象告老还乡之后,可以跟老朋友一起畅快对饮,不醉不归。下阙写当天的饯别宴席的痛快场面,直到夜深才罢席,然后送友人回去。最后借用晋代爱民有德的羊祜之典故来赞颂友人。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东武,是隋朝时期的地名,即是宋时的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人设想自己身在密州,遥望千里之外的杭州,云海相隔天涯茫茫。这里的渺茫,既是指密州与杭州物理距离的遥远,同时也隐喻人事的渺茫,自己与友人,同是宦海人员,在哪里任职并非自己所能决定,如同大海浮萍,不知下一站又是任职何方,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相聚不容易,或许一别就是永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自从老子《道德经》提出了“功遂身退,天之道”的七字箴言,又有人改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九字箴言,很多人奉为圭臬。苏轼正准备到密州赴任,官职从杭州通判升迁为密州太守,跟面前的杨元素平级。此时苏轼正有自己功成名遂的志愿和理想,希望能够一展胸中的抱负。他日功成,名遂,则身退,告老还乡。
“醉笑陪公三万场”,这里引用了李白的诗句“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需倾三百杯”。显示出了词人豪放豁达的人生态度。虽然相见不容易,他日我们退休了之后,一起再痛痛快快地喝酒,只喝到地老天荒。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觞即是酒杯,离殇是离别时所喝的酒。词人说即使是饯别,也用不着诉说离别的那些伤心哀愁之话。喝酒就痛痛快快地喝,从来都不需要有什么牵肠挂肚。一般的离别场面,多少会有带一些哀怨的情绪,而苏轼是豪放不羁的,他在这里劝友人开怀畅饮,不用拘泥于那些生活的不如意,他的那种达观向上、笑对人生坎坷的精神,的确值得玩味。
“今夜送归灯火冷”,灯火冷,是灯火依稀,就是点灯率不高,这时夜已深,大部分人家已经熄灯休息,而此时词人跟友人才散席,然后送友人归去。灯火冷,其实也反衬友情之温热。
“河塘”,即是沙河塘,是宋时有名的繁华闹市,代指杭州,引出下句的杭州太守。
“堕泪羊公却姓杨”,这里引用了晋朝羊祜的典故。羊祜镇守襄阳有德,私人人们在岘山为他立碑。人们想念这位有德有能、爱民如子的好官,“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把羊公碑命名为“堕泪碑”。苏轼把杨元素比作羊祜,而“羊”与“杨”音相近。苏轼作为下属给太守赠诗词,这样的表达是相当得体的,既称赞了太守的品格,而并没有肉麻或浮夸的媚词。
从东武遥望余杭,云海相隔天涯茫茫。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遂、身退,告老还乡,那时我和你埋醉共笑三万场。不用像世俗儿女那样在酒桌上诉说离愁别绪,痛快地饮酒从来都不用牵肠挂肚。在夜阑人静灯火明灭时送你回去。在杭州,有一位让百姓爱戴为之堕泪的杨(羊)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