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关于龙门古镇的几个意象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对于古镇,我有着莫名的偏爱。可在无数古镇层出不穷,并打上各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十大古镇之一”、“东方威尼斯”后,对古镇有种情至浓时情转薄的感觉。提及龙门古镇,我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只是知道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的便是富阳,只是听闻何满子曾放言“来这里,读懂中国!”

【一】他和她

在汽车上才得知富阳乃杭城之郊,本为一水之源。大巴车上后排的一对情侣问司机到龙门古镇该在哪下车以及如何到达?司机师傅很热心地回答:“路径一,你们到达本班汽车终点站后乘公交到客运西站,再由西站坐乡际中巴到龙门站下车。不过现在这点估计没有乡际中巴了。路径二,直接找私家车到龙门古镇,超过一百就说明被骗了。”我顺道插了一句:“我们也是去龙门古镇的,不如一起结伴吧。”说这话的时候给人一种我早已做好各种攻略或者龙门古镇人的错觉。

到达富阳汽车南站的时候,已是六点多,夜色开始有了前奏。我似乎有点小恐慌,像一只飞进家中觅食的麻雀,周围被竖起隐形的玻璃,找不到回归狂野的路经。当这对情侣问及我是来自哪的?我答:杭州!“也是第一次去龙门古镇么?”“嗯,第一次。”他们的一个“啊”字对刚才我的胸有成竹开始质疑。

来到马路边,见一位穿着卡其色夹克外套的中年男人在车上玩手机,流窜而来的背景音乐告诉我他在斗地主。我走过去问,到龙门古镇多少钱,他很爽快地说,五十!我再一次确认是一个人五十还是一车人总共五十。他依旧简短地说:“共五十。”西在边上扯了扯我衣角,她递给我看百度地图上打的参考费用为四十九元。我们四人默契的眼光交涉后决定搭上这辆七座面包车。

紧密编织的夜色里,印象中我们一行五人在铁盒子里好像跑过了一座桥,再沿着山带往前驶去。面包车上没有嗨歌热舞的捶打,司机一路沉默,在很投入地操持着那个圆盘。不知道他雕琢一件伟大艺术品式的开车意味着什么?是对乘客安全的负责,还是对这今天第一单也可能是最后一单生意的珍惜。前面一排的情侣也只是偶尔清淡地聊着我不明的内容,我和西也只是看看手机导航在慢慢移动的虚拟红点。一切都很清淡,在各自轨道互不干扰。暮色里我透过车窗模糊地见到右手边的江水在微波泛鳞,我猜这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富春江吧。我的疑问不敢太过强烈,生怕在这稀薄的黑夜里被揭露无知。

忽然我发现手机屏幕上的红点在和目的地的反方向驶去,我连忙告知司机走错路了。师傅难为情地道歉:没事,我给你们倒回来。这时一车的人都忽然开始关心起目的地来。师傅一个不小心又开过头了,又重新掉头。如此折腾三次后才发现被一辆大客车挡住了视线,难怪一直没发现那个叉路口。考虑到叉路口小,离宾馆也不远了,我们决定下车前行。下车时我故意再问了一遍车费,师傅憨厚地微笑着说:“你忘啦,就五十啊。”在多跑了那些冤枉路后,这个答案是我感到意外的,也是我想要的。我们凑齐钱感动地交到他手里,我连声说了两句谢谢,因为除了这两个字,好像找不到更合适的话语来表达我的感动。

他开车掉头时,看到他挥着手向我们示意告别。就这样他消失在乡路的尽头,被昏黄迷离的路灯吞噬。原谅我的不该,不该只记得他是一位穿着卡其色外套的中年男人。我不知道他回去后是否还会再跑一趟,抑或直接回家放下一串车钥匙,和家人一起共进晚餐,但我知道就在此刻,我对古镇已开始有些许好感。

这天夜里便开始下雨,伴着春雷阵阵,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清明。对于清明的下雨我显得无比的淡定。其实这场雨来自一千多年的唐朝,一个想借酒消愁的杜牧。当我们走出宾馆,强烈的雨势瞬间将我们包围。一股股雨水在已有一层积水的路面上蹦砸爆裂,这让我想起古镇里油炸面筋的油锅,便潜意识想跳起来。

我们走进一家小店,点了一份荠菜水饺和一份肉丝春笋面。两盆东西端到面前,一阵阵香味勾引得我哈喇子翻滚。当我舀起半汤匙面汤送进嘴里,那味道欲辨已忘言。我仿佛感受到空山新雨后笋尖露珠的摇曳,感受到揉制酸菜时奶奶浓浓的疼爱。在我看来泡面是种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带着一点恶心的东西。做到这般汤、面皆佳的境界着实难得。笋丝与酸菜的完美融合,肉丝和面的荤素搭配。这绝对是我今年吃过最好吃的一碗面。再来说另一盆水饺。侧看一枚枚温润如玉的水饺泛于汤间,老板娘刚端上来的晃动遗留,惯性下紫菜如风吹荷叶。皮薄馅实,浮浮沉沉,若隐若现。仿佛在你眼前的是一盆西湖,春风吹皱西湖水,一只只刚学会游泳的小鸭子嬉戏其中,春湖水暖鸭先知。荠菜的鲜美和肉末的纯香在你的味蕾热闹绽放!

老板娘是一位大姐。在我们吃的时候,她好几次走到我们身边问好不好吃,多次强调这是早上刚包好的水饺,笋是儿子刚挖回来的,所有的食材都是绝对新鲜。那深情跟一位母亲对着别人介绍自己儿子有多优秀一个模样。我们一个劲地饕餮着,频频首肯。吃饱喝足后,让我惊讶的是这份早餐总共才二十元,水饺八块,面十二块。在这样的景区黄金地段,有这样的良心之作才收正常甚至略低的市场价,我又一次被感动!当问及古镇入口该怎么走时,老板娘笑着说:“你们想收钱的还是不收钱的。”我听出了她的潜台词,说我们已有门票。她领着我们到门口,用手示意,出门只走到跃龙桥头右转两百米就到了。

走进雨中,我回头看了一下那家早餐店的招牌,它叫“听听休闲驿站”。看起来有点湿润!对一个地方的印象,人情很重要。我觉得“风土人情”,应该改为“人情风土”,首先在于人。昨晚“沉默”的中年男人,今早亲切的大姐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什么才是宾至如归。如果说他让我开始对龙门有些许好感,那么她让我开始喜欢上龙门。

【二】读懂中国

对于古镇,似乎青石板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像上海故事离不开旗袍。但龙门比较特殊,全都是一条条鹅蛋子路。

如果龙门据东汉高士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留下“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的美誉而得名,那么这一块块鹅软石就像是一粒粒的龙鳞,一条小弄是一只龙爪。一条条鹅蛋子路在你眼前窄窄,在你的脚下延伸,收放自如。当地老百姓更愿意称这老街为长寿街,因为无数凸起的石子可以起到脚底按摩的功效。脚下的鹅软石历经风雨,没有咄咄逼人的棱角,石与石之间的缓冲又避免了滑倒。我在好奇落下的雨水何处逃遁时,在一墙角发现了几个花瓣般排列的小孔在渗水,乍看真以为只是几颗下凹的鹅软石。在良好的排水系统和路面设计下,虽是雨天却不湿沓,虽是野路却不泥泞,每走一步都透着谦逊的君子之风。漫步其间,清新而粗犷,舒适而安详。它没有柏油路受热蒸腾的刺鼻味;没有乡间路尘土飞扬的蒙眼;更没有横架半空的高架之畏惧。不是车水马龙的乌压压,不是摩肩接踵的喧嚣,而是天人合一地诉说着三国的历史。

鹅蛋子路是古镇的脉络,连接着民宅、厅堂、庙宇等。这里大多是前店后坊、前店后居的格局,商品交易和居家生活相得益彰,完美地诠释山乡古镇明清街市的独特韵味。沿着老街走去,工部(承恩堂)、百步厅、孙氏宗祠、砚池……一幅幅古老画卷徐徐展开。千百年来,孙权后裔在这繁衍生息,惊艳了岁月。正是这些流淌着孙氏基因的宏大防御巷弄才躲过了山匪猖獗、民国征兵的淫威、日寇的铁骑等一次次的劫难。有的房子开始斑驳,裸露出石灰浆捻连着一块块鹅软石,有的墙头长着茅草在春雨滋润下遗世独立着。

厅堂大多是明清建筑,其构造大致可分为“井”字形和“回”字形两种。以厅堂为手臂环抱家族成员的房间,垒砌高高的围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有的大门尚有一对狮头衔环,龙生九子的椒图守卫着一家的福运。举目屋顶,更有左龙右凤彼此瞻望,瓦当听雨,潺潺而击。绕到庭院又常有“探幽”、“曲径”等名的拱门,一入此门别有洞天,或假山倚立,或水榭亭台。将中国的中庸之道和发挥得对称美学淋漓尽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砚池夜月”。一搜龙门古镇如果百度只允许显示两张照片的话,除了古镇牌坊孙权故里就数这里了。在我走出明哲堂看到这画面的第一眼,一个词“墨魂”瞬间冒了出来。春雨初歇,对面的山乐堂及其回廊一半浮在水面,一半伫立岸边。白墙黛瓦,连绵在烟雨迷蒙里,像极了一幅水墨画。岸边恰有一位老者在垂钓,倒真是应景郁达夫那句“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许砚边泛钓搓。”拍照的时候我在想,若遇上晴天,蓝天白云的倒影,拍出的效果是不是更好,但应该会失了墨魂!墨者,中华文化之根,屋者,亦炎黄子孙之根。此景点名为“砚池夜月”,势必跟夜色、月色有关。待到明明如月,一双璧人月下对望吟唱。远方洞箫思念绕,对邀明月清平调。芦苇弯腰月色摇,执子之手共渡桥。

【三】老东西说

老东西说,这必须单独一提!

在明前园的边上,一个“老东西博物馆”瞬间吸引了我。是的,单这个名字足以激发我所有的好奇心。看了介绍才知道里面陈列了明清古居各种门窗、牛腿(牛腿由撑栱演变而来,起到支撑作用带有雕饰的斜柱)、匾额、石雕及其他历史跨度更为漫长的“老东西”。更为可贵的是此博物馆是一民间收藏家之手笔。

林林总总的珍贵藏品中,鲤鱼跃龙门和牛腿让我最为惊叹。在楼梯上的清代石雕“鲤鱼跳龙门”,线条细腻,图案精美。它真正的叫法是“鱼化龙”,鱼化成龙的一个阶段。旁边还有一块是唐代的时候留下来的鲤鱼跳龙门。其雕工相比之下显得古朴大气。在玻璃柜中的三个大牛腿。第一个牛腿高1.1米,由两只狮子组成。因为狮子的狮与事谐音,被称为事事如意。中间的牛腿叫做“凤穿牡丹”,代表富贵如意的意思。边上的是天官赐福,天官手上拿的是如意,树上还有一只蝙蝠——天官赐福。无不惊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在博物馆出口,一块陈旧褪色的红绸布闯进我的视野。上面那句“既然历史在这里沉思,我们为何不沉思这段历史?”像一枚子弹,击中了我!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坚守和开发总是难以平衡。多少古镇因失于保护而消逝,又有多少古镇因过度开发而商业化,我们的确该去沉思。

离开龙门的时候,清明的雨依旧纷纷。鹅蛋子路在雨水嘀嗒中弹奏着巷弄的乐章;小镇的溪水在古桥下浣衣拍打;远处的龙山在云雾里浅绛色峰回百转;炊烟竟阑珊……

如果龙门古镇的瓦是汉赋,石径是宋词,三堂是唐诗……那么在这个清明雨上,雾里人家烟里茶的世界里,我也只是走马观花地触摸了关于古镇的若干意象,更多的意象以及意境值得我们去探知,又或者更适合留在时光深处吧。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