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南岳玄都观记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南岳人一般不叫玄都观,都说半山亭,这是有讲究的。

南岳主峰祝融峰的高度,以前说是1290米。南宋文武盖世的衡山人赵葵夸张道:“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现在官方公布数字是1300.20米,据说还在慢慢地增高。半山亭刚好处于南岳山腰,循古道石磴登山,上山30里,下山30里,到了这儿都是一半的路程。

半山亭原来的确有一个亭,叫省心亭,建于南齐时代,算起来也有1500多年了。但南岳人嫌省心亭名字难记,不晓得谁最先叫半山亭,叫来叫去叫惯了,后来这个亭子废了,人们还在叫。如今作为一个地名,它多半指的是道教玄都观。

玄都观山门两边刻着一副联语:“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

到半山亭见“玄都观”三个字,总难免想起唐诗《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那是刘禹锡的长安玄都观,南岳山上的十方玄都观,建于清末同治年间,是在省心亭旁边南齐时代的吸云庵旧址上兴修的。光绪六年(1880年),衡山人谭鑫振高中庚辰科探花,钦授翰林院编修。这年冬天,他奉旨回乡省亲祭祖,游玩南岳衡山时,结识当家师谭教清,相互一聊,知是同宗同派,自然格外亲热。应家门道长之请,探花公欣然撰写《半山亭记》,文曰:

半山亭居祝融之半,林壑幽秀,院宇清虚,名山之胜境也。余乞假归谒衡岳,小憩于此,教清真人出见,询其俗姓,乃吾宗也。自云接管十余年,前岁邀同本处士绅,捐修玉皇殿,开十方丛林,以广其传,南宗北派,皆得托足。爰聚介众,明定章程:如监院三年一换,不得私举,杜纷争也;徒众必守清规,不得专擅,防混杂也。善虑始而能图成,可为护法宗主矣。因从其请而记之。他日道树森梢,宝堂岌嶪,犹相约为后游也。时光绪六年,岁次庚辰仲冬月中浣,翰林院编修邑人谭鑫振记。

谭鑫振能够考取一甲第三名,文章那是没得说的。其实他的书法也很好,只不过被文名所掩,但《中国书法大辞典》《湖南书法史》都有他的小传。光绪《湖南通志》中说:“鑫振工书法,为巡抚王文韶所器。”《半山亭记》这篇文章用大楷书写,现在见于玄都观内的左侧红墙上,其字有欧意,规整中有灵动,曾广泛为人拓印,以供临摹,成为南岳碑林中的范本。

玄都观是南岳山上最大的道观,虽然没有桃花,但有古松、白云、雾岚,还有满目葱茏四季常青的绿意。春夏交替之时,观内的映山红寂寞自开,一丛丛招人喜爱让人留连。常可见到年轻的坤道,眼光痴痴地望着它们,不知勾起了哪缕青春的记忆?

每次经过玄都观门首,我都要进去转悠一圈,看看灵官殿、玉皇殿、三清殿,礼拜那些宝相庄严的菩萨们,品读那些颇有意趣的道家联语,欣赏那些汇聚各地书法家们的翰墨。观后的青松翠柏中,有王信安道长的墓庐,汉白玉墓碑上刻着两幅对联,其一:“道随时势弘南岳;德重华山树戒师。”其二:“再造丛林,安得名山持半壁;重开基业,好弘道法续千年。”王道长原籍河北宽城县,全真道华山派第二十代传人,1992年岁末驾鹤归真,世寿75岁。1985年初夏重返南岳,担任玄都观住持,带领道众把古观修葺一新,许多佛道长老曾向我泪水涟涟地谈其恩德。他在南岳道教史上是一个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创建了湖南省道教协会和南岳道教协会并任会长,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还是全国首批八位传戒师之一。他在书法、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南岳大庙“圣帝殿”及“黄庭观”“紫竹林”等处匾额均出自其手。说句大实话,当今许多中国书协理事、副主席的字都没有他写得好。

就在那些静坐无语默默修真者中间,我曾见过一位六旬上下的仙姑,长相端庄,面似满月,皮肤细嫩,不像一般坤道黄皮寡瘦,显见是修炼养生有术。透过琇琅架眼镜瞅人的神态,温婉而又宁静,还有一丝丝威仪,就像一位资深中学女教师兼班主任。我没有与她说过话,但她的形象却印在我的脑海。

半山亭远离红尘,但也有一种人间道教的意趣。有一次,我听到红墙犄角处有轻轻的哼歌声,踅过去一瞧,是一位二十来岁的仙姑,脸上尚有一抹酡红,眼神和善,笑意盈盈。我跟她打招呼,“嗨!”她刚要跟着“嗨”,觉得不大合适,稽首改口叫我“施主”,我扑哧一笑,她也傻呵呵地笑了。

玄都观北倚烟霞,东扶香炉,西望天柱,脚踏赤帝,这四座山都名列南岳七十二峰。山门永远华丽肃穆,干净清爽,不染一星尘埃。只要不是下雨下雪刮风的日子,总会看到一两个乾道站在门首,懒懒地看云,看天,看树,看来来往往的车辆,看坐在前坪石凳上休息的游客,之后伸个懒腰,听观内的云板一响,过斋喽!

如果是早晚时分,偶尔还能看到当家师陈嗣浩潜心修炼太极拳剑,白衣黑鞋,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一派仙风道骨。哦!这就是金庸先生《笑傲江湖》开篇所说的衡山派吧?

从玄都观沿登山公路上行两三里,另有一家规模不大的道观,名紫竹林,以前叫竹林道院。宋代高道陈田夫《南岳总胜集》即有记载,始建年代虽然不详,千年历史却是肯定有的。网上网下各种资料说是重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观内的汉白玉碑铭明确记载为1941年,捐资人是旅居南岳的江西富商梅建南。这儿算是玄都观的附观,最吸引善男信女的是送子殿,尽头的紫园有一座瑶仙亭,几株珍稀的罗汉松。前坪外有一大片修篁,隐约可见下面玄都观琉璃瓦面耀眼的金光。两个道观早晚钟声齐鸣,在半山中的山谷里回响。门首联语:“紫竹林中观自在;白云深处是道乡。”

这是南岳宫观中写得最明白晓畅的一副对联。



[作者简介]甘建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南华大学衡湘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湖南衡岳湘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编辑职称。出版《西部之西》《天下好人》《铁血之剑》《蓝墨水的上游》《江山多少人杰》《冷湖那个地方》《柴达木文事》等专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