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越山长青水长白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北宋庆历七年11月,年仅27岁的王安石调任明州府鄞县的县令。赴鄞途中,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上的千寻塔,踌躇满志地写下这样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少有矫世变俗之志的王安石开始踏上一条以富国强民为己任的人生道路。

        你一路风尘,一路奔波,赶赴鄞县。朔风肆虐,寒气逼人,你胸怀大志,走马上任。冒严寒,履冰霜,亲自考察当地水情,向老农请教减除灾害的办法。当你得知鄞县并不缺水,只是苦于无水利设施,既不能蓄水,又无法排涝时,眉宇紧锁,心情沉重。你跋山涉水,昼夜兼程,夜宿寺院,渴饮山泉,历尽艰辛,十几天行程数百里。“溪深树密无人处,惟有幽花度水香”,鄞县的山山水水间留下了你执着的背影和辛劳的足迹。

        千年后的今天,我来到鄞县的东钱湖畔,在凉风习习、垂柳依依的暮色里寻访你当年的踪迹。于湖滨酒店,推窗眺望: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环湖皆山,水平如镜,山和湖相衬得恰到好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宋人王观的诗句似乎是为东钱湖而写。东钱湖环湖周长45千米,湖面积有19.89平方千米,湖西北几个山口连接后,汇集72条溪流都落入湖中,它总蓄水量约3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四个杭州西湖。郭沫若赞誉它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水势浩淼,碧波千顷,沉于湖底的千年往事渐渐浮现水面……我依稀看到北宋的那个傍晚,你迎着晚风,从长长的湖堤缓缓走来……连日来你率领鄞县十余万民众,除葑草,浚湖泥,砌堤堰,置碶闸,身虽疲倦,坚定的目光里流露出欣慰和喜悦。夕阳余辉中,你那身官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衣袍一角轻轻随风飘扬,远望二灵山,你思如泉涌,诗情喷薄:“山云连太白,溪水落东湖”。鄞县的山水孕育着你灵动飞扬的诗情……

        你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你更是个勤政爱民的父母官。千百年来鄞县的百姓常常念叨着你,铭记着你。他们在湖边深山处建了忠应庙,燃起三株清香,寄托着对你的无限怀念之情。由于忠应庙地处偏僻山坳里,乡人前去祭拜不便,后考虑移地重建,而附近两村村民却争抢着建庙。最后在这群峰环抱,溪水潺湲的蝴蝶山和二灵山间重新修建了忠应庙,前来祭拜的百姓络绎不绝,那缕缕追念的香火绵延不息……

        走出湖滨酒店大门,我沿湖堤走在连心路上。沿路蝉声如潮、林木繁茂。盈盈湖水映衬着粉墙黛瓦的湖边民居,湖畔、桥头聚集着前来纳凉、聊天的村民,晚归的渔舟桨声欸乃,处处呈现水边人家和谐、宁静的生活,岁月一派静好。行至莫枝街头,夜灯闪烁、人声鼎沸。避风塘奶茶铺、绿姿西饼店、清逸时装店和各类百货店,令人目不暇接,这弥漫人间烟火味的世俗生活,温暖人心。这繁华、富足的景象是你心里多次描绘过的,百姓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凡俗生活,是你千年前政治理想具体的展现。

        你心怀达者兼济天下的宏愿,励精图治,深入鄞县各处作实地调查。鄞县东面的穿山半岛临海,当地百姓深受海潮侵袭之苦。你毅然带领百姓们主持修建全长15公里的堤塘,自孔墅岭下河头焦起,经石湫折向霞浦,最后到穿山海塘,人们称之“荆公堤”或“王公塘”。这堤塘的建成有力阻止海潮侵袭,更好地保护农田庄稼。这堤塘至明清时成了官道,后来大部分塘基渐渐演变成民国时期宁穿公路大碶至穿山段路基,也就是如今329国道的前身。

        你又带领百姓在穿山半岛凿山为堤,修建穿山碶。“于堤西石岩,凿三窍为碶,阔三丈六尺,高三丈”,穿山碶筑成后,如有海潮来袭,可通过碶闸控制潮水,从此穿山半岛上的芦江河逐渐成了淡水河,养育着河流两岸许多鲜活的生命。今天北仑穿山碶原址新建王安石穿山碶纪念碑亭。亭檐上方挂匾“海晏河清”与“芦江锁钥”八个大字在黎明的曙光中熠熠生辉;亭中石柱镌刻“任尔滔滔滚滚,安石堪挡;保其太太平平,穿石以通”和“扼秀芦江无双钥,穿山荆堤第一碶”两幅楹联。千百年来百姓们对你的感念都倾注在这些挂匾和楹联的文字中,纵观历史,历代为官者中,能如此深受百姓爱戴和追念的父母官是不多的。

        三年来治理鄞县的实践为你日后变法改革、大展宏图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说,鄞县是你人生大梦想启程的地方。

        你是个孤独的政治家,不拘小节、个性倔强,生前不被人理解,争议诟病从未间断。然而你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政治理想。你胸怀天下,注定肩负起北宋王朝那场震撼人心的政治改革的历史使命。有人言你性格怪异无情,那是真正懂你的人太少,太少。其实你有着比普通人更炽烈的深情,你对女儿、你对百姓、你对鄞县的这片山水,始终充满无限眷恋之情。

        女儿出生时,住宅旁的木槿花正粲然绽放,你为爱女取名“王堇”,小名唤作“鄞女”。你天天忙于鄞县各地水利建设等纷繁的公务,没有闲暇陪伴女儿。一年后爱女因病夭折,你呆呆地望着女儿如花的生命瞬间凋零,你默默转身、拭泪,黯然神伤……泪光里总浮现女儿绕膝学步的身影和牙牙学语的童真,聪慧的“鄞女”曾给你带来多少生命的亲切和欢乐!你心里充满自责和怜爱,亲手把她埋葬在鄞县的青山绿水之间。小小的“鄞女”就永远成了鄞县百姓的女儿。三年后,你告别鄞县前夜,划一叶扁舟来与女儿诀别:“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辞别了心爱的女儿,也辞别了鄞县的山水。“最思南山春树蔼,更忆东湖秋水波”,你期待再回鄞县的土地,然而始终未能如愿。

        离别鄞县时,你登上城楼,临风远望,“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国。可怜客子无定宅,一梦三年今复北。”山清水秀的东海之滨也曾是你的家园,就这样,鄞县的山山水水从此永远绿在你心底。


姚远,浙江省作协会员。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作品发表《散文百家》、《北方文学》、《语文报》、《浙江教育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散文集《静待一朵花的绽放》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