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走进双渡垟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我是先从故事中知道双渡垟的:七十多年前,在乌溪江源头一个叫双渡垟的小村庄,有一个放木排的青年,年复一年顺流而下,把深山中丰盛的林木及各类土特产运到下游的商贾重镇衢州—带,换回白花花的“大洋”(银元)和乡间紧缺的布匹、油盐。一次,他邂逅了一位年方十八、明眸皓齿的妙龄女子,两人一见钟情,这姑娘原是绍兴人氏,为躲避日本鬼子,跟随父母一路颠沛流离至衢州。姑娘于是和青年一起来到双渡垟这远离硝烟的僻壤之地,饱尝战乱之苦的她终于可以不再担惊受怕。婚后,青年依旧放排农耕,维持生计,姑娘则养儿育女、操持家务,两人相濡以沫,恩恩爱爱,不觉山中日月长……

听后,我不禁怦然心动,就有了去实地探访的念想。偶然与几位朋友一起去了住龙,其中的一站就是双渡垟。初春时节,双渡垟被逼人的绿意和勃勃生机环绕着,空气清新如洗,我无暇欣赏风景,一直在寻觅那个美丽故事最终落脚的地方,却又不敢声张,唯恐他们笑我按图索骥。在几处农舍间转了一大圈,也没看出有什么特殊,就兴致索然地退了出来。在村口的一幢二层楼房前,一位老妇人静静地站着,默不作声地看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身材瘦削,皮肤白净,显得神清气爽,透出一种与普通农妇迥然不同的气质。我暗自好奇,却不及细问,就随众人匆匆离开了。

回来后,流泉兄把双渡垟的美图秀在了博客上,文友鸿一见,惊呼“这就是我的外婆家啊!”说起这位叫鸿的诗友,也是颇有传奇,他聪慧过人,读初中时就开始发表诗作,闻欣老师一度曾认为他是龙泉最具潜质的诗人。原来在金融部门供职,却不甘朝九晚五,后闹腾出一些事来,就干脆离职外出闯荡,杭州、海口、北京一路打拼,最终却落脚湖南株洲做起了“煤老板”。我恍悟童南庆老师笔下的那个故事主角就是他的外公和外婆,而那天偶遇的老妇人就是他的外婆无疑了。

鸿难掩兴奋,兴致勃勃地和我说起他记忆中的双渡垟:从披云山麓奔流而来的溪水,在此分为两道,人称双渡,中间是几十亩土地,村子因此得名。外婆家临溪,屋后是一片水田,屋前院外,有一大片菜园,绿油油的菜畦打理得十分齐整,菜园外是一个竹园,茂林修竹,竹园外便是一泓碧水和深潭,水面宽阔,水流并不湍急。溪对岸,一壁兀立的青山倒映水中,似乎把溪水也染绿了。鸿说自己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是外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使他的童年无忧无虑,尽管日子过得很清贫,却充满浓浓的温情。双渡垟对于他,就像百草园对于鲁迅先生,那是一种深埋心底割舍不了的情愫。他还向我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他的第一个暗恋对象就是和外婆同村的表妹,他甚至还记得两人在稻秸垛后面玩躲猫猫时的情景,那是一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真情感,无瑕得就像一张白纸……

鸿在键盘上倾诉着他对外婆的无尽思念,而我极慢的打字速度根本跟不上他的节奏,常常是他说了一大段,我才挤出寥寥几字。当然,我知道此时做个静静的聆听者,或许更为适宜。

再去双渡垟,我是和一大帮同事同行,名义是集体采风。鸿的外婆家门前竖起了一块“碧波居”的牌匾,挂了一长串红灯笼,里面正在“大兴土木”。用青砖砌成的围墙带着徽派风格,里面二层的小楼,无论厨房、棋牌间还是卧室,所见都是用上等原木做成的构件,散发着木材的清香和质朴,也只有住龙这样山高林密的林区才能如此奢侈,别的地方只有羡慕的份儿。庭院一角墙上悬挂着的几个老物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来是蓑衣、木槌、柴刀等承载了岁月记忆的“祖传”宝贝,前面还有厚重的石磨、石臼等,都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观荣兄饶有兴致地考问起那些年轻的小记者:这些农家旧物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我则在一旁和“碧波居”的主人闲聊起来,一问,实在巧了,他竟是鸿的舅舅, 上海创业长达二十多年,但一直牵挂着年迈的老母亲,梦萦魂牵的依旧是故乡的山山水水。恰好搭上了家乡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的“顺风车”,于是还乡和几个兄弟一起创办了这家民宿型农家乐。只是那天,我没见到鸿的外婆,后来才知老人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卧病在床多时了。

隔了些日子,我和鸿提起了去碧波居的事情,顺带把记者采写的通讯发给了他,他很是感激,却又说出一番意想不到的话来:双渡垟并不适合开办太多的农家乐,双渡垟原本最难得的就是那份清幽与恬静,适宜携三五知己,或在夏夜,斜坐溪边石滩上赏月吟诗;或在秋日,倚在二楼栏杆上,听檐雨点点滴滴。更妙的就是沐浴冬天暖阳,温一壶家酿对坐小酌,闲话轶闻掌故……

我和鸿开玩笑说:“你在商海浸淫这么多年,居然还是难改诗人本性,想的全是风花雪月,太不现实了吧?”又搬出东坡先生的《前赤壁赋》,“岂不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双渡垟这样的美景,若藏匿深山无人识,岂不白白辜负了?你欲独享此仙境,也未免显得太贪心了吧?”

话虽如此,其实我也明了,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熙熙攘攘的客流终归会惊扰了双渡垟的那份清静与安逸。双渡垟是属于鸿的,那里有他铭心刻骨的童年往事,有他外公外婆一生相守的美丽爱情,而不属于我们这些匆匆过客。就像今天我斗胆勉强凑成此文,却始终走不进双渡垟,写不出双渡垟蕴含着的真正的韵味……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