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静静的村庄,静静的河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一】

曾经因为不同的理由,走访过甘棠乡的几个村子:洋头寨、漈下和小梨洋。因为前人的描写,去寻找书中所在,或因为教师的身份去家访,又或者,只是满足自己对一些民俗活动的好奇心。而这一回,为的是想解开一个疑问,一个谜,想寻找这几个村子与一条河流的关系。于是,我沿着甘溪,上下而求索。

甘溪,位于福建屏南南部,又称龙漈溪,或龙漈甘溪,确切地说它由两条溪流汇合而成。一条源于文笔峰,它一路或溪或漈,奔流而下,另一条源于洁霞岭,它们在龙漈村西南汇合,而后继续往南流向小梨洋。龙漈村,也就是漈下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二】

龙漈溪的源头有一个叫做洋头寨的村子,它是作家禾源的故乡,禾源叫它“田螺形的寨子”。这个带有寨字的村庄,住着一群姓甘的子民,他们是漈下村开基祖甘细旷之子思应公的后代。在遥远的明代,这些甘氏的子民离开先祖,来到这个四面皆山的寨子,把家园建在山岗上,春耕秋收,自给自足。交通的不便,使他们与外界少有联系,所以尽管世换时移,村庄的改变却不大。此刻,日头已经高起,村子依然寂静无声,没见几个人影,估计好动的年轻人都出去闯荡天下了,剩下在此守护村子的只有老人和孩子。我们来时小车的喇叭,甚至没有引来半声犬吠。这个安静的寨子,仿佛一个隐居的高人,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也与之毫不相干。这在另外一个意义上,却使这个村子依然存有几分淳朴和宁静,而吸引我们的脚步为之停留。

我们沿着村中的小道,层层往上,走进古老的寨门,从下往上看,寨顶的屋子像是长在云端之上的仙宇。传说中德高望重的寨王,就住在寨顶的屋子里,他穿着长衫,留着长长的胡子,一开口就声如洪钟,而寨子却因为有他而祥和静好。但是,寨王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那里只剩下甘氏的祠堂。


【三】

河流不但滋养了乡村,也赋予乡村以灵气和秀美。所以,如果没有一条清澈的河流,乡村就与灵秀无缘。甘溪流经漈下时,已不再是娟娟细流,而是另一番大气模样。源头处一左一右的两条溪在村西南汇合后,河道一下子变宽,使得它无论在湍急之处,还是舒缓之时,都从容不迫。而且,这条溪流恰到好处地把村子一分为二,两岸是长廊,沿廊行走,你可以看到成群的鲤鱼在水中自在游弋,或者还有光屁股孩童的脑袋,在水上时隐时现,让你一下子置身于江南水乡。而醉心于此的你,也不知不觉成为这迷人景致的一部分。

横跨此溪的两座廊桥,增添了村子的秀美。村口的聚宝桥,是你通向对岸的捷径,对岸有杨柳如烟、有水车咿呀,对岸的山坡后面还有一片古老的林子,等你在静静的午后去休憩,去听蝉声撕裂树荫,看伸进林子的一角屋檐上升起袅袅炊烟……而位于村子中段的花桥,则常常坐满了纳凉的村民,他们在此热闹地谈古论今,也有的干脆两耳不闻窗外事,独自在角落里斜靠着,一边闭目养神,一边轻摇着羽扇,悠哉悠哉。

走过花桥,看看古老的城楼吧,我最爱城楼上“漈水安澜”四个大字,这“安澜”二字包含了多少希冀与期盼!明朝正统二年(1437),甘氏的先祖们离开浙江,入闽开拓,他们的慧眼独独看中了宽阔大气的龙漈溪,他们确信这一江水会给他们带来福泽与希望。那时候,他们预测到了吗?若干世纪之后,他们的子孙之一甘国宝,官至提督、诰授正一品荣禄大夫,名震海外,而甘溪流经的漈下村,也因为是一代名将的祖居地而无比荣耀。

在这个美丽的村庄,你要准备穿越时空,走访不同阶段的历史风情。明清时期的老宅、明代的古城楼、清皇帝御赐的“福”字匾额、旧时的官厅。然后,再以敬畏之心,拜访凌云寺、马氏仙宫和飞来庙的神灵。再然后,你回到当下的现实中来,不为考察或其它任何意图,只是单纯地想放松一下心情,你可以独自、或带上你的恋人,随便走入一条悠长的小巷,摸着土墙上的青苔,感受它所浸润的漫长光阴。你还可以再浪漫一点,可以坐在杨柳岸,看水光潋滟、看村女浣溪,听水车伊呀呀地转,任暮色弥漫整个山村。在水声灯影的岸边,你什么都可以想,或什么都不想,就那么坐着发呆,坐上一夜、一生,或者一个世纪。


【四】

甘溪再往南,就抵达小梨洋,漈下甘氏的第三世支祖于明朝末年,迁居到坂兜村,后又到小梨洋村。村中有甘国宝故居,年久失修,残墙剥落,推门而进,一阵幽远之气迎面而来。名将甘国宝就出生于此屋,村中留下许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比起历史,这些活灵活现的传说似乎更加生动。所以,无论是在“虎跳墙”还是到了“读书楼”,我都想再听一听这位虎将的童年故事。村里历代的崇武之风而流传的各种武术,也与祖籍地漈下的武术文化不谋而合,让人多少相信了虎门无犬子的渊源。

必须说一说村里的一座象形古墓,因为民间公认,是这座象形墓的风水孕育了一代名将甘国宝。这座古墓的朝向视野开阔,虽然年代久远,墓碑上有的字已经有些模糊,但是碑正中竖刻的“龙漈甘公龙峰佳城”八个大字依旧可见。“龙漈”指明了祖籍漈下村,“龙峰”是坂兜村的别称,因为墓主甘良垣是坂兜村的肇基始祖,故以“龙峰”隐喻其名。为了避开当时朝廷的墓头税,这块立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墓碑没有刻上墓主的名字,没留下名字不要紧,但不能忘记我们姓甘!这位长眠于此的先人,即便是万不得已,也不肯隐去自己的姓氏,至死也要告诫子孙牢记姓氏与渊源

时隔数百年之后的今天,散落在广东、台湾等地的甘国宝后人们经过多年苦苦寻找,终于辗转回乡,认亲祭祖。这与当年埋名却不肯隐姓的甘氏先祖,是不是一种血脉的心有灵犀,一种穿越时空的呼应?可见,游子是叶,故土是根,根叶终归同心。又像是风筝与线,无论飞得多远,总有一只手将牵扯的线,牢牢拽紧。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