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金山之行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提到镇江就不得不说金山。金山是镇江的标志,也是名城镇江一张亮丽的名片。

金山的名气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因为前几次都是走马观花式地“一掠而过”,所以这次我想细细地阅读它的风采和雄姿。金山位于镇江市区西北,它的山高在祖国的其他名山中可能连名次都排不上,但是金山却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浓重的神话色彩,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影响力和地位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名山大川,海拔仅43.7米。金山原是长江中的一座岛屿,有“江心芙蓉”的美誉。走进金山景区的大门,我的脑海里不经跳出一个问题,“金山为什么叫金山呢?”难道这山中有黄金不成,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后来经我查阅资料才得知:是相传唐代的禅师法海在此开山得金,金山因而而得名。

过了金山大门,我漫步在这林荫道上,不禁回首,除了人潮如流的游客,还看到了一块匾额,上书着:雄跨东南二百州,的确如此,它不仅道出了金山的历史,更写出了他的文化与渊源。往前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金山寺,牌楼上的匾额书着:江天禅寺四个大字。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原名泽心寺,宋真宗敕改为龙游寺,到了清代康熙南巡时赐名为江天禅寺,通称金山寺。放眼望去,金山寺的建筑,在布局上富有独特风格,寺庙依山而建,殿宇厅堂,亭台楼阁,椽摩栋接,丹辉碧映。我从大雄宝殿一直爬到金山山顶——“江天一览”处,此时,俯瞰而下一层层殿阁、一座座楼台,把金山整个密密地包裹起来,古洞隐于山寺之中,宝塔矗立于山巅之上,山和寺浑然一体,难怪听到导游说“金山寺裹山”呢!一般的寺庙山门都是朝向南面,而金山寺则朝西,可见其独特之处。

远望整座金山,山上那座塔俨然成了焦点。爬到那座塔旁,上名“慈寿塔”,后来得知现塔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为庆祝慈禧60岁生日而重建的。环顾此塔,各翘檐下悬有铜风铃一只,清风徐来,叮咚作响,可谓别有情趣。此塔玲珑、秀丽、挺拔,傲立于金山之巅,和整个金山寺都配合的可谓天衣无缝。金山自唐代起即驰名中外。中外游人登山游览络绎不绝,历代名人雅士在金山都留下了许多题咏佳作,吸引有人来此游览的不仅是因金山丰富的人文景观,我想还有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家喻户晓的《白娘子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这些都为这座名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而又迷人的色彩。

来到金山,就不得不去“天下第一泉”。金山西面的镇江中泠泉为“天下第一泉”。唐代名士刘伯刍曾把全国的泉水分为七等,中泠泉名列第一。清代书法家王仁堪题写“天下第一泉”刻于池壁。中泠泉的东面就是镇江的历史名楼——芙蓉楼,因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而蜚声中外。歇山重檐,灰瓦红柱粉墙,秀美壮丽,与金山遥相呼应。登高远眺,金山锦绣风貌尽收眼底,塔影湖波光摇曳,一片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百花洲、镜天园、白龙洞、法海洞、文宗阁和御码头都值得您去一览为快。现代人的各方面压力都很大,闲暇之余可以到金山去走一走,除了得到一份静谧与安然外,还能获得文化上的享受。湖光山色,真山真水,值得您一览!

金山,来过便难以忘怀。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