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惜大多数人永远停留在第二重|中年之悟

 王以红 2019-11-26

编辑发布:黎海滨(whlihaibin)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惜大多数人永远停留在第二重|中年之悟

夜读老友雪雁鸣(湖北通山籍作家、摄影家)的散文新作《三重境界的人生》,我如饮琼浆。

雪雁鸣的叙述娓娓道来,感性的文字里,蕴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悟——

从少年走到中年,走过了太多的路,遇到了太多的人,吃尽了苦头,也尝到了甜头。好多事情,巴不得都记在心里,不愿忘记,因为还有太多的空间,还有太多的精力和体力,还想交结更多的人,还想要更多的发展机会,还想获得更多的收成,还想得到更多的荣誉。

然而到了中年,许多事情,已经认识个透,许多人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许多事,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顺。人不好交,到处是名利场,要想抬高身价,要想晋阶升级,如果你没钱,那就谈都莫谈,你两手空空,门都没有,没有得到什么还不说,你很可能还要落得个“不懂事”、“白痴”、“幼稚”的名声。你两手空空的去,或只提几个烂苹果硬梨子的去,没有几个人,认为你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或确实是贫困,只会认为你这个人真是个榆木脑袋,不懂行情,不懂世事。嘴上把你夸一番,心里在暗暗的藐视你。

到了一定的年龄,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就渐渐的平静下来,站在山头,坐看星云,看流云无数,许多人都经过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惜大多数人永远停留在第二重|中年之悟

雪雁鸣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的是庸人,他对山水看不出什么名堂,他的眼睛直视进行了一番照相、一番扫描,然后放在箱底里很快就忘了,世界对于他都是新鲜的,都是平面的,都是干净的,都是那么美好的。当然,他的心也是纯洁无瑕的,就像一个小孩到了花园,看到的是莺歌燕舞,是桃红柳绿。这个年龄段,没什么见识,没什么经历,没什么建树,是一种良性的、不包含贬义的平庸,一个人的平庸跟智慧跟胆识跟机缘有关系,但与年龄也有很大的关联。少年才俊者只是极少数,理想多行动少的或行动迟缓的或行动不扎实的是大多数。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惜大多数人永远停留在第二重|中年之悟

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光阴如流水,年龄渐渐增长,经历的事情也渐渐多了起来,世界不是看到的那个世界,人也不是看到的那个人,已经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人生阶段了。这个时段,开始学会了防人,学会伪装自己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因为已经知道人世间有许多暗箭了,不得不防,不得不躲,见人一脸笑,内心设门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的说这是变通,是方圆,是会做人。

在这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中,许多人被利益锈蚀了曾经美丽的心灵,失去了初心如故,失去了一张纯洁的白纸,他见到的山不是那座单纯的山,他见到的水不是那湾青绿的水了,他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感受到了许多利益不是凭实际能力就能获取,还有更多的成分在里面,他知道凭苦干就难以达到彼岸了,也就学会了投机取巧,苦干不如巧干,抬头看路比埋头苦干更重要,就把那些脏累差的活儿推给别人吧。自己不能老是站在这个位置了,得学会变通,学会钻营。

有的人只是走捷径,不挡别人的道,有的人不顾一切的踩着别人肩膀攀登,就是因为他所见到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戴上防毒面具,去获取更大的利益。其实他们也知道,个体的人怎么能与永恒的世界平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不能老是跟人比。但他想到,趁自己还算年轻,要好好拼搏,这是好听的,还有不好听的,就是好好捞一把。终究是人在此山,大雾弥天,山路好难走,不见一线天。

许多人有太多酒足饭饱,每天打着打嗝,一直沉醉在利益的征途上,一直生活在名利场中,他们走到这里,就再难以跨越了,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到老了也忘不了名利二字,忘不了这辈子获取得太少,就是已经够多的,就想着怎么过完荣华富贵,财富怎么分配。他的定力也就这么大了,智慧也就这么多了,无法跨越到第三重境界了,他不为此感到惭愧,而是感到很满足了,他所不能忘记的是他这辈子的财富人生、掠夺人生、吃拿卡要的人生,坐在太阳底下数钱的人生,坐着坐着,眼睛一闭就去了。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惜大多数人永远停留在第二重,至死不悟。你说可悲不可悲?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惜大多数人永远停留在第二重|中年之悟

人生的第三重境界,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然而,进入第三重人生境界好难啊!

走过了许多路,踏过了许多桥,世事沧桑,人心不古,选择不争不嗔,唯我是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许多人至死都不明白:名利如浮云,过往不必奇。钱多钱少,终归到老,死不带去,何必苦求。

只有走过沧桑、历尽坎坷的觉悟者,才能体会人生第三重境界的“禅意”——独立南山,望白云苍狗,风吹雾绕,变幻无期。我自去寻踪,见山还是山;我自去踏浪,见水还是水。

来世几十年,仿佛一瞬间,好比睡一觉,醒来过三关。不说是大彻大悟,至少是找到了答案,从起点看终点,觉得道路是那么漫长;从终点看起点,觉得道路是那么短暂。到底得到了什么,锦衣玉食又怎样?只是,客行天地远,归来一老翁。朝露沾衣襟,风吹忽而干。山中有物非属我,水中无物亦无我,观天地悠悠,枫红菊白;看江河滔滔,逝者如斯。大智若愚不是所有人的专利,得到真道者是大象无形。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惜大多数人永远停留在第二重|中年之悟

佛禅诗偈曰“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曾经的追求劳碌,已经封存账本。曾经的追逐名利,每当想起,你是否对着阳台发出笑声?

读到这里,我觉得雪雁鸣已然是一个悟道者,已然步入“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人生境界。

进入第三重人生境界的他,活得越来越惬意了——茅塞顿开,去温热一壶酒,浅尝辄止,也不必酩酊;回归自然,去户外大半天,也不用走远,累断脚筋。我自清风明月,任你权高位重;我自专心致志,再不必豪气冲天。不必与人比,比来比去不觉太阳落了水;不必与你攀,攀来攀去太阳红了山。

他说,到了这个时候,山更清明,水更绿意,我自山中走,小草朝我笑,我在水中游,小鱼贴身钻。出山多久,回来便是;出海多久,归帆则安。

身体的自由才是最大,灵魂的安逸才是最求,走进山水不见我,我见山水则无我,一切无可无不可,你就是你我还是我,我可以走进你,你也可以走进我,我喝我的米汤粥,你吃你的八大碗,互不欠,互不管。这样多好!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惜大多数人永远停留在第二重|中年之悟

在我看来,人生的这“第三重境界”,大概是这样的——

“人生在世,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段记忆都是曾经。”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只是经过而已;无所谓失败,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

人到中年,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快乐地过好余生中的每一天。要牢记三毛说的那句话:“快乐的源泉来自每个人的内心,如果你心中不快乐,他人是无法使你摆脱困境的。”

须知:真正的富有,是我们快乐的心境,以及脸上的笑容。

————

作者寄语:以文会友,同悟中年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