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大医周慎斋,这26个字概括了他一生的临床经验(上)

 遇见I中医 2019-11-26
芸菱有话说
今天周一,开启学霸模式吧~周慎斋一生的临证经验,26个字就概括了,具体说的什么呢?一起学习吧~
周慎斋,名子干,明代江东太平县(今安徽省太平县)人。周氏治学有方,学验俱丰。其治病善以阴阳升降、五行制化为法;其用药,不拘门户之见,变化心裁,以辨证论治为要。由于周氏医术高明,救治病人甚众,在当时享有盛名。《本草述钩玄》载“自明已来,江南言医者,类宗周慎斋”。有人甚至评价周氏“独得仲景之精髓,直驾李、刘、朱、张而上”。
慎斋一生忙于诊疗,临证经验丰富,创立了二十六字元机。所谓“元机”即针对各脏腑的不同生理特点制定的治疗法则,是慎斋的经验汇要。其中立“理”及“固”为首,亦是慎斋重视调理后天脾胃及顾护先天元阳的体现。
(一)理,调理脾胃;
(二)固,温固下元;
(三)润,润燥养肺;
(四)涩,温涩脾胃;
(五)通,通因通用;
(六)塞,塞因塞用;
(七)清,甘寒清金;
(八)扬,轻扬发散;
(九)逆,逆着正治;
(十)从,从者反治;
(十一)求,求心火之有余;
(十二)责,责肾水不足,滋补肾元之法;
(十三)缓,久病宜缓治,调以轻剂;
(十四)峻,新病宜峻治,施以重剂;
(十五)探,据既往服药史,以探求病机;
(十六)兼,攻补兼施;
(十七)候,论发汗时机之法;
(十八)夺,夺血者无汗,精气夺则虚,治宜静守,脾郁夺之,毋令壅窒;(十九)寒,真热假寒须辨明;
(二十)热,真寒假热须辨明;
(二十一)补,提倡甘温补脾胃;
(二十二)泻,汗吐下泻实邪;
(二十三)提,升提气陷;
(二十四)越,吐法;
(二十五)应,汗温吐下应不失机宜;
(二十六)验,察色听声,诊脉验舌,相互参验,以求其是。
此二十六字元机乃周氏辨证论治之精华,诊病首先必须辨明病位脏腑,从而立下“理、固、润、清”之元机,以“理”其中焦脾胃,补其天,“固”其下焦真阳,壮其先天,并取滋阴之效,“润”其肺燥,甘寒“清”其肺金;立“涩、提”之元机,“涩”治之法,其理不出温补、健脾行湿,升举下陷之中气与温补肾阳并重,补中兼“提”,使脾肾两脏“二气相接,升降不息”。
其次,辨证虚实亦为关键,立“求、责”之元机,“求”心火之有余,“责”肾水之虚也;“寒、热”之元机,着重于寒热的虚实真假之辨;创“从、逆”之元机,即取《素问》“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之义;并据“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之言,提出“通、塞”二字元机;另外,“夺、越”之元机,亦强调辨证之虚实也。
具体治法方面,周氏强调临证用药必须及时对证,从而提出“汗、温、吐、下应无失,失却相应命不存”的“应”字元机;“候”字机意在说明用药要注意时机;对内伤及久病,提出“久则势缓,宜调以轻剂”,“药宜服”,“当以饮食调之”的“缓”字元机;对新病、急病“势急难施缓治”的“峻”字元机;
用意调和,以药探之的“探”字元机;在“补、泻”元机中,认为补泻之际当有尺度,用“补”应先轻后重,不及可加,太过则剧,施“泻”亦须先缓后急,不及可攻,太过恐难复旧;对于虚实夹杂,内外兼伤者,应用“兼”字元机,攻补并举,气血同调,以调理后天脾胃为先;内伤而兼外感者,当以轻剂兼风药,引而“扬”之;最后提出“验”字元机,即四诊合参,以辨明阴阳虚实,判其预后也。(节选《周慎斋学术思想浅谈》黑龙江中医药2013年01期 作者修成奎等)
今天我们便来解说一下其学术经验之大成——二十六字元机的一部分,以期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理
理,调理脾胃。周氏认为“土为万物之母,在人身则属脾胃”,故把调理脾胃作为第一元机。由于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血气源头从此化,先天化育赖为宗”。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所以,“凡治百病,先观胃气之有无,次察生死之变化,所至重者,非其所宜,唯与参、苓、术、甘、姜.豆蔻、陈皮、山药之类相投,深有补益”。
2、固
固,固其根本。周氏重视脾胃,同时追求本源,注意坚固其肾阴,因为“水中之火,乃先天真一之气,藏于坎中,其气自下而上,与后天卫气相接而生,乃人身之至宝”。若劳伤过度,损耗真阴,则阴精不足,精不能生气,气不能安神,神气浮越。火为内阴外阳之体,相火之阴质即是精血阴液,这些物质不足,相火妄动,飞腾上炎,而现有余之症。此为下元不足,当温补下元,而火自归源,诸症即愈。若元气骤脱,相火亦衰,主要表现为脉微、足冷、厥逆等,此为脱阳证,更要用大剂温补之品固护下元,否则缓不能救。
3、润
润,润养肺金。周氏法宗温补,这是其主要的思想,但不忘滋润。肺为娇脏,乃三焦之华盖,外邪为患,大多先伤上焦,耗伤肺精,以致肺气不利,清肃之气不能下行。嗜欲无节,肾阴虚损,则阴虚火动,或前后闭结,或痰热交结,皆津液不足之故。治宜滋阴润节,流通血气,多选甘柔滋润之物,以润肺生水为要诀,使金水相生,气机升降出入循其常,宣通濡润周身,则疾病易愈。
4、涩
涩,温涩。临床所见,脾虚则生痰,肾虚则多尿,泄泻不化,当以温涩为法。“涩之要,其理不出温补健脾行湿”。若脾湿生痰,以二陈加参、术、香、砂之类;若肾虚失禁,或溏泄,或多溺,则当温补于下;但下虚滑泄之证,当脾肾兼顾,因肾为胃关,关门紧固,则二便分调,自无不藏之患。
5、通
通,通因通用。凡痢疾泄痛,皆可用此方法,只是要辨证详尽,治疗确当。通治之法不出于泻痢二端,若泻利后重逼急,而痛太甚,速速通之;若滞而不行,或表现为身热色赤等一片热象,此时理宜急下;如不通者,此乃积也。所有不通旁流之物,都应该使用下法,这就是所谓的通因通用。若单用止泻之药,则可能会泻愈甚而病愈增。如表现为久痢色白,或兼红色,气息腥秽,身冷脉弱,下泄无度,腹痛喜按等症状,切忌使用苦寒之剂,当用桂附干姜温补之品;如泻久而骛溏,宜加参、苓、山药之类药品温之。
6、塞
塞,塞因塞用。周氏认为,气无补法,人皆慎之。下气虚乏之时,中焦气机亦会流通不畅。肾为生气之原,若先天气乏,不能与后天胃气相接,便会出现喘胀之证。因而遇到胸胁胀满的病人,可疏启于中,峻补于下,其功有捷径之妙。且用药之法,轻则泛上有碍,重则降下无妨。
7、清
清,清肺甘寒。肺为五脏华盖,统摄一身诸气,运行不息,乃至清之分,秋毫难犯,易受火伤。若心有郁火,金受火制,致使肺中火动,则咳血嗽痰之患便作,中焦之气亦伤,失其健运之能,而百病丛生。治疗时宜清金保肺,药宜甘寒滋养,使子母相生,肺金不受火刑,其气自清。辛燥纯凉之剂不宜轻用,用之稍过,则反伤其气。必须察其脉之虚实,脉如不足,虽有痰血,亦宜温补真元,切忌寒凉。另外,衄血,吐血,病势不重者,当行从治,宜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之类为宜,若用寒凉,则理无是处。
8、扬
扬,发散轻扬之。如四时感冒风寒,时行疫证,实非真伤寒,初感则入于太阴肺经,故咳嗽、痰多、鼻塞,或头疼发热、状似伤寒。治疗不可遽用甘辛发汗,但当察其脉之虚实,验其证之有余,以轻剂兼风药引而扬之,药如葛根、升麻、荆芥之类,参苏饮之属;或兼火郁,少加辛凉亦当。
9、逆
逆,微者逆之。如人火为心火,其势不速,可以水灭湿伏,黄连之属可以治之。用寒以益心,说的就是这种方法。名虽曰逆,实为正治之法。
10、从
从,从其性。肾火为相火,其势大烈,不可水灭湿折,应从其性而伏之,惟桂附姜之属,可以治之。庸医不识此理,凡见火病,不分阴阳,不辨虚实,只知黄柏、知母能补肾滋阴,不知阴气化火,火势愈强,这是不明龙雷之性,不善从治之法。
11、求
求,求心火之有余。心为君火,不能守位则自焚,自焚则死。真精所藏之位,性喜寒而恶热,治疗应如王冰所言:“寒以益心”。如见呕逆而不能食之病,此为有火,宜寒因热用。
12、责
责,责肾水之虚。人之两肾,为一身精气所藏之处。善保养之人,使火不妄动,真气不损,存守于中,乾坤不息,与胃气相接,则身健人寿。不善保养之人,劳欲过度,真气漏泄,相火横行,邪气无制,于是百病丛生。注意固护下元,可保身长存。
13、缓
缓,和中缓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之久,夭之由也”。即是说药之气味,治之缓急,全在医者调理。病有新久,新则势急,治宜重剂;久则势缓,治宜轻剂。一切内外所伤,邪气已退,药宜间服,当以饮食调之。胃中清纯之气,与谷肉果菜之物最为相宜,药物中即使是人参、白术等中正平和之品亦有偏胜。如果服药过度,反会伤及正气,疾病更加难愈,甚至于会衍生其它疾病。医者必须谨慎,以防虚虚之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