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无踪的九大镇国之宝,价值无法估量

 千冰室 2019-11-2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悠悠岁月里,诞生了无数价值连城的古董珍玩。

但也有古董许多因种种原因遗失,至今仍下落不明。而其中这九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一.随侯珠

随侯珠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也称为“随珠”,与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随珠和璧”。

《辞海》“随和”条目注释云:随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宝也,故随和并称。

秦亡后,随珠再无下文。后世有人考证,随侯珠随秦始皇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烛”。


二.慈禧夜明珠

据专家考证,此珠由阿富汗国王在乾隆年间进贡给清朝,慈禧死后,夜明珠含于其口中。

据于善浦《孙殿英东陵盗宝记》记载:盗匪们把压在慈禧尸下的珠宝—一取尽,慈禧的牙也被撬开,把含在口中的稀世明珠取走。

孙殿英为了规避国民党日后的惩罚,大量的宝物都被拿来贿赂国民党各级将领,而夜明珠则辗转流落到宋美龄手中,被当做鞋饰,随即不知去向。


三.九龙宝剑

乾隆死后,将九龙宝剑放在身旁,可见此剑之珍贵。

《中国成语大辞典》有“九五之尊”条,释文云:九五,《易》中卦爻位名,术数家以为是人君的象征,因指帝王的尊位。

孙殿英挖慈禧坟的时候,也给乾隆的墓刨了,珍贵无比的九龙宝剑同样用于贿赂国民党高级官员,后来也是不知所踪。


四.十二金人

十二金人,指秦始皇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之十二个大铜人像。

如《过秦论》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不过这么有纪念意义的玩意很快就没了,有说是被项羽烧毁阿房宫的,也有说是前秦符坚给它砸了。


五.兰亭集序

公元353年四月,王羲之与友共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为《兰亭集序》。

不过,《兰亭集序》真迹已经被对之爱不释手的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带进了棺材,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六.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以及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约3.7亿字,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这套书到乾隆年间尚存有8000册,而原书的去向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

顾炎武《日知录》记载:以为全部皆佚,盖传闻不确之说。


七.北京人头骨

“北京人”虽然不是最早的人类,但它是从猿到人的中间环节的代表,因此研究价值不可估量,被称为“古人类全部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

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同年12月5日,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

但随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军队俘虏了北京、天津等处的美国兵,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


八.和氏璧/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如杜光庭《录异记》云: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宋史》记载: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传国玺,历代因之。唐改为宝,其制有八。五代乱离,或多亡失。


九.九鼎

大禹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因此可以说九鼎就是华夏文明的象征。

《史记·封禅书》云: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

但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自此遗失。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