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喜欢鹅,是因为“吃”,还是“痴”

 蓝色天空深秋 2019-11-26

魏晋时期的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是因为他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一幅《兰亭序》被葬入唐太宗的皇陵后,其他版本的《兰亭序》也流传天下,成了书法爱好者习书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临摹对象。
文人雅士都有属于自己的爱好和情趣,比如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鹤,而王羲之,则是一位“鹅痴”。后来,“羲之爱鹅”就和其他三位大咖一同被人们称为“四爱”了。
关于王羲之写字换鹅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他之所以这么喜欢鹅,有些史料说他是为了解除长期服用丹药“五石散”中的毒性,而要经常吃鹅肉。有些说他是为了从鹅的形态中找到研习书法的精髓……经过专家研究,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后者。
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性情,还能通过鹅的形态中领悟到一些书法的理论。他觉得,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一样,才能使全神贯注。
也因此,王羲之在和“群贤”聚会时,才可以在微醉之后,提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书法珍品《兰亭序》。作品气势磅礴,气韵连贯,并且,文中和落款处,一共21个“之”字,形态各异,各有千秋。再仔细研究,这些妙趣横生的“之”字,不正是像一只只或憨态可掬、或聪明伶俐的鹅宝宝吗?
对于王羲之喜欢鹅的原因,是因为“吃”,还是因为“痴”,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