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地,是父亲唯一的希望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27

土地,是父亲唯一的希望

父辈与土地(散文)

周末,回到老家,大门上却挂了锁。院子里静悄悄的,隔壁家的大门上也挂着锁。我站在院子里呆了会儿,就向屋后的山路上走去。

深秋的天空碧蓝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太阳还挂在东边的山梁上。山路两旁是一蓬蓬快要衰败的野草,田野间是一块块碧绿绿的菜畦。老家的田和地一年四季都不会闲着,无论是春意盎然的春天还是寒意萧瑟的秋冬,园子里从不断绿。

走了很长的一段羊肠小道,穿过好几家的菜园,就看见母亲正弓着腰,在自家的那块菜地上吃力地轮着笨重的锄头。她身后是一片新翻的土地,散发着浓浓的泥土气息,泥土上堆放着一些胖胖的红芋。原来母亲在挖芋头呢。我喊了声母亲,冷不丁把她吓了一跳。我接过母亲手中的锄头,想让她休息会儿,哪知一锄头下去,一只芋头被挖成了两半。母亲接过锄头,说道:“你不愿闲着,就帮我把挖好的芋头捡到一块儿堆着吧。”

土地,是父亲唯一的希望

母亲额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着亮晶晶的光。我没有责怪母亲这样辛苦自己,因为我深知母亲对于土地的深情与热爱!我站在地头放眼望去,四周是寂寂的群山,深秋的山林已是层林尽染。不远处的一块菜地上,七十多岁的中寿伯正蹲在沟畔默默地拔草。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昔日是多么富有生气!我们这群山里娃哪个不是在这片厚实的土地上滚大?那时我们的父辈们多么年轻,对生活有着多少旺盛的精力和热情,他们每天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来不知道疲惫。春天,他们满怀希望播下种子;秋天,他们带着满心喜悦收获。他们利用这片土地养活了一群婆娘娃娃,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又用在土地上获得的作物精心养着一批批家禽和家畜:一窝可以下蛋换孩子作业本的鸡,一头可以卖掉替孩子交学费的猪……土地被翻种了一茬又一茬,我们这些孩子在这片土地上渐渐长大,长大后的我们又为了逃避稼穑之苦而离开了它,像离家的鸟把巢筑在陌生的地方,留下父辈守着常年空荡的村庄和永远充满着泥土气息的土地。

永远忘不了父亲生前对土地的情结。站在这片土地上,我眼前常常浮现父亲在地里孜孜不倦劳作的身影。记得很多次放学回来,在灶上忙碌的母亲让我去地里喊父亲回来吃饭。我这时候我总会看到已经很疲惫的父亲,正静静地坐在刚刚劳动过的地头,默默抽着一支廉价的烟,眼睛注视着那些自己亲手种植的作物。他的眼神满足而安详,仿佛他的世界只有这片土地。在春天或夏天,山洪爆发的季节,他总是整日荷着锄头在田间地头徘徊,仿佛是这块土地的守护神,随时准备抵御外界对于土地的侵袭;到了秋天,谷子黄了,高梁红了,眼看亲手栽种的作物马上就要收获, 平日里一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父亲脸上成天挂着幸福喜悦的微笑。在父亲最后的日子,在病床上痛苦挣扎了多日的父亲,突然要母亲带他去生前劳作的土地上转转。父亲拄着拐杖,母亲吃力地搀扶着颤颤魏魏的他。父亲走到每一块伴随着几十年如同自己孩子的土地上,每到一处都要静静地伫足凝望片刻。那一刻,父亲的眼神有多么地深情与不舍!父亲在看完自己种植的土地的第十天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把他安葬在自家的那块山坡上。那是一块向阳的山坡,四周是密密地栗树林,那些栗树是父亲自己亲手栽种的。站在父亲安息的地方,可以把他生前精心侍奉的田野尽收眼底。

土地,是父亲唯一的希望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不仅是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声,更是不善言辞的父辈们的心灵之声!

我很庆幸,偶尔离开喧嚣的城市,还能踏踏实实地站在这片父辈们固守了一辈子的熟悉的土地上。这里山林还是那么茂密,田野还是那么宽阔,河水还是那么清澈,头顶上的天空还是那么明净湛蓝,林间小鸟的歌唱声依然那么从容那么悦耳。我感恩有这样一片宁静的土地能让我稍作停留与歇息,更欣慰像我母亲这样高龄的长辈们,依然平静而安详地作息在这片他们一辈子也未曾离开过的土地上!

审阅:吴秀明

简评:土地,是父辈的希望,是他们深情依恋的地方。作者用同样深情而真挚的文字,把这种沁入心脾的感觉呈现给我们,谢谢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