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软骨炎属于中医学胸胁骨痹、瘀血、胁痛、筋结、痰核、流注的范畴。临床表现为局部隆起肿胀,压痛或触痛,无化脓性炎症改变,并伴有憋气,咳嗽。上肢活动受限等。病因目前未明,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损伤,或机械应力有关。 云南白药 【组成】云南白药0.5~1g 【制用法】用白酒或75%医用酒精将云南白药调成糊状,外敷患处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3日左右换药1次,一般用药1-2次,最多4次即可痊愈。为消除粘贴的不适感觉,可在2次外敷期间休息12日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中级医刊 五生散 【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各50g 【制用法】共研细末混匀,分为6~8份。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取适量药末,加入少许面粉,用温水或蜂蜜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外敷患处,并于次晨取下,如无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可连续外敷24小时,为保持敷药湿润,应每隔7-8小时取下调湿再敷。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江西中医药 三黄二香散 【组成】生大黄30g,黄连30g,黄柏30g,乳香、没药各15g 【制用法】共研细末,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每日1料,分2次外敷患处。 【功效】非化脓性助软骨炎。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抗毒活血止痛汤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川黄柏各15g,当归尾、春柴胡各10g,炮山甲、赤芍、桃仁泥、川红花、广郁金、延胡索各9g,丹参12g,粉甘草6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7天为1疗程。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伸筋透骨热敷方 【组成】伸筋草60g,透骨草80g,川乌草乌各20g,水蛭、廑虫各15g 【制用法】上药煎汁,趁热浸透多层纱布,敷于压痛明显部位,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2天1剂。若同时以热水袋置于纱布上熨,可提高疗效。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 药包热熨方 【组成】荆芥10g,防风10g,乳香10g,没药10g,胡椒面10g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布袋内,布袋面喷洒食醋适置患处,上面再加1个热水袋。每次热敷1小时,每日1次。将标袋 【功效】火热毒邪,血瘀阻滞型肋软骨炎。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失笑散外敷方 【组成】生蒲黄、五灵脂各20g, 【制用法】共研细末,加米醋适量调糊状,每日1料,分2次外敷患处 【功效】瘀血阻滞型肋软骨炎 【出处】江苏中医 薤白桂枝饮 【组成】薤白、桂枝、郁金、桃仁、瓜蒌各10g 【制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6剂即可 【功效】非化脓性肋软骨炎 【出处】经验方 瓜贝散 【组成】瓜蒌4份,浙贝母2份,桂枝1份 【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0g,每日2次。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威虎汤 【组成】威灵仙、虎杖各30g,当归、丹参、川牛膝、山楂各20g,赤芍、桃仁、红花各20g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江西中医药 清热活血汤 【组成】当归9g,川芎4.5g,白芍6g,生地9g,乳香、没药各9g,防风3g,黄芪9g,金银花15g,连翘9g,蒲公英15g,地丁草15g,黄柏12g,桔梗12g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中医杂志 荆防乳没散 【组成】荆芥、防风、乳香、没药、胡椒面各10g 【制用法】共研细末,装布袋内,布袋面喷洒食醋适量,将布袋置患处,袋上加热水袋,每次热敷1小时,每日1次。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中医杂志 鳖甲汤 【组成】鳖甲24g,龟板20g,穿山甲、甘草各6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300毫升,早晚饭后分服。随证加减12天为1个疗程。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瓜蒌水蛭汤 【组成】瓜蒌、水蛭、甲珠、红花、鹿角霜、熟地各10g,桔梗6g,广木香、甘草各5g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肋软骨炎。 【出处】北京中医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