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现实生活中羡慕嫉妒恨有何区别?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27

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现实生活中羡慕嫉妒恨区别很大


鲁迅 在《阿Q 正传》小说中塑造了阿Q的形象,把这个人物的精神胜利法称为阿Q精神。具体表现为他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的描绘,表现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

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现实生活中羡慕嫉妒恨区别很大。


实质分析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就是阿Q的心理防御机制。

阿Q及未庄同时代人的思想中等级观念之强已深入骨髓,他们的本我中有一种强烈的权利欲望,一味地要凌驾于一切人的头上。

在现实中,阿Q的这种欲望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牺牲自己,满足了别人。为了平衡内心的冲突,阿Q寻找可行的方法。


倘若对手是他心目中“高一等”者,经过自我调节还是可以“忘却”或者“接受”的。

如果对手是那些全不在他眼里或者甚至于低他一等者,他就只好采用核心的防御机制——自欺式精神胜利法,其实质主要是弗洛伊德及其女儿提出的下列防御机制:替代、压抑、合理化。


替代是指把个人冲动转向一个替代物,阿Q受了秀才的气.发泄在小尼姑身上就是例子。

压抑是指把不能接受的意图、情感或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具体在阿Q身上的表现就是“忘却”。

阿Q拍拍头就能“忘却”的关键就是要把屈辱压抑到无意识中去。合理化主要指选择一些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宣扬一些可以接受的信息,在阿Q身上表现为“接受”。


当然,阿Q的防御机制还远不止这些,比如他还会“回避”:自己是“癞头”就对一切与此相关的字眼讳莫如深。阿Q心理防御机制的核心内容还是一种等级制度的权势攀比,他只能在精神上给阿Q一定的满足,不能获得内心真正的充实。阿Q过多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体现着他人格的不健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