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胎位不正当代外治妙方

 循天园 2019-11-27

处方1 生姜。

[制用法] 取新鲜生姜适量。捣成泥状,分别贴双侧至阴穴,用塑料薄膜包裹,使姜泥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如干燥可以重新更换。自从贴敷后24小时,即可行B超复查,观察转胎状况。若没有转正,宜继续贴敷2~3日后,再行B超复查。

[疗效] 采用姜泥贴敷至阴穴转胎106例,孕妇年龄20—30岁,其中,孕第一胎98例,孕第二胎8例。妊娠时间28~40周,所有孕妇均经过B超检查确诊为臀位。结果:106例孕妇中,胎位转正8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77.45%。转正中有36例经贴敷1日转为头位,余者多在3~4日内转为头位,最长时间未超过7日。92例中,孕第一胎77例,孕第二胎5例。据临床观察,以孕33周前经姜泥贴敷后疗效为最好。胎位转正的82例孕妇中,有13例复转为臀位1~2次,继续用本方贴敷,多数能转成头位。对于此类孕妇应注意用腹带加以固定[王辉武.中药临床新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4]。

处方2 王不留行。

[制用法] 医者嘱孕妇坐在床上,双足置于床面,脱去鞋袜,足外沿翘起,用酒精棉球擦净小趾。待干后用穴位探测仪探测至阴穴。用王不留行胶布对准穴位贴牢,另一侧至阴穴用同法贴好。嘱孕妇每日排空小便后,放松腹部,按压所贴药粒,每次2~3分钟,每日3次以上。以腹部有胎动感为佳。经过3~4日后复查,未转正重贴。

[疗效] 应用王不留行贴压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15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1岁;第一胎113例,第二胎37例;孕28~30周者32例,31~34周者96例,35周以上者22例;臀位114例,横位36例;均为单胎。所有孕妇均经妇产科检查或B超确诊。结果:150例中,转为头位者132例,未转正18例,总有效率为88%。其中,1次转正103例,2次转正24例,3次转正5例。3次以上未转正视为无效。根据临床观察、转胎的最佳时机为28~34周,孕周过小转正后又易转回,不易固定。贴压次数以1~2次多可转正,以1次转正最多,最多不超过3次,3次未转正者,应改用其他方法。至阴穴在足小趾甲外角外后1分处,实际探测的低电阻点个体差异较大,可相差1~3mm,贴压时,最好用探测仪探测,找准穴位,才能收到显效[赵伯平.至阴贴压王不留行矫正胎位15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5(1):14]。(李世文,康满珍,王仲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