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氏豫章梅林派守恭公及其后嗣五代先祖生庚辨察

 曹氏文昭堂书馆 2019-11-27

湖北阳新  曹裕义

摘要:从已有生庚的先祖出生年逆推,结合生育、行次情况以及宗谱所载有关历史信息进行辨察,推算出了曹氏豫章梅林派守恭公及其后嗣五代生庚缺失者的出生年信息,实现了有史以来曹氏豫章梅林派第一次呈现出了更早时期的先祖出生时间,将该支曹氏最早有记载的君锡公出生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推算到了约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元年丙午岁(1126)的曹守恭公这一代。为曹氏豫章梅林派后嗣了解先祖出生时代和验证古世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曹氏豫章梅林派;曹守恭;世系;出生时间

据豫章梅林派曹氏宗谱载:“守恭,行肖八,字信泽。娶吴氏生子四:福四、五、六、七,自双溪迁居永兴县北,即今兴国州永城里舞龙山冷水港,后代分为六族,合建家庙于曹家畈因各迁庙发,基址犹存,世传庙儿林。公归葬瑞昌双溪西安保柏树下月山,肖九公茔左,妣同茔。”此段文字乃续修于明万历丙辰年的《曹氏宗谱》所载,此后历届续修谱均遵照此段文字列之于守恭公个人条目。这段文字对守恭公字号、行次、娶氏、子嗣、迁居、坟茔情况记载清晰,唯独缺失了生殁庚记载。纵观曹氏豫章梅林派宗谱,最早有生殁庚记载者为守恭公曾孙君锡公,那么守恭公及其后嗣五代的出生时间大约在什么时候?本文试作辨察,并求正于方家。

曹守恭公及其后嗣五代先祖生庚推算结果

IMG_256

事实与理由

2.1  守恭公支系世系情况

IMG_256

上图清晰直观地列出了守恭公世系情况,同时标注清楚了谱载行次信息,其中君锡公生于公元1266年,宗泰公生于公元1334年,添惠公生于公元1331年。世系图中所列先祖仅此三人有明确的生殁庚记载,其余先祖生殁庚均缺失。

2.2  曹氏宗谱有关史料信息

曹氏宗谱载:“君錫,行元七,字國命,娶肖氏生子五:元珍、美、鼎、煥、輝,女慧三姐適金湖李世高。公生於宋鹹淳丙寅年九月十六日丑時,歿於元至正辛亥年十二月初十日取黃曆壬子年十二月十一日壬申葬呂秀山祖墳之側乾山巽向,有碑。妣同塋。”由此可见守恭公曾孙君锡公“生于宋咸淳丙寅年九月十六日丑时”即公元126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丑时,“殁于元至正辛亥年十二月初十日”的记载显然有误,因为元“至正”属于元朝末任皇帝元惠宗顺帝的年号,且这个年号期间并无辛亥年。笔者认为这里的“至正辛亥年”应纠正为“至大辛亥年”,“至大”为元武宗年号,“至大辛亥年”即公元1311年。后续的“娶黄历壬子年十二月十一日壬申葬吕秀山祖坟之侧乾山巽向”印证了笔者的更正是正确的,因元至大四年辛亥岁的下一个年份就是“元庆元元年壬子岁”,即公元1312年。因此,君锡公年仅46岁而殁。

宗泰,行智一,誥贈中憲大夫,由東山冷水遷居西山。生元元統二年甲戌二月十八日戌時。妣誥贈恭人,趙氏俊一,劉氏福五,胡氏巧二系崇仁裏胡勿十二定戶之女,生時其母夢巨星落懷,孕生此女,幼有異人,至家謂其父曰,此女忠厚端嚴,他日必為名婦,裔傳萬代。後長孫中魁,恩封三代。生子五:均顯、德、祿、壽、保。公歿於明,葬屋後山午向,今名太公山。趙劉合葬彭和山曹家園有碑。胡同公塋左一棺……”从这段文字记载中可知宗泰公生于“元元统二年甲戌二月十八日戌时”,即公元1334年农历二月十八日戌时,殁年未详,仅记为“殁于明”。

添惠,字順生,誥贈朝議大夫。生元至順二年辛未。妣嚴氏誥贈淑人,生丁四:廷蘭、貴、遠、佐,女適劉必高。公歿明洪武辛酉年,葬張家墓右,系分授公山,因名伯公林,丁向有碑。妣同塋。長子蘭早卒,三子遠、四子佐失考……”由此可知添惠公生于“元至順二年辛未”,即公元1331年,殁于“明洪武辛酉年”,即公元1381年,年仅51岁而卒。

添惠公墓志铭记载:“元末年陈氏窃据江州,起公为从事,时乡有田姓者乃邑豪横,首结于陈,因以诈胁公,公不从,遂屠曹氏之族百余口,公奉二亲与妻子一夕浮江去之,遂得脱于难……”这里的“陈氏窃据江州”乃指陈友谅1360年杀徐寿辉在江州称帝,建立陈汉政权。当时添惠公同乡有田姓豪强巴结上陈友谅横行乡里,“以诈胁公,公不从”,于是要屠杀曹氏之族百余人口,添惠公带上父母和妻子儿女逃命于武昌,直到明朝鼎定方归故里。

曹氏谱序也有记载:“肖八公复从兴国永兴县修贤里水北曹家畈而居,世为兴国人焉。居九世抵元末,明朝陈友谅篡乱,窃据江州。吾乡有田匆户乃邑里豪强,首结于陈氏,挟公不从,遂居曹族数百余口,子孙逃散,而曹几不续矣。元贤公偕父母携妻子,一夕浮江去之,得免于难。俟明洪武登位,荆楚乱平,陈氏灭息,我祖始迁东山下胡家岭,剪茅为室,而曹复兴矣。”这里“居九世抵元末”的记载失实,应该是居六世抵元末。

另有曹氏谱序(乾隆庚申岁曹自寿撰)载:“義生子曰尚乾、尚坤,皆自箭幹源遷瑞昌洪陽上鄉之雙溪。乾長子汝惟,行雲一,生子三:肖八、肖九、肖十,當宋南渡時,遭金人之變,又各遷,以圖存。肖八公遷永興縣北,即今興國州永城冷水港之曹家畈開創基業,後代列為六分,曰元二、曰元七、曰昇、曰宣、曰應宗、曰儀甫……”,这里“当宋南渡时,遭金人之变,又各迁,以图存。”指明了行次为“行肖八”的曹守恭公由江西瑞昌洪阳上乡迁徙至今湖北大冶(大冶永城里当时属于古永兴县,即后来的兴国州,现在的阳新县)的原因和时间。其原因是金国灭北宋,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往南方,迁都于临安,显然是兵荒马乱,为了生存而迁徙。“宋人南渡”的时间即公元1127年。当然,也不能完全认定守恭公迁出江西瑞昌的时间就是公元1127年,因宋金战争一直延续到了公元1234年。

2.3  守恭公及其后嗣三代出生年辨察

需要强调的是仅凭以上信息还不能完全构成辨察守恭公及其后嗣三代出生年的必要条件,我们还必须看守恭公后嗣世系平均代差(即平均多少岁为一代人)。笔者曾对守恭公两支后嗣进行过考辨。撰有《曹氏豫章梅林派曹谦公支系平均代差及生庚缺失者考辨》《曹氏豫章梅林派让公派下安徽郎溪支系平均代差及相关信息考辨》,其中谦公支平均代差为32岁,安徽郎溪让公支平均代差为30岁,从这两支后嗣平均代差看,符合人们普遍接受的“人类平均为30年一代”的认知。下面不妨将守恭公支系的平均代差取平均数31年推算:

根据守恭公曾孙君锡公出生年1266年,若按平均代差31年初步推算,那么君锡公之父祥文公大致出生年为公元1235年,祥文公之父福四公大约出生于公元1204年,福四公之父守恭公约生于公元1173年。

若按添惠公生于1331年推算,取平均代差为31年也初步推算一下:那么添惠公之父元贤公大约生于公元1300年,元贤公之父君赐公约生于公元1269年,君赐公之父祥蛟公约生于1238年,祥蛟公之父福四公约生于公元1207年,福四公之父守恭公约生于公元1176年。

从上面推算结果看,本来年龄比君锡公大的君赐公反而变小了,福四公作为祥文、祥蛟公共同的父亲出生年也不一致。

从上述推算情况看,虽然这种推算方法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其局限性还是存在的,这里容易忽略掉宗谱中的行次、娶氏、子嗣和其他重要信息,按此推算的结果如果横向与其他同族兄弟比较,则会出现极大的误差,往上也无法与其他同宗有共同父母的那一代对接。因此,推算还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信息,力求纵向和横向都基本接近事实。下面开始综合各种信息进行推算:

2.3.1  守恭公第五世孙生庚推算:

因笔者手头资料不掌握守恭公全部第五世孙情况,故仅对知晓的七位先祖生庚推算如下:

元美公:行次为“行仪七”,其父君锡公生于公元1266年,其子宗泰公生于公元1334年,这都是曹氏宗谱有明确记载的。故而从君锡公到宗泰公三代人的平均代差为(13341266÷31=68÷2=34(年)。又因元美公生子五:宗泰、宗秦、宗奉、宗奏、宗春,若他是34岁生长子宗泰,那么到生第五子宗春时年龄至少是42岁,也有可能到48岁左右,这样看来,是基本符合客观的。故而元美公出生年约为126634=1300年,即元成宗大德四年庚子岁,此时距南宋灭亡的1279年已有21年之久。因此完全可以确定元美公生于元朝早期。

元珍公:为元美公长兄,故其出生年可确定为公元1298年,即元成宗大德二年戊戌岁。

元鼎公:为元珍公三弟,仅次于元美公,故可确定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302年,即元成宗大德六年壬寅岁。

元焕公:为元珍公四弟,又次于元鼎公,考虑到其父母连续均以间隔2年生育的可能性较小,故设定为元焕公小元鼎公3岁,即公元1305年,此时为元成宗大德九年乙巳岁。

元辉公:为元珍公五弟,次于元焕公,可设定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308年,即元武宗至大元年戊申岁。

元贤公:为元珍、元美诸公堂兄弟,由于其父君赐公为“行元二”,长于元珍、元美公之父“行元七”君锡公,其长子添惠公曹氏宗谱明确记载为生于公元1331年,也长于元美公长子宗泰公,故而元贤公必定长于元珍、元美公。自君赐公到添惠公三代人的平均代差为(13311259÷31=72÷2=36(年)。曹氏宗谱载:“父元二值元末红巾贼乱,浮江避兵,止武昌洪二里,明鼎定,元贤还东山故地,公居此以父出户曰元二……公生于元,殁于明”。可见元贤公及子添惠公等因“陈友谅篡乱,窃据江州,起公为从事,时乡有田姓者乃邑豪横,首结于陈,因以诈胁公,公不从,遂屠曹氏之族百余口,公奉二亲与妻子一夕浮江去之,遂得脱于难”。至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在江州称帝,建立陈汉政权时,元贤公已是老者。至明鼎定1368年当有七十余岁。综合这些信息,可设定为君赐公32岁生元贤公,即元贤公出生年为公元1291年,时为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岁,亦即南宋灭亡后的第12年。按此计算,元贤公长元珍公7岁是比较符合曹氏宗谱所记载的各种信息的。

元圣公:为元贤公胞弟,故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293年,即元世祖至元三十年癸巳岁。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确认守恭公第五世孙均生于元朝早期。

2.3.2  守恭公第四世孙生庚推算:

君锡公:曹氏宗谱明确记载“公生於宋鹹淳丙寅年九月十六日丑時,歿於元至正辛亥年十二月初十日取黃曆壬子年十二月十一日壬申葬呂秀山祖墳之側乾山巽向,有碑。”其出生年即为公元1266年。这是推算其他先祖出生年的最基本依据。

君宠公:因其为君锡公同胞兄弟,按谱中记载,其仅有名讳和行次,行次为“行元八”,仅次于“行元七”的君锡公,可见他属于早夭,无后嗣。笔者综合分析,他当属其父祥文公晚年所得幼子,存活的可能性较低故而早夭。可推定出他约生于公元1268年,即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岁,距离南宋灭亡的1279年还有11年。

元六公:因元六公行次为“行元六”,仅长于“行元七”的君锡公,他作为君锡公的房兄弟有可能与君锡公同年出生,只是长了月份,也有可能长君锡公一岁或几岁。原因是君锡公之父祥文公作为“行武二”,元四公之父泰五显然比祥文公小,可见祥文公生育是比较晚的,因此君锡公比元六公小一岁以上是可能的。故而可以大致确定元六公约生于公元1264年,即宋理宗景定五年甲子岁。

元伍公:他的行次为“行元五”,仅长于“行元六”的元六公,元五公与元六公为房兄弟,也有能是同年出生,亦有可能相差一岁左右,故可确定元伍公约生于公元1263年,即宋理宗景定四年癸亥岁。

元四公:行次为“行元四”,与元六公为同胞兄弟,按通常情况看,他的出生年长元六公2岁是比较合乎常情的,故他约生于公元1262年,即宋理宗景定三年壬戌岁。

元三公:行次为“行元三”,与元四公、元六公为同胞兄弟,故他的出生年约为公元1260年,即宋理宗景定元年庚申岁。

君赐公:行次为“行元二”,与君锡公为堂兄弟,与元三公为房兄弟,因此他与元三公从行次上比较略长,可以确定他的出生年约为公元1259年,即宋理宗开庆元年己未岁。

君暘公:行次为“行元一”,与君赐公为同胞兄弟,故他的出生年约为公元1257年,即宋理宗宝佑五年丁巳岁。

思德公:行次为“行元九”,与以上诸公之间的关系为房兄弟,其父泰六公比“行元五”的元伍公之父泰八公大,泰六公生育却比泰八公晚,这也是合乎常理的,可见泰六公的生育时间比泰八公晚。“行元九”又次于“行元八”的君宠公,故思德公的出生年按君宠公来推算,可以确定为公元1270年,即宋度宗咸淳六年庚午岁。

以上均九公为守恭公第四世孙,他们的出生年代均为南宋末年,这是完全可以确认的。

2.3.3  守恭公第三世孙生庚推算:

首先说明一下,根据守恭公支系现在繁衍的情况看,是比其胞弟守敬公支系慢很多的,按曹氏豫章梅林派字辈“善衍茂庭树,祥钟裕国桢,慎修宏绍述,载育聿观成”看,守恭公后嗣还有“善”字辈的存世,最小字辈的少数为“国”或“桢”字辈,而守敬公后嗣最小辈分已到“述”字辈。两个同宗分支繁衍的速度达到了四到五代人的差距,因此可确认守恭公支系从他的第三世孙开始至少有若干代属于晚育。这或许是由于这个支系再次迁徙重新开创基业带来的影响。

祥文公:行次为行武二,虽然行派用字为“武”字,与其他堂兄弟所用“泰”字不同,且名讳以“祥”字为字辈,这与通山同宗字辈一致,可见他是和通山同族兄弟“采字”为“祥”,并在行次上“行武一”当属于通山同宗族兄弟。又,祥文公在守恭公第三世孙中行次为最长者,但其长子君锡公和次子君宠公的行次却退居为“行元七”“行元八”,故而可以确认祥文公的育龄很晚。笔者尝试按其35岁、40岁、45岁时生长子君锡,推算结果均显示与守恭公胞弟守敬公支系推算结果无法对接。另根据祥文公共生二子,其次子君宠早夭,笔者综合分析其当为祥文公晚年所得幼子,故而存活的几率很低。综合各种信息以及横向与守敬公支系的横向比对,基本可以确认祥文公是五十岁开外晚年得子。而晚年得子的情况在现实世界中是存在的。这样一来,祥文公52岁晚年得子的可能性较高,可推定祥文公约生于公元1214年,即宋宁宗嘉定七年甲戌岁。

祥蛟公:为祥文公胞弟,谱中未明确其为行武几,有可能为“行武三”或“行武四”,其长子君暘为“行元一”,次子君赐为“行元二”,君暘公和君赐公在守恭公第四世孙中行次分别为第一、第二,可见祥蛟公在守恭公第三世孙中是最早生育的。按祥文公生于1214年推算,祥蛟公可确定为公元1216年生,即宋宁宗嘉定九年丙子岁。

祥龙公:为祥文公三弟,谱中无行次记载,因后续的泰五、泰六、泰七、泰八、泰九都很明确,那么他在守恭公第三世孙中的行次最大的可能只有是排行第三,也有可能是第十,又因谱中关于他的记载仅有一个名讳,其余的娶氏和子嗣情况均无,很有可能是未育成人而早夭。笔者根据他的名讳为“龙”推测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220年,即宋宁宗嘉定十三年庚辰岁,这年为龙年。作为同胞兄弟中的老三比老二小四岁也是很常见的。

祥虎公:为祥文公四弟,谱中亦未记载其任何其他信息,仅一个名讳的记载,说明他也是早夭,未育成人。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222年,即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壬午岁。

泰五公:为祥文公堂兄弟,从其行次为“泰五”看,可推定他约生于公元1222年,即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壬午岁。再次提醒读者,所谓“基本符合”就说明推算的结果肯定不会精确,是存在误差的,只不过是力求缩小误差,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最好办法”,总比完全不明先祖生于什么时期要好。相信这个观点是会被普遍认同的。

泰六公:行次比泰五公小,为泰五公堂兄弟,故而可以确定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223年,即宋宁宗嘉定十六年癸未岁。那么按此计算他47岁仅生一子思德(约生于1270年)也就理由充分了,否则在古时无节育措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只生一子,且又无女儿呢?

泰七公:为泰六公胞弟,故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225年,即宋理宗宝庆元年乙酉岁。

泰八公:行次比泰六公小,为泰六公堂兄弟。他本为福五公长子,行次却比福五公胞弟福七公次子泰七公小,可见福五公也属于晚育。可以确定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226年,即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岁。按推算结果显示其37岁生子元伍,且仅生此一子,这就说得过去了。

泰九公:为泰八公胞弟,那么可以确定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228年,即宋理宗绍定元年戌子岁。

从以上的推算情况看,可以确认守恭公第三代孙共计九人全部出生于南宋时的宋宁宗和宋理宗时期。

2.3.4  守恭公四个儿子的生庚推算

守恭公之父汝惟公因逃避战乱由江西武宁迁江西瑞昌洪阳上乡,至守恭公一代亦为逃避战乱而分迁。又加之行次本为“行云一”的汝惟公长子守恭公却成为了“行肖八”,由此可以想见战乱和迁徙带来的困苦,以及开创基业的艰辛。因而可以推测汝惟公及其子嗣们生育是较晚的。福四公行次虽为“行千二”,但从谱中发现,这一代并非所有同族兄弟统一了行次,仅限于通山守理公一个分支的子嗣和守恭公胞弟守敬、守礼公子嗣统一了行次。

福四公:行千二,为守恭公长子。其名福四而并非排行四,是否按“子丑寅卯”“卯”年在地支中属于第四位而得名?则可推算福四公约生于公元1171年,即宋孝宗乾道七年辛卯岁。即43岁生长子祥文公,45岁生次子祥蛟公,并以49岁、51岁高龄生三子祥龙、四子祥虎,后两子因为晚年所得,存活率低故早夭。这个推定结果是合理的。

福五公:行千五,为福四公次弟守恭公次子。其间的“行千三”“行千四”显然是通山或武宁同宗族兄弟的行次,故福五公的出生年约为公元1173年,即宋孝宗乾道九年癸巳岁。这样一来显示其53岁生子泰八,就符合前文的“生育较晚”的推定结论了。

福六公:行千六,为福四公三弟。他的出生年就可推定为公元1175年,即宋孝宗淳熙二年乙未岁。即47岁时仅生一子泰五公,这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在古时无节育措施的情况下仅生一子这个问题了。

福七公:行千七,为福四公四弟。他的出生年则推定为公元1178年,即宋孝宗淳熙五年戊戌岁。这里考虑了其父母不可能连续多胎次均间隔2年的情况,故而推迟为间隔三年,力求符合客观现实。即45岁生长子泰六公,47岁生次子泰七公。

以上推算结果均符合生育较晚这个结论。

根据“肖十公(守礼)”生子一:福八(行千八);“肖九公(守敬)”生子二:福九(行千九)、福十(行千十),由此可见守恭公四个儿子与胞弟守敬公、守礼公的儿子行次清晰。因此到了这一代可以进行更广范围的同宗横向推定。

福八公:行千八,为守礼公之子。他的出生年则可推定为公元1179年,即宋孝宗淳熙六年己亥岁。

福九公:行千九,为守敬公长子。《瑞昌县志》卷之七·选举·荐辟载:“曹福九:南宋,洪一博士弟子员,任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令。”他的出生年则可推定为公元1180年,即宋孝宗淳熙七年庚子岁。南宋灭亡于公元1279年,因此完全符合福九公南宋时为官的记载。

福十公:行千十,为守敬公次子。可推算其出生年约为公元1182年,即宋孝宗淳熙九年壬寅岁。

下面进行纵横比较验证:

守敬公第八世孙寿公,官名为元贤,生于“元仁宗皇庆元年壬子正月十五午时,殁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八月初八日酉时”,元仁宗皇庆元年壬子年即公元1312年,寿(元贤)公因仕官,故其支系历代生殁庚记载清楚,笔者计算其支系平均代差为28年。需要说明的是寿公支系和寿公胞弟英公支系在曹氏豫章梅林派大宗之中是繁衍速度最快的两支,而守敬公第八世孙卿公支系的多个分支平均代差则分别为30年、31年、32年不等。现实情况是从现在繁衍情况看,寿公和英公支系确实比曹氏豫章梅林派其他各个支系至少要快三到四代以上,个别的甚至超过了五代。

由此可见,守敬公支系自其第三世孙起至其第八世孙的平均代差应该较小,也就是繁衍速度要比守恭公支系快。

因此根据上面推算的福十公约生于公元1182年,其后嗣汉贤(寿)公出生于公元1312年之间相隔130年,从福十公到汉贤(寿)公共七代,那么平均代差即130÷71=22年。虽然看上去这七代人平均代差22年略显不足,但若将福四公的出生年再往前推算的话,就无法印证其孙君锡公谱宗记载的生于公元1266年这个时间节点了。因此,这种推算结果已经实现了最大的可能性。

2.3.5  守恭公本人的生庚推算

守恭公:前文已经推测,其生育较晚,且其父汝惟公因战乱而自江西武宁迁居江西瑞昌洪阳上乡之双溪,后来其本人又再迁现湖北大冶,另根据其生育情况,幼子福七公约生于公元1178年,故而可以推定他52岁生幼子,于是他的出生年最早大约是公元1126年,即北宋末年宋钦宗靖康元年丙午岁。公元1127年即为“宋人南渡,金人侵宋”北宋亡,南宋立的时间节点。因此,曹氏宗谱记载守恭公“當宋南渡時,遭金人之變,又各遷,以圖存。肖八公遷永興縣北,即今興國州永城冷水港之曹家畈開創基業”这个史实上是基本符合的。只是可能让人会错将其出生时间理解成了他迁徙的时间。因宋金战争一直延续到了公元1234年,故而曹氏宗谱所载也符合史实,守恭公迁徙于今湖北大冶的缘由也是成立的。

结论

综合以上情况,所推定的守恭公及其子嗣五代人生庚基本符合曹氏宗谱记载,并与有关历史史实相印证,纵向看推定结果基本合乎逻辑和客观现实,横向比较守恭公支系与其胞弟守敬公支系能够合理地衔接,较为客观地推定出了曹守恭公约生于公元1126年,即北宋末年宋钦宗靖康元年丙午岁。为推算曹氏豫章梅林派同族其他分支世系提供了客观依据,实现了有史以来曹氏豫章梅林派第一次呈现出了更早时期的先祖出生时间,为曹氏豫章梅林派后裔了解先祖所处时代和验证古世系提供了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