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 在 燈 火 闌 珊 處

 泊木沐 2019-11-27

中国人对于依稀夜色,可谓情有独钟。明代文人有言:“春光浓似酒,花故醉人;夜色澄如水,月来洗俗。”幽幽夜色,足可涤荡尘俗、洗净烦思。奈何明月不常有,怎样在一室之中,获得静谧脱俗的氛围?唯宫灯可点染这清清夜色。

古人的夜晚过得风雅,诗曰:“夜静风还静,凝情一弄琴。看书闲罢笔,自在信缘心。”夜阑人静,身有余闲,一盏青灯,方可许此佳境。若是满屋照得灯火通明,便难以营造出这片独幽的深趣。正如苏轼所言:“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只有这隐约“微明”的灯光,才能让我们的注意力不游离于旁物,而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

宫灯,古代照明之器,形制各异,用法不同,古画及出土文物中多可得见。

此款宫灯为缅甸花梨制,全取心材,用料讲究。制式古雅,装饰元素也十分经典。灯杆上端承盘下安透雕螭龙纹挂牙;灯台底座左右托泥,以及其上的站牙,托泥间的披水牙子,包括柱间安装的绦环板均雕刻卷云纹;站牙上的两个抱鼓被流云簇拥,象征太阳,更添雅趣。诸多装饰和谐统一,繁而不乱。雕刻精工细作,一丝不苟,尽显华贵气象。

此灯绝妙处,乃是可以随心调节色温及明暗,以营造不同的居室氛围。黄色暖光,令一室温馨,秋风乍起,亦不觉清冷。白色冷光,让夜色清静,世事纷繁,却不足扰心。冷暖在我,明暗随心,如此佳趣,憾古人之不得见。闭灯之时,伫立于居室各处,亦得陈设之美,颇为可观。宜赏宜用,乃清居必备之佳器。

看人间清梦无数,尽在灯火阑珊处。古人谓:“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觉万虑都忘,妄想尽绝。”日里奔波之余,让宫灯,许你一个清心的良夜。那里有一抹光晕洒在身上,无论读书听琴、喝茶焚香,都让你心神徜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