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点评画家刘越胜墨荷图系列作品《风入莲塘淡淡香》

 秦缘情 2019-11-27
文/张澜涛
红莲墨叶意更浓
荷花,古今画家笔下永恒的创作题材和热衷表达的艺术元素。从荷花词章与荷花图作品产生而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承载文人骚客与丹青妙手的高尚情操,从而将荷文化的美学特质,在与自然界千景万物的比较中脱颖而出,使其在华夏诗咏与绘画艺术的长廊里,占有一席要位,熠熠生辉,永放荷文化的璀璨光华!
倚荷追溯历史,早在周武王灭商时期(公园前1070前后),诗经就以《周颂》、《鲁颂》、《商颂》的形式在华夏大地上流行开来,又经后世文化人梳理分类,将其各自对口归位到风、雅、颂和赋、比、兴的丛集中去,成为由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华夏最早诗歌集。其中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描写荷花的美句。如用现代汉语表述,意思是山上有茂盛林木,湿地里有美艳的荷花;在那莲塘的堤岸旁,既长蒲又长荷。真是见字如见荷,身临其境,恍如让人穿越厚重的历史时空,看到了3000多年前一幅幅美丽鲜活的荷花图景,再现于眼帘,这就注定荷花的前世今生,必以高贵的气质与风采,铸就不绝于世的荷花仙子的美誉传承,或许这就是华夏自古以来的、挥之不去的荷花诗咏与笔墨丹青绘美荷的深重情结。
文字表述的意境深深、魅力尽显,让后世多少画家成妙手丹青之荷花图绘制能手。南宋诗坛四大主将(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之一的杨万里,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方子》诗作横空出世,渲染了西湖荷花的盎然生机与广袤无垠,更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开辟了荷花诗的全新境界,并引领南宋以后的各朝代,及其当代画家们渲丹青、染笔墨,打开了中国画之——荷花题材创作新局面。可以这样说,古往今来的中国画画家们几乎没人没画过荷花的,荷花人人爱,但要数画家爱的更为执著和深沉!爱出了荷的艺术情愫表达和文化氛围的彰显!
笔者近来先睹为快地读到南京画家、艺术家园群友刘越胜新作《风入莲塘淡淡香》系列荷花图作品,清一色由红荷墨叶构成的荷花图景,充满了夏日莲塘的勃勃生机,传递着师法自然的、荷香徐来的艺术气息与氛围。笔者以为这种富有创意的荷花作品,从艺术层面看,具有诗一般的境界,非常值得赏析点评一番。
笔者平日有去荷莲塘赏荷的习惯,前不久还写过《赏荷》的散文,并在作家公众号上发布,表达了笔者赏荷的兴致浓郁,所以就自然地由赏荷的雅兴与偶得,引发笔者对画家荷花作品产生点评兴趣!
人近荷塘,轻风拂面,荷香扑鼻,与画家刘越胜题款《风入莲塘淡淡香》有同感与共鸣。一边回味莲塘赏荷的真实情景,一边愁着眼前画家墨叶红荷画作,叶的清香,荷的芬芳,在意念中扑鼻而来,有沁人心脾一般的惬意,艺术的传神总是这般魅力无限,让人浮想联翩。画家刘越胜营造的莲塘,叶总是随风翻卷着、不停地摇弋着。叶欲静而风不止,莲塘淡淡的清香的飘散,归结于风的赠予和贡献。无风哪来香气传送?唯有风的力量,才能传递荷的淡淡清香和律动。看画如观景,自然的真实与艺术的再现,在画家的笔下,能够寻找到潜藏在心灵深处对于莲塘的美好记忆。这样记忆虽说人人皆有,也没什么的特别不同,然而,画家用墨叶红荷提示你,你的记忆跟他笔下莲塘的区别在哪儿?答曰:区别在真实的莲塘情形与艺术重塑之间,有一个理性与感性智慧的升华:
自然界莲塘里荷叶,皆为碧绿色,这是你人近莲塘的时候,能够看得到与极易分享到的真情实景;而画家笔下的荷叶用墨色替代,绿与墨合称“墨绿”,绿即墨,墨即绿,古今通用,合符色彩表达习惯的要求,并且延续传承的年代也已很久了:南宋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元代画家王冕、吴镇、王蒙;明清画家徐渭、唐寅、仇英、八大山人、吴昌硕、龚贤、谢荪、叶欣、高岑、李方鹰、罗聘等古代名家,乃至现代名家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都曾用红荷墨叶描绘过莲塘图画,且各有精品之作流传于世,至今仍为当代画家传承摹学得范本。从这一深远的历史视觉窥视,包括刘越胜在内的当代画家们,走的是荷花文化艺术的传承之路,发扬光大之路,创新发展之路,还将被后续的画家们传承下去,直到永远的未来。
从美学点评的层面讲,用红荷墨叶技法画莲塘里的荷,大多适用于大写意或普通写意画,明显地区别于工笔画。工笔里的荷与真实的荷非常相像,碧绿色的莲叶与干,红白两色的芙蓉,所以看工笔荷花类似于看莲塘摄影作品,是对自然界的荷近乎贴近真实的摹画。因此,业内称工笔画为“功夫画”,马虎怠慢不得,必须要逼真地再现自然景物,越细腻越好。写意就不一样了,画家用笔不需要太求工细,侧重荷的神态的表现,抒发画家自我感觉和情趣,并把艺术情愫的流露潜藏在画家自己的作品里,以求获得更多的绘画意境,从而使其绘画作品体现较高层次的艺术水准,极尽所能地把荷高度理想化和美化。
画家刘越胜正是要通过对莲塘荷花美景的大写意,以求达到他所期望的艺术效果呈现,这就是他对红荷墨叶技法的执着追求!
笔者通过对画家刘越胜多幅《风入莲塘淡淡香》作品赏析,倏然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他的《采莲曲》里描写荷花的美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在笔者看过的古人写荷花的佳句中,要数王昌龄写的最为形象而又传神。笔者以为在刘越胜《风入莲塘淡淡香》里系列荷花作品里,可以看出王昌龄诗意的影子,在画家笔下有所体现,诗书画三者自古就不分家,互为联姻,不过是同一种文化体系,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罢了。
画家笔下大写意的荷,具有古人诗句的影子,顺着这个漂亮的倩影,笔者通过对画家刘越胜《风入莲塘淡淡香》系列作品的进一步赏析,得到了《红荷墨叶意更浓》的艺术境界之观感:
1.墨色的灵活运用,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画家刘越胜笔下的墨荷叶,浓与淡的配色,通常在近景里有独特的创意表达,打破了传统的近墨远淡的常规,习惯地将靠近视线的第一片叶,用淡墨表达,从第二片或第三片叶开始,采用浓墨施之,之后接续淡墨出境,让一个浓墨荷叶,点缀在众多淡墨或次淡墨荷叶丛中。浓墨是主叶,如鹤立鸡群般地突出在淡墨叶之中,主次分明,恰到好处地让欣赏者在色差的对比中,见到荷叶阿娜多姿的美感与芳颜。这就是画家对荷叶的抽象艺术表达,是来于真实又高于真实的生动写照!
由于画家绘制的墨色浓淡之荷叶,被风吹拂缘故,其背面的叶径条条清晰分明,像是托着硕大叶片的网络支撑物,支持着叶的整体经风摆动的承受力量,寓意着风只能吹卷叶的头颅,而不能摧毁和折损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话,风的力量,反而使荷叶有了一种形变的美——由风而产生的风荷律动的美!
再仔细地瞧,视线里那被风吹卷曲的荷叶的背面,条条清晰的径,多像女人们穿的百褶裙,迎风飘动,煞是好看啊!“荷叶罗裙一色裁”,这可能跟大诗人王昌龄见过的、风吹荷叶清见径的观感,密切相关的。否则,他咋会把荷叶比喻为女人穿的裙子呢?
2.画面的纵向构图,极其有利于展示莲塘的荷叶参差不齐的美感。
笔者注意到,画家刘越胜在《风入莲塘淡淡香》系列作品中,大多采用了立轴式画幅,从构图上讲,如摄影作品一样,有景深、有对比度,有参差不齐的视觉感和透视感。不妨就拿画家作品与建筑物相比较下,如把莲塘每片叶与干画的一样高或一样大小,形同把栋栋楼宇砌的一样高矮一般,看不出一丁点对比差,这不但容易使画作失去美感,而且还可能会使画面显得累赘和拥塞,削弱欣赏者的视觉观感的兴趣。
因此,画家采用了纵向式构图,对荷叶从近汲远的安排布局,有了整体和意在笔先的谋划。看上去虽像是随心所欲,漫不经心施墨绘画,但绝非是任意涂鸦和不经意而为之。笔者认为,生活中近乎没有这般自我遭贱的画家,要如此徒劳和不负责任地创作。刘越胜是个创作态度十分严谨的画家,他的荷叶娴熟的墨色技法表达及构图,某种程度上说,他要独家呈现的是,莲塘勃勃生机的、深思熟虑的大写意精美之作,从而把他倾注了诸多心血与智慧的作品,通过他笔下营造的莲塘艺术氛围的展示,传递给每一位喜爱分享他画作的人们。
或许画家要告诉分享者的是,他笔下的作品,代表他对现实世界里莲塘的观感,用自我感觉方式再现出来,所以画家热衷于用纵向式构图,是有他一定道理的:这除了易于体现参差不齐的美感外,还可以利用莲塘的落差,作阔叶与小嫩叶大小对比,今天的尖尖嫩叶,可以变成明天的阔叶;先期的阔叶慢慢萎缩,可以让嫩叶用它的茁壮成长,弥补莲塘生机的延续与不足,直到秋去冬来,莲塘里的所有的一切枯萎殆尽,经历严冬的洗礼,期盼来年的春夏再展盎然生机,这是莲塘不忘初心的轮回,亘古不变!这是可能是画家刘越胜在《风入莲塘淡淡香》系列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深度吧?仅仅是笔者揣测与揣摩而已,不尽然矣。
3.纵向构图,荷花高开,嫩叶陪衬,使其色彩绚丽的美感,醒目昭然,怡悦眼球,清香悠然飘逸。
从画家刘越胜呈现给笔者的《风入莲塘淡淡香》的系列作品观之,感觉画家对莲塘荷花的安排处置,有着自我的感受与主观构想,从理论层面说,借用了表现主义手法,将荷花在较高的位置打蕾,表明那是即将含苞待放的荷花,与在画幅中间或少许偏上位置已经开放荷花,有了高低对峙的不同美姿互动,使欣赏者的观花视线,不停地上下移动,既分享到层层荷叶中间荷花开放的倩影,又能够观赏到高处的荷蕾,不几日行将开放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般的美荷艳姿。这是片片墨叶扶持荷花靓丽渲染、装扮莲塘而出彩的最美情景。画家正是要借助于这个炫目的莲塘之景,把他的《风入莲塘淡淡香》系列作品的主题思想,推向莲花高开、红福齐天的高尚境界!这样的表达比较有深度,不落窠臼,使墨叶红荷的意境得以显现,丰富了莲塘的内涵,从而使画家观荷、画荷、爱荷的情感表达,于半亩方塘找到心旷神怡的寄托!这就够了,还有比这更有深度表达吗?
红荷墨叶意更浓,芙蓉向脸两边开。画家笔下的莲塘,一朵荷花宛如一张笑脸,一张张笑脸为莲塘的整体的美,奉献着自己的高颜值,进而让莲塘在展示美感同时,随风把淡淡的清香,飘散到更为广阔和遥远的宇宙空间,让人们充分地和惬意地分享她美丽、动人和醉心的芬芳!
然而,任何画家画任何题材的作品,不免都带有不同程度地遗憾,减少遗憾,至臻完善,应是当代画家们毕生的努力与追求。画家刘越胜的《风入莲塘淡淡香》系列作品,从点评角度出发,也存在许些不足之处的:与莲塘相伴的还该有鸟雀、蜻蜓,或鱼儿、蝌蚪、青蛙等,那怕添加几条在莲塘游弋小鱼儿,也会给莲塘增添活力与灵动感。期待画家刘越胜日后在创作同类题材画作时,能够考虑笔者的小小建议,从而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提高到一个更好、更高的表达层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