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聊斋系列82篇《大力将军》) 这篇聊斋故事,讲述了吴六一将军报答恩人查伊璜的逸闻趣事。查伊璜历史上确有其人,查继佐,号伊璜,浙江海宁人,是金庸大侠的同族先人。吴六一的原型就是吴六奇将军,吴六奇,字葛如,广东丰顺人,文武双全,清朝授潮州总兵,左都督,因战功加太子少保。关于吴六奇报答查伊璜的一饭之恩,为他脱罪的传说,在很多文献里都有记载,大同小异。金庸更是在其武侠小说《鹿鼎记》里,将两人刻意渲染美化了一番。 话说浙江人查伊璜,有一年的清明节,携友在荒郊野外的一座破庙里喝酒。刚到古庙,发现大殿前面有一口笨重的古钟,扣在地上。古钟足有可以盛两石水的两个大水缸那么大,上面还留有新鲜的手掌印,地上的灰尘里还有新鲜的脚印,分明是有人不久前刚刚抓举过。 查伊璜心里不由得大奇,谁会费这么大的力气抓举古钟呢?抓举古钟干什么呢?他好奇地趴在地上,从地上的缝隙里往古钟里面查看,只见里面有一只竹筐,却看不清竹筐里装着什么东西。 查伊璜很好奇,就让几个人抓住古钟的钟耳,合力往上提掀,谁知古钟纹丝不动。查伊璜更加惊奇,想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有这么大的力气可以掀开古钟,往里面藏东西。便和友人坐在大殿内喝酒,等着那个人出现。 过了不久,来了一名年轻的乞丐,把讨来的食品放在古钟的旁边,一只手掀开古钟,另一只手把食品放进竹筐里,放一次掀一次,一连掀了好几次,才把东西放完。然后离开了。过了一会儿,乞丐回来了,掀开古钟,探手从里面抓食品吃,吃完后,掀开古钟再抓取。乞丐掀开古钟,就像开启柜子一样轻松自如,把查伊璜一行惊得目瞪口呆。 查伊璜问道:“你一个堂堂的男子汉,这么大的力气,怎么当起了乞丐讨饭为生?”乞丐无奈地说:“我饭量太大,没人愿意雇佣我干活,迫不得已才讨饭求生,就算如此,也常常吃不饱。”查伊璜就劝他从军,这么大的力气,在军队里一定会有所建树,而且军队里能够吃饱饭。乞丐为难地解释,他早就想到这一层,可惜无人引荐,投靠无门。 查伊璜说:“我有军队里的熟人,帮你想想办法吧。”让乞丐跟着他回家。到了家里,先吩咐家人端来食物,让乞丐饱餐一顿,发现乞丐的饭量确实惊人,一个人抵得上五六个人的饭量。待他吃完,查伊璜让家人拿来适身的新衣新鞋给他换上,赠送了五十两银子作为路费,写了一封书信,举荐他去参军。 转眼十多年过去。查伊璜有个侄儿在福建当县官,这一天,突然有个叫做吴六一的将军登门拜访,询问道:“县令大人既然姓查,也是江浙人,认识查伊璜老先生吗?”查县令说道:“怎么不认识呢?他是我的家叔。不知道将军怎么会与家叔相熟?” 吴六一将军说:“查老先生是我的恩师,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已经和他分别十多年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他,无奈公务缠身,无缘去拜会他。烦请县令大人有机会代为转告一声,让老先生有时间的话,一定到我家里做客,以解思念之渴!” 查县令漫不经心地答应下来,心里还一直纳闷,叔父一介文人,声名远播,名下的弟子都是读书人,怎么会收了一个武弟子? 过了不久,查伊璜南下会友,正好路过侄儿这里,就顺道去看望了侄儿。查县令就把吴六一的事情对他讲了,查伊璜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旧相识里有吴六一这么一个人。听说吴六一言辞之间,以晚辈自居,对他十分恭敬,而且情真意切,查伊璜就吩咐备马,带着仆从拜访吴六一去了。 到了将军府,投了名帖,吴六一急忙整肃衣冠,恭恭敬敬地出来迎接。一见面,查伊璜愣住了,这人他不认识啊,心里怀疑将军肯定认错了人。可是吴六一对他毕恭毕敬的,那种敬如上宾的礼节,分明认识他啊。 吴六一把查伊璜让进屋里,一直挽着他的手引着往里走。穿过三四道门,院子里忽然出现几名女子来来往往,查伊璜不由得站住不前,这是将军的内宅,他与将军不熟,进去有辱斯文,实在不妥。可是吴六一不由分说,挽着他往里请,一直走进厅堂里。里面迎接的,全是年轻漂亮的侍妾,忙来侍候查伊璜。 查伊璜落座,正想开口问出心中的疑惑,却见吴六一将军对侍妾使了个眼色,一名侍妾拿来官服。吴六一开始更换官服,查伊璜实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哪有当着客人的面穿官服的?哪有穿着官服接待他这个无官职之人的? 吴六一换上官服,侍妾们帮着他穿戴整齐。吴六一又一使眼色,几名侍妾含笑把查伊璜扶在椅子上,吴六一倒头大拜,就像参见君王和父亲一样,礼节相当恭敬庄重。查伊璜惊讶不已,一脸茫然,不知道吴六一为何要行这么大的礼。 行完大礼,吴六一又换上便服,过来坐下陪着查伊璜,笑着问道:“恩师真的认不出来我了?还记得当年那个力气大的乞丐吗?”查伊璜这才恍然大悟,想不到他如今已经当上将军了。吴六一命人摆上丰盛的酒菜,陪着查伊璜喝酒,侍妾们在旁边吹奏着乐曲助兴。喝完酒,吴六一给查伊璜安排了住处,派去几个侍妾服侍他休息。 第二天,查伊璜因为喝多了,醒来得晚,起床迟,侍妾们告诉他,将军大人已经问候过多次了。查伊璜急忙穿戴完毕,出了房门,只见吴六一毕恭毕敬地等候在门外。查伊璜见他如此厚待,心里不安,想告辞回家。无奈吴六一不允,吩咐家仆把大门锁上,非得让他多住几天。 接下来的几天里,查伊璜发现吴六一不干别的,专门拿着账簿清点家产和奴仆人数,另外造册登记,一再叮嘱不要有所遗漏。查伊璜心里比较纳闷,将军不理国事,怎么亲自过问起家务来了?他又不便相问,每天就在书房里品茶看书,打发时光。 这一天,吴六一将军拿着一本账簿,对查伊璜说道:“恩师,学生能有今日,都是仰仗恩师当初的厚待和帮助。我怎敢独享富贵呢?我决定,把家产分给恩师一半。”查伊璜大惊失色,连说使不得,坚决不要。 吴六一哪里肯听?吩咐家人拿出银库里一半银子,大约五千两,又按照账簿搬出家里的一半古玩器具,摆得屋里屋外到处都是。查伊璜再三阻拦,吴六一不理他,又按照名册点出一半丫环仆从,吩咐他们打理财物器具,跟着查先生回家,并且叮嘱他们要好好地侍候查先生。丫环仆从们齐声答应,让将军大人放心,他们会忠心耿耿地侍候查先生的。 吴六一亲眼看着丫环仆从们把财物装上马车,热热闹闹地赶着马车上了路,才和查伊璜行礼告别,叮嘱他一路珍重,日后书信联系。 后来,查伊璜牵连到修史一案中,大祸临头,身陷囹圄,锒铛入狱。吴六一得知消息,暗中周旋,最终让查伊璜无罪释放。吴六一知恩图报的佳话,得以流传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 |
|